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栀子与水栀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付小梅;葛菲;褚小兰;袁春林;范崔生

关键词:山栀子, 水栀子, 形态组织学
摘要:对山栀子、水栀子进行了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栀子与水栀子外观形态有明显的区别;水栀子内果皮石细胞形状和草酸钙簇晶的大小与山栀子有明显的异,并发现山栀子与水栀子石细胞中均含有草酸钙柱晶,为栀子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扫描法测定梅花点舌丸中血竭素含量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梅花点舌丸中血竭素的含量,λs=475nm,λR=600 nm,在0.21~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供试品的同板和异板精密度试验,RSD值分别为1.39%和4.47%(n=5).结果准确,加样回收率为98.5%,RSD为1.20%(n=6).

    作者:王玉华;张莎莎;王伟;郭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皂角刺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又名天丁、皂针,始载于<本草纲目>皂荚项下.笔者在近年的实际工作中发现了数种伪品,现将其正伪品的外观性状特征及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谢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盐制全蝎的历史初探

    药用全蝎从古至今多用盐制,笔者对全蝎盐制的历史渊源作了探讨,得出盐制全蝎的目的在于利用盐的理化性质,对全蝎起到防腐和便于贮存的作用,其次便是掺伪炮制,使全蝎增重而获利;提出新的加工制作方法.

    作者:高广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滤膜、过滤器的选择及其在制药除菌中的应用

    传统过滤只能滤去空气中的尘埃、液体中的异物微粒,很难去除微生物活体(细菌、病毒及热原体);薄膜过滤是微孔筛分,大于孔径的微粒均被截留,微生物粒子大小为0.5~2.0μm,只要选用0.45μm的微孔滤膜即可将微生物截留去除,用0.22μm的微孔滤膜则可能将病毒、热原体去除..制药工业在无菌空气、无菌药液的制造工艺中,终端采用微孔滤膜过滤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宋宇;张小清;黄雨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促进剂预处理皮肤对环吡酮胺经皮渗透的影响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环吡酮胺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用透皮促进剂预处理离体小鼠皮肤,以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进行体外渗透实验.结果:环吡酮胺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几种透皮促进剂的促渗作用大小依次为月桂氮酮-丙二醇(1:1)>二甲基亚砜>月桂氮酮>水溶性月桂氮酮>N-甲基吡咯烷酮>薄荷油.结论:体外实验证明,透皮促进剂可增加环吡酮胺的透皮吸收.

    作者:谭晓兰;朱健平;高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辅料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开发前景

    讨论了辅料在发展中药制剂新剂型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开发的前景,也介绍了环糊精与甲壳胺两类辅料的基本性质以及在药剂中的作用与用途.

    作者:李斐;施顺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挥发油的含量控制方法简述

    阐述了中药由于产地、品种、采集期、加工方法、贮存期、提取方法的不同,会影响中药的挥发油含量,并提出控制中成药挥发油含量的具体措施,对提高临床中药疗效和稳定性有现实意义.

    作者:张尚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复方龙眼参注射液的临床前毒性和安全性试验研究

    目的:对复方龙眼参注射液的毒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安全限度试验、全身过敏试验、局部刺激试验、溶血性试验,观察复方龙眼参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复方龙眼参注射液的安全限度试验、全身过敏试验、局部刺激试验、溶血性试验均符规定.结论:研究表明,复方龙眼参注射液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作者:蒋伟哲;黄雪梅;陈宗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时不我待——访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民

    新世纪之初,笔者就当前药品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山东的药品监管工作,走访了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民.

    作者:张宗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品经营企业的换证和GSP认证

    针对我国目前药品经营企业过多过滥、企业经营行为极不规范而导致药品经营秩序混乱的现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全面实施药品经营企业的换证工作和通过换证企业的GSP认证工作.为帮助药品经营企业了解换证工作和GSP认证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李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山栀子与水栀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对山栀子、水栀子进行了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栀子与水栀子外观形态有明显的区别;水栀子内果皮石细胞形状和草酸钙簇晶的大小与山栀子有明显的异,并发现山栀子与水栀子石细胞中均含有草酸钙柱晶,为栀子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作者:付小梅;葛菲;褚小兰;袁春林;范崔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乙肝疫苗制备技术及使用方法的研究进展

    二十多年前开始的乙型肝炎(HB)疫苗接种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广泛使用HB疫苗的所有人群(如医务人员)中,HBA发病率显著下降.然而,乙肝疫苗需多次接种才达完全免疫,辍种率达7%,严重影响了免疫效果[1],同时也导致疫苗总费用的80%~90%要用于疫苗储运和医护开支[2].因此,首次接种疫苗即获完全免疫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应用开发计划署(WHO/UNDP)疫苗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3].全程免疫需接种3剂疫苗,这可降低免疫覆盖率:1%~10%的健康者对疫苗应答不佳,该百分率在老年人中保持恒定[1].另外,对有可能逃避现有疫苗保护作用的HBsAg突变株存有争论.鉴于这些原因,目前正在研制新的更好的HB疫苗,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简化HB疫苗接种.

    作者:李永新;高振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异丙嗪糖浆剂的含量

    目的:测定盐酸异丙嗪糖浆剂的含量.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线性范围为8~56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78%,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霍玉;马克勤;王凤玲;山广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实事求是地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药品监管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但是,根据我国药品管理的现状和实际,实施分类管理尚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作者:周志萍;孙启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板蓝根提取液抗流感病毒的药效学试验

    目的:观察并比较板蓝根不同提取成分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采用鸡胚体外培养法对不同浓度的药物进行抗流感病毒的效能测定.结果:0.025g/L浓度的提取液A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而提取液B对流感病毒无抑制作用.结论:板蓝根提取液A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

    作者:张大志;易井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用砂炮制的控温经验

    中药用砂炮制不易掌握好温度.本文简介笔者经验:利用白纸,在砂炒过程中掌握其颜色变化,以显示火候大小的特点,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作者:周书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银杏叶开发应用研究现状

    概述了银杏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采收加工方法、制剂质量、开发前景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银杏叶研究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顺良;张喜旺;郭翠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全方香丹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实验

    目的:探讨一种能替代家兔法检查全方香丹注射液(即复方丹参注射液)热原的方法.方法: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检查全方香丹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结果:当鲎试剂灵敏度为0.5EU/ml,样品稀释倍数为20倍时就能消除样品时鲎试剂的干扰.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法作全方香丹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作者:许群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重视医院制剂标签的规范化设计与管理

    医院制剂是医院用药的补充,制剂标签对于指导准确用药、防止差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医院制剂标签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核发军队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2000]卫药字第25号文,以下简称<标准>),对医院制剂的标签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作者:李永新;高振同;刘松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药学服务是社会药店面临的新课题

    药学服务是指药师通过直接地和负责地对病人提供可信赖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提高和改善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它要求药师从以药物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上来,药学服务对于我国社会药店和驻店药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作者:赵汝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