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贵;王福利;张玉敏
目的:综述克拉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7年来有关克拉霉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文献,阐述该药的作用机理和抗菌作用,总结分析该药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和评价其在清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呼吸道感染、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克拉霉素清除HP、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克拉霉素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抗生素.
作者:王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社会实践是人类应对一切自然灾害的好老师.全球震动的这次SARS疫病流行,以其流行时间短、流行区域小、感染人数少、死亡人数少、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特效治疗药却被人类所战胜而独树一帜,这应当载入人类预防控制疾病史册.
作者:郭泰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雷贝拉唑10mg和奥美拉唑20 mg治疗,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1%和88.46%,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开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门诊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处方共计11742张,并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在联合用药中仍有不合理现象.结论:临床医师与药师应加强联系,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魏黎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脉颗粒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HypersilbdsC18(5μm,4.6mm ×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五味子醇甲浓度在8.4~84μg/mL(r=0.999 5,n=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其回收率为98.6%(RSD为0.71%).结论:HPLC法可用于生脉颗粒的定量检测.
作者:刘钰;丁丽萍;李德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重庆市中药饮片业有所发展,但比较缓慢,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作者:李永益;马永忠;陈懋夫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从代谢障碍、血管障碍、离子通道假说等方面阐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多种发病机制,讨论用药方案以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妍;李元媛;孟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益肝颗粒的制备工艺并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诸味药材煎煮后制成颗粒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自制益肝颗粒符合质量标准,且临床疗效好,使1个疗程的有效率为96.55%.结论:该制剂生产方法简单、工艺合理、疗效确切.
作者:林勇;陈明安;李明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公共卫生事业包括公共卫生的政策、宣传、管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公共环境的治理等内涵,解决的是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公共卫生的保障问题.
作者:邓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美洛培南是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美洛培南组织穿透力强,分布广泛,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外科感染、妇产科感染,也用于脑膜炎的治疗.
作者:林彩;刘松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综述近年来芦荟在化学、药理、临床功效、保健方面的进展,以供研究和临床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芦荟在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泻下、美容及抗菌、抗癌、抗辐射等方面,以及临床治疗痤疮、鼻炎、皮炎、鼻咽癌、皮肤损伤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结论:芦荟蕴藏巨大的药用价值,具有较大潜在的市场.
作者:王林丽;徐梦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正确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加强监管,充分发挥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搜集有关文献,结合在日常医疗实践中遇到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中药的毒性认识程度及对中药炮制、配伍、用法、用量和药物质量诸因素能否严格掌握均可影响中药使用的安全性.结论:务必提高对中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徐木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草酸钙结晶体的分类和应用,达到中药快检目的.方法:主要通过文献调查和实验等方法.结果:依据草酸钙结晶体形态特征的稳定性,将草酸钙结晶体分为5种类型10种形态,并将常见含晶中药分类检索.结论:检索工具为中药检验提供了简便、快捷、易行的检测方法,对中药的真伪鉴别具一定的适用性.
作者:王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分析氯霉素滴眼液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Zorbax SB-C18柱(5 μm,4.6 mm×250 m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4 nm.结果:氯霉素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16%(n=6).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测量结果可靠.
作者:施芬;余品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解决中药炮制中用传统炮制方法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方法:砻糠煅烧炮制.结果:部分矿石类和贝壳类中药材经过砻糠煅烧后能得到较好的药用效果.结论:砻糠煅烧法是一种高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赖中福;杨绍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环醇抗病毒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双环醇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2.2.15细胞与双环醇混合培养,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药后与HBsAg,HBeAg,乙型肝炎病毒中DNA(HBV-DNA)之间的动态变化,定量逆转录PCR(RT-PCR)观察STAT-1变化;临床实验中,患者口服双环醇,每2周观察血清HBV-DNA与ALT,AST动态变化.结果:细胞模型实验中,随着双环醇与2.2.15细胞混合培养时间延长,HBsAg,HBV-DNA滴度逐渐降低,而培养上清ALT,AST无明显变化,细胞内稳定高水平表达STAT-1的mRNA;临床实验发现,以干扰素α为对照,患者血清ALT,AST可以随着HBV-DNA水平降低而下降,但未发现患者血清ALT,AST有一过性升高.结论:双环醇在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能通过非细胞溶解性机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
作者:余祖江;江河清;阚全程;李晓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输液添加药物引起的污染及输液混合液发生配伍禁忌对人体危害极大.医院里输液添加药物是由医生和护士操作,添加药物时缺乏对治疗学与药物学的考虑和药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今后应加强配制人员的挑选与培训,争取药剂人员的参与并由其提供有关输液混合液配制方面的资料与信息咨询服务.
作者:张明君;陈保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滥用存在于多个方面,如常规用作解热药,误作为改善胃肠功能药和抗生素使用,以及用法不当、配伍不合理、剂量不准确等.为了加强合理用药,应该严格掌握该类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及疗程等.
作者:赵寿宁;赵朝伟;田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根据公式法计算[131]碘用量,使用131碘化钠口服液一次性足量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至13年,根据随访记录中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7.9%,其中治愈率61.2%,有效率36.7%,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者64.0%,无效率2.1%,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24.6%.结论: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房颤,安全可靠,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喻文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谷氨酸洛美沙星注射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测定波长为286 nm;回归方程为A=0.071 37 C-0.002 4,r=0.999 9,在2.5~12.5μg/mL范围内,谷氨酸洛美沙星的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0.2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