陆国斌
目的:通过对热缓释袋中填充剂加入量的比较研究,寻求合理、经济、有效的填充剂用量.方法:模拟人体实际应用,通过测定填充剂发热温度和发热时间,比较热效应值及总热效应值,得出佳加入量.结果:填充剂的加入量在1%~2.5%之间所得出的总热效应值,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结论:填充剂的佳加入量为1.5%.
作者:胥林;贺德辉;饶友义;余江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贞芪扶正口服液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室温贮存有效期.方法: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初匀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贞芪扶正口服液室温贮存期为339 d.结论:初匀速法预测药品有效期简便、省时,适用于医院制剂稳定性研究.
作者:官东秀;冯祚臻;黄卡夫;高海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刺五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刺五加组和丹参组分别给予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Ridit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的成本-效果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的成本-效果差别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从成本-效果上来分析,两者类似.
作者:叶君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分析提高医院药学咨询服务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医院领导重视药学咨询工作、选择合适的咨询服务模式、提高咨询药师的业务素质、改进咨询工作语言、配备必要的服务设施等建议.
作者:郑苏芹;胡岳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介绍卡波姆作为药用辅料在现代制剂中的应用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资料,综述卡波姆在控缓释制剂、生物粘附制剂、口服混悬制剂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卡波姆作为一种优良的药用辅料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宪英;李焕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及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情况.方法:在微创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水250mL+艾迪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20次.结果:在部分缓解+无变化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艾迪注射液可调节免疫力,改善治疗依从性,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连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胶囊中利巴韦林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柱(0.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为207 nm;流动相为水;按外标法计算峰面积.结果:回收率为99.5%(RSD=0.5%,n=5).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张玲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及DDDs频度分析方法.结果:抗抑郁药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增高.氟西汀及帕罗西汀片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使用频度及用药金额高,阿米替林因其价廉近5年DDDs一直位列前5位.结论:应根据患者条件及病情选用三环类或新型抗抑郁药.
作者:熊丽;陈庆宪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为积极开发、利用、整合我国现有新药研究和开发(R&D)资源,促进新药R&D工作的进步提供参考.方法:以蒿甲醚的成功研制为实例,结合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国内外现状进行论证分析.结果及结论: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可以促进我国新药R&D的规模经济,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推动新药R&D工作的进步.
作者:孟光兴;邱家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医院在中药临床、中药制剂、医院药学研究方面可以为中药现代化多作贡献.
作者:冯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测定制斑素注射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 C18分析柱(1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0∶60),紫外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35℃,流速为1.1 mL/min.结果:补骨脂素浓度在10~90μg/mL(r=0.9999)范围内,异补骨脂素浓度在10~90μg/mL(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2%(RSD=1.6%)和99.30%(RSD=1.6%).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行,可用于测定制斑素注射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和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小陶;陈炎伟;廖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测定葛根芩连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固定相为硅胶GF254,流动相:氯仿-甲醇-乙酸乙酯-水(14∶6∶3∶1),参比波长370 nm,测定波长254 nm.结果:葛根素在0.5~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97.99%,RSD为2.10%.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葛根芩连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宋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通过相关试验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的佳处方为每100mL溶液中添加亚硫酸钠0.1g、盐酸L-半胱氨酸0.05 g,该品在pH为3.5、填充氮气、有光照的低温条件下较稳定.结论:按照筛选出的处方和确定的工艺制备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质量稳定.
作者:方国民;任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于1992年创刊至今已11年.该杂志在探讨药业理论和实践、推广药学科技成果、推动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与管理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我们仅就其出刊36期所载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国药业>杂志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作者:程皖鲁;王福常;罗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60种注射剂的配伍变化.方法:供试品按1∶1等量置多孔点滴板混合后,观察配伍变化.结果:与20种抗微生物药物配伍后有5种发生变化,占25.0%,与40种常用注射剂配伍后有4种发生变化,占10.0%.配伍变化总发生率为15.0%.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不宜与氯唑西林等9种药物配伍.
作者:柯昌毅;赵春景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天麻与掺伪品白及饮片的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方法.结果:发现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为饮片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徐木根;朱山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综述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含量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旋光法、光化学荧光分析法、光化学优安法等.
作者:陆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葛孝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半夏是中药早记载的炮制品种之一,根据炮制的方法不同,有生半夏、汤泡、姜制半夏、姜浸半夏、法半夏、半夏曲、蜜制半夏、红半夏,其主治也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毛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李江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