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目的:探讨灵芝胶囊治疗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法造模对雄性大白鼠予以两种不同浓度的灵芝胶囊提取液灌胃治疗,观察该药对大鼠体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肾指数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体重明显下降,肾指数升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减少,尿素氮、肌酐含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灵芝低剂量组、灵芝高剂量组动物体重明显增加,肾指数降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加,尿素氮、肌酐含量减少,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芝胶囊对肾病模型大鼠的肾功能恢复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郭功玲;李启艳;宋小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酮洛芬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利用缓冲溶液控制酮洛芬水溶液的pH值后再对其进行冷冻干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酮洛芬含量.结果:质量稳定,平均回收率99.0%,RSD=0.91%.结论:制备工艺简便易行,质控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安国红;王莉;范星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药品抽验是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药品抽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切实提高效能,还需要药监系统上下进一步探讨.笔者作为一名基层药检工作人员,现就实际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以供商榷.
作者:周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测定制斑素注射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 C18分析柱(1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0∶60),紫外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35℃,流速为1.1 mL/min.结果:补骨脂素浓度在10~90μg/mL(r=0.9999)范围内,异补骨脂素浓度在10~90μg/mL(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2%(RSD=1.6%)和99.30%(RSD=1.6%).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行,可用于测定制斑素注射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和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小陶;陈炎伟;廖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酚妥拉明介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数字减影装置,按Seldingerer法将cobra导管分别置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固有动脉内,输注奥曲肽和酚妥拉明;Ⅱ组:单纯于肠系膜上动脉输注奥曲肽;Ⅲ组:静脉滴注奥典肽.对3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Ⅰ组为95.1%,Ⅱ组为75.0%,Ⅲ组为62.9%.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酚妥拉明介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奥曲肽肠系膜上动脉介入治疗及奥曲肽静脉滴注治疗.
作者:师俊萍;张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盐酸雷尼替丁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临床常用剂量将雷尼替丁注射液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观察配伍液在0~24 h内的物理变化(外观、pH);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1]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0~24 h内其外观、pH无明显变化;替硝唑含量几乎无变化,盐酸雷尼替丁的含量在24 h内有下降趋势,但不超过10%.结论:盐酸雷尼替丁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王晓东;王丽梅;张月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孙泰雁;岳玉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银杏叶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给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粘附分子(sAM)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全血低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细胞间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1)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减少可溶性粘附分子.
作者:杨向平;吴丽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介绍卡波姆作为药用辅料在现代制剂中的应用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资料,综述卡波姆在控缓释制剂、生物粘附制剂、口服混悬制剂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卡波姆作为一种优良的药用辅料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宪英;李焕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综述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含量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旋光法、光化学荧光分析法、光化学优安法等.
作者:陆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田洪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02 mol/L醋酸铵缓冲液(用2 mol/L的柠檬酸溶液调pH至2.5)-乙腈(73∶17),检测波长为293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3%,重复进样RSD=0.31%(n=5);线性范围:19.94~99.71μg/mL,r=0.999 9.结论:HPLC法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蔡先菊;徐小军;蔡先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通过相关试验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的佳处方为每100mL溶液中添加亚硫酸钠0.1g、盐酸L-半胱氨酸0.05 g,该品在pH为3.5、填充氮气、有光照的低温条件下较稳定.结论:按照筛选出的处方和确定的工艺制备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质量稳定.
作者:方国民;任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随机将消化性溃疡13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8例用复方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对照组65例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并进行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8%,对照组治愈率为64.6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35%.结论:复方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HP,疗效肯定.
作者:高道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制备复方氟康唑滴耳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康唑含量,单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含量).结果:氟康唑的线性范围为60~300μg/mL,回归方程C=-0.598 9±714.365△A(r=0.999 9,n=6),回收率为98.18%~102.39%;替硝唑的线性范围为5~25μg/mL,回归方程C=0.049±28.128A(r=0.999 9,n=6),回收率为97.50%~102.73%.结论:复方氟康唑滴耳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无刺激性.
作者:宋沧桑;刘小丰;刘家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粒度40~120μm)为凝胶柱;洗脱剂为pH=7.0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洗脱速度1.0 mL/min;上样量为200μL;用BP300-B型高分子杂质分析仪检测.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的分离令人满意.结论:方法可行.
作者:吴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改进、提高传统剂型宝塔糖的外观质量.方法:分析影响其外观质量的生产工艺各环节及设备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粉碎、摇糖、成糖、干燥及包装各工段均可影响其外观质量,其中摇糖工段是关键;设备影响因素较复杂,需仔细分析.结论:必须重视各种影响因素,才能保证外观质量.
作者:孙绍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培酮片含量.方法:以美国Dikma公司DiamonsilTM 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超纯水(90∶1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利培酮与片剂辅料及杂质可完全分离;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为0.1μg/mL,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回归方程为Y=1.08×10-1X-3.02×10-1,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3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利培酮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梦心;温预关;刘学军;邱萍英;朱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王启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