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提高现场急救技能

徐秀芝

关键词:意外伤害, 现场急救, 急救技能
摘要:当今社会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升高,而意外伤害导致的人群死亡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很多因受到意外伤害而死亡的人,如果得到及时、正确的现场急救是有生还可能的.在一些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人都具备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而在我国只有医疗机构的医疗人员和极少数人员具备现场急救技能.因此,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技能.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谈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中需要处理的3个关系

    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相比,除具有工具性学科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存在许多个性特点,如课程目标侧重于护生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语文能力等.文章着力阐述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需要处理的3个关系.

    作者:孙学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课的整体设计

    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课有别于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进行课前、课中及课后3个环节的整体设计,以保证野外见习课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胡聪;于新蕊;张书锋;曲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健康评估、诊断学与临床护理学课程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评估、诊断学与临床护理学课程的相关性.方法 2003~2004级护理专科学生分别选用<健康评估><诊断学>教材,测定所有学生的健康评估或诊断学及各临床护理学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的成绩,并探讨健康评估和诊断学与各临床护理学课程的相关性,比较二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无论是健康评估还是诊断学,其成绩均与各临床护理学课程成绩密切相关(P<0.001).开设健康评估课程的学生与开设诊断学课程的学生比较,除儿科护理学课程外,其余各临床护理学课程成绩均明显提高(P<0.001).结论 健康评估和诊断学在各临床护理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但健康评估更具针对性、更适用于护理专业学生学习.

    作者:沙永红;陈正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团队建设探索

    我校医学检验专业作为2007年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之一,在团队建设期间,根据北京市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指导思想,按照专业团队建设目标,探索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使团队的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晖;郭积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对改变高职生不良行为的作用及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是克服和消除不健康生活行为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措施.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的基本手段[1].通过对我校2005级高职生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存在吸烟、饮酒和赌博等健康危险行为,这些行为不但影响他们的学业,而且也将影响其今后的健康及工作.为此,我校从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对他们进行了健康教育.

    作者:冉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在高校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实效性不强.通过分析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提出增强其实效性的对策.

    作者:王洪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前沿学科之一,为高等医学院校必设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其与医学各学科联系紧密,是医学生在学习后续其他课程及进行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由于生物化学知识庞杂、内容抽象、名词繁多、代谢复杂、发展迅速及难以理解和记忆,加之课堂时间有限,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探索有效提高该课教学效果的方法.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注射法说课

    1 说教材1.1 说教材内容本单元介绍的内容是注射法--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护理学基础>(丁言雯主编)第十四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第四节注射法中的操作方法.前-单元介绍了注射原则、操作前准备,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注射法注射部位的正确定位方法,初步掌握操作步骤.

    作者:杨潇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谈学案设计

    主要从学案设计的教学目的、作用及设计原则,学案的编制要求、特点,学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学案设计的课堂操作,学案编制的一般栏目,来阐述学案设计的启示与反思.

    作者:谢晓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校院合作工学同步发展卫生职业教育

    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是卫生职业教育为基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有效模式.零距离上岗是改善基层卫技人员缺乏的有效方式,以期实现医院发展有人才、学生就业有岗位、院校办学有生源.

    作者:惠爱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等院校PACS医学影像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

    以美国GE公司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为基础平台,按照学校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服务单元,结合多媒体教学设施,架设影像资源服务网络,实现现代医学影像网络教学.

    作者:李耀武;王滨;董鹏;孙业全;张仕状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抓住平衡关键巧识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失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它是多种疾病和病理过程的继发改变,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因此正确理解并掌握酸碱平衡发生机理及其特点,是正确判断病情并及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改善疾病预后的前提.而要很好地识别酸碱失调,就必须了解酸碱的平衡机制,从而在平衡中领会紊乱的内涵.

    作者:袁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民族地区卫校藏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教学方法探索

    针对民族地区卫校藏族学生数学学习上存在语言障碍、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差、数学知识薄弱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过语言关、补旧上新、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讲多练、讲练并用、明确学习目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欣赏学生、采取适当的教学评价方式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卫校藏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作者:周环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职高专天然药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天然药物学实验内容进行重组.结合学校实际,探讨具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汪荣斌;石青;王宁;王存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实习护生角色转换分析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在实习期间的角色转换对护生向护士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护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诸多因素影响着护生临床角色的适应与转换,包括护生自身因素以及带教教师、病人、环境等因素.通过护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学校、带教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可使护生尽快适应临床护士角色转换,提高护理实习质量,为其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掌握学习理论在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掌握学习理论在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通过掌握学习理论在护理技能考核中的运用及成效的阐述,分析在护理教学中运用掌握学习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掌握学习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掌握学习理论,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作者:艾淑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基于护理科研工作过程和需求改革高职护理研究方法课程

    护理研究方法课程是护理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评判性思维及掌握检索技术.改革护理研究方法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

    作者:陈若冰;马丽杰;赵云;任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构建导学互动式政治课教学新模式

    以往中专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提问一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矫正,其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心理感受,使学生沦为说教的对象,使课堂丧失活力.新课改要求政治课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而是注重过程参与、方法探讨,注重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与价值观的构建,真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政治课活起来.为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应用导学互动式教学新模式进行政治课教学,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随着医院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的使用,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求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操作;同时,也要求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分析我校2007级22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探索卫生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作者:张永洁;袁奉卫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浅议汉代文献资源建设

    中国古代图书馆事业伴随着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图书馆作为一种成熟的精神文化宝库,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独立的、颇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哲学慧根日益萌发的精神源泉.

    作者:纪自强;高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