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谈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马纪伟;闫冬良

关键词:医用化学, 教学模式, 创新
摘要:创新教学模式是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提高医用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笔者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等方面,对创新医用化学教学模式加以阐述.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心理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问卷方式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心理进行调查,以便为正确指导临床实习、缓解学生实习压力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80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6.3%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过焦虑、恐惧情绪,压力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看不懂英文、怕出错和就业.结论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较大心理压力,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缓解学生压力,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实习、愉快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心得

    药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研究药物和生命机体相互作用的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人才,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是学生了解和获得药理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药理学实验教学可以验证某些理论,强化学生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研究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方法,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作者:靳伶俐;姜殿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综合性动物实验教学初探

    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动物实验进行教学.综合性动物实验的开展在不增加实验动物数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董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男护生护理教育方法

    近几年,我校针对男护生特点进行教学,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指导思想,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严秀梅;王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情境教学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医用化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亚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积累隐形资本减轻心理压力——隐形资本视角下高校教师心理压力探析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办学的关键性条件.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办一流的大学.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面对挑战的多样化,高校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94.6%的高校教师感到有心理压力.

    作者:武国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等卫生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

    目前,中等卫生学校信息技术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四大支柱教育观,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参照教学目标改变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措施.

    作者:张京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学类专科学校数学教学分析

    对我校学生进行教学质量调查和评议,发现主要存在2方面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责任心不强、不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二是学生能听懂教师讲课,但不会做教材、资料上的练习,不会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对数学缺乏兴趣.这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把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张树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职生吸烟现状调查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中职生吸烟现状.为中职学校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我校2004、2005级1560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60名学生中,总吸烟率为16.54%,其中男生吸烟率为60.43%.女生吸烟率为2.70%.2005级男生吸烟率为67.33%,女生为3.03%;2004级男生吸烟率为55.80%,女生为2.40%.2005级与2004级比较,学生吸烟率有所增高,特别是男生增高明显.不同年级男生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不同年级女生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结论 为促进弛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必须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健康教育及控烟干预.

    作者:曾筱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试谈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是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提高医用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笔者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等方面,对创新医用化学教学模式加以阐述.

    作者:马纪伟;闫冬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探析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但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有违医德的现象屡屡发生.就此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存在原因并指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探讨医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

    作者:邢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乳管内视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管内视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186例乳头溢液患者采用乳管内视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常规脱落细胞学检查,并将2组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乳管内视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2%,其中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7.O%;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26.9%.其中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21.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乳管内视镜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

    作者:马秀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GLAMOUS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技巧

    GLAMOUs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自美国,拥有48个样品位和24个试剂位,80个反应杯,每小时可处理240个样品,非常适用于中小型医院标本总量不大但项目多的检验科使用.从几年使用情况和参加全省室问质评成绩反馈来看,其准确度、重复性令人满意.但该仪器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简单故障.我们从实践中摸索出检查故障的小技巧,现介绍如下.

    作者:赖秋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学校档案管理利用的分析与探讨

    随着学校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抓住教育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适应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为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提供科学、准确、快速的信息服务,是学校档案工作的主题和中心任务.

    作者:刘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服务主导型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之平台构建

    1 信息资源平台构建信息资源是服务主导型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构建信息资源收藏和存储的数字化平台是指通过数据库、光盘存储、压缩技术等手段将馆藏传统介质文献转化为二进制代码的数字资源加以存储,使其成为信息资源传递的网络化平台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将数字资源在网络上传递、利用、开发和共享.

    作者:陈平华;周万德;郭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从中职生厌学中反思教师教学行为

    分析中职生厌学的原因,提出应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学习目的 性,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入手,减少中职生厌学现象.

    作者:李顺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实用型中医人才

    我校为寻求发展、拓宽和发掘办学潜力,从2002年开始招收大、中专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其中中专层次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随之也出现一些新问题,其中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多次召集中医教研组全体成员开会探讨、集思广议,寻找适应于中专层次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既能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用性较强的中医技能的办学模式.为此,对中医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技能培训教材进行一系列改革,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瑛;高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主动式教学法在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实验课中的应用

    进入网络时代,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显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及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及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达到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基本一致[1].

    作者:董瑶;姜源;高国丽;黄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谈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分析新时期医学影像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以科研为桥梁,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改善硬件基础,深化教学改革.

    作者:肖叶玉;肖壮伟;吴仁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校体育考核运用综合评定方法的分析

    高校体育考核与评定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对高校体育考核进行综合评定.更符合体育教学现状,可促进教学改革在现有体制中稳步发展.

    作者:王博武;高媛媛;范汝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