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标;孙言才
目的:分析与研究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存在的干扰因素,无需稀释排除其干扰作用.方法:改进生产工艺,在配制过程中采取二次活性炭吸附法,并进行干扰试验的对比和热原试验的对比.结果:该试验表明了以二次活性炭吸附法配制的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
作者:唐明清;李家琪;章激;王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25岁,有磺胺药过敏史,于1998年10月6日因心肌炎入院,入院时除心律不齐外,呼吸、体温均正常.给予参麦40ml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980710-3)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20滴/min.治疗前体温36.8℃,用药后约10min,患者出现心跳加快、发热、出汗,测体温37.2℃,心率110次/min,血压18.6/9.6kPa,呼吸18次/min,20min后体温升至37.5℃左右,并维持到下午1时治疗结束.之后体温慢慢回落,到晚上9时,体温、心率完全恢复正常.次日再次静脉滴注40ml参麦注射液后约5min,患者体温开始上升,30min后测体温为37.4℃,伴有心率加快,血压稍高,体温维持37.4℃左右,直到下午2时治疗结束.到晚上8时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无其它不适.第三天改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患者体温未见有升高现象.
作者:王青丽;玉从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医院药学是药学在医院领域中的应用,是探讨药物合理应用,为医院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药物和佳的给药方案,研究医院制剂、医院药品质量控制、中西药结合以及有关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的药学边缘学科.随着医药分开核算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药学工作的方向和内容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医院药学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作者:吴美珍;娄小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硫乳膏中升华硫的方法,其方法简便快速.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0.49%(n=4).
作者:陈雅;金开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测定利加隆片中水飞蓟宾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水系统;以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8nm;色谱柱为Shimpack CLC C18柱(150mm ×6mm,5μm).结果:水飞蓟宾的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1. 21%;共分离到9个光谱图相似的物质.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合于该类制剂中水飞蓟宾的含量测定.
作者:姚水宝;杨水新;施红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几种测定七叶神安片中三七叶总皂苷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从部标法、省标法、卫典法、紫外法、重量法中筛选出新法,其结果较稳定.
作者:罗干明;吴子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应用环磷酰胺对荷瘤鼠进行化疗,观察榄香烯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榄香烯对荷瘤鼠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显著提高化疗荷瘤鼠T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促进化疗荷瘤鼠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提示榄香烯能够拮抗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该结果对临床联合应用榄香烯与化疗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姚淑娟;胡芳;刘伯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对64例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患者肌注苯甲酸雌二醇4mg,每日2次,同时口服宫血宁胶囊0.26g,每日3次,连续用药8天,阴道流血干净为有效,>8天未净为无效.结果:64例患者中59例治愈(92%),4例有效(6%),1例无效(2%).结论:本方治疗程短、效果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有效的方法.
作者:颜巧;周德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控制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热原,提高产品质量.方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个环节,采取不同措施,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热原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工艺改进和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是避免复方丹参注射液热原反应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庆鹏;杨桂兰;阮洪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现状,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1996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中院内真菌感染的全部病历进行调查.结果:长期反复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是引起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多发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结论: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真菌易发部位的情况,以便预防或治疗真菌感染.
作者:陈重;杨秋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本文对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比较鉴别.
作者:朱山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改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稳定性.方法:在不改变原有规格的前提下,筛选适宜的辅料及用量,制粒后套成胶囊,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新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吸湿性(增重率)降低40%~50%,且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本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吸湿性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作者:王小明;赵满琼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制止痒浴液,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症.方法:制订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43例皮肤瘙痒患者用药1周,总有效率达86%.结论:该制剂易于制备,疗效确切,可供临床应用.
作者:肖锡州;许文杰;李国成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斑蝥酸钠注射液(奇宁注射液)加放疗(治疗组)与单纯放疗(对照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治疗组23例,放疗同期采用奇宁注射液10ml溶于500m1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23例,采用单纯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6%,高于对照组69.6%,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学毒副作用及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奇宁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放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昱明;刘树佳;贾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高血压病人采用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已是一个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过去的几十年中,药物治疗经典方法是首选利尿剂,若控制不力,再加用β-受体沮滞剂.但对现代医学而言,在确定佳的治疗方案时,应根据并发症、危险因子以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费小凡;曹淑英;祝波;钟德平;扬利平;刘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前列腺素E1在临床上的各类应用.结果:前列腺素E1在治疗各类疾病方面疗效较显著.结论:前列腺素E1的应用日益广泛,疗效肯定.
作者:杨志华;陈玉琦;杨国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防止中药合剂长霉、发酵、变质十分重要.笔者提出三种中药合剂的防腐灭菌方法,即热灌封法、苯甲酸钠法、苯甲酸加蒸气灭菌法.
作者:芦柏震;何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新版<中国药典>规定王不留行用文火清炒法炮制,其爆开花率只有60%,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笔者提出用中火酒炒法,其爆开花率可达95%,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作者:李毓群;陆维承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综述了1,6-二磷酸果糖在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重型肝炎及拮抗庆大霉素肾毒性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爱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氯地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l0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氯地霜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汀;陈礼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