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米树文
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应用显微技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组织的学科.
作者:陈世丰;刘红敏;华新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1 对象与方法为了解学生对弹性学分制的认识程度及接受情况,现对我校护理、药剂、助产、医学检验、中医针灸专业的40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
作者:马晓峰;王永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它把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学习效果、能否毕业的依据之一.
作者:李东风;陈国奇;邝绍基;朱周星;詹小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职业倦怠易发生在医疗、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作者:李清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实验室是以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或评估健康状况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1].
作者:王治西;孙彦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针对高校大量引进年轻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培训.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施树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笔者谈谈教好这门课的几点体会.
作者:郭庆河;付世杰;李新爱;钊现文;栾文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教育提出新的挑战[1].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临床实习受到很大限制.
作者:胡小萍;马玲;陈冬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职业院校考试方法.为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二年级以上医药、水利电力、工业、商务、农业5个类别20个专业的430名在校生.抽取人数占我院二年级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0.88%.设定8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选择专业课考试合格标准是真正掌握专业课要求的技能操作的学生占86.27%;选择现行考试制度应随时代发展进行改革的学生占66.18%;选择把考试方法改革为普通课采用开卷、闭卷或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抽题考试,专业基础课把理论、技能操作分开考试并进行综合评定,专业课以考核技能操作为主、把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操作中或按要求完成某项操作的学生占72.79%.结论 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职业院校学生的愿望.
作者:陈伟;米树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公正、合理评价教师科研水平与贡献是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的主要手段.通过评选、表彰年度科研先进单位和个人,推选科研成果丰硕者晋升职称,制定科研成果奖励政策,科研贡献显著者晋升岗位津贴4方面,阐述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对科研管理的激励措施.
作者:徐元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有力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华留学,留学生教学成为高校一个崭新的内容.
作者:秦燕;吴建新;周萍;李跃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围绕物理化学理论教学设计系列综合实验,使物理化学理论与实验充分融合,在实验过程中促进医药类专业物理化学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宁铁艳;肖进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通过分析医学教材选用、评估和实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医学教育改革、做好医学教材更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梅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医学机能实验课是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内容融为-体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实践性强的特点[1].
作者:梅海娜;杨拯;黄萍;陈建敏;张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剖析中专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提出重建措施,以期对学校诚信教育提供帮助.
作者:徐国升;刘志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而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1].多由热原引起,热原进入机体后,通过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导致发冷、发热、寒战、高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临床输液常见、主要、反应快的不良反应.
作者:梁碧岩;阮鹏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但其发病机理仍未阐明.
作者:王晓黎;刘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校从1999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分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2个专业.笔者在专升本学生骨科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并采以相应措施加以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成龙;靳安民;于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要注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只有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刘双魁;刘小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作者:毛春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