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中医常用诊疗技术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应用

赵斐

关键词:中医常用诊疗技术, 教学资源, 优化组合, 教学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多种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应用于中医常用诊疗技术教学的效果.方法 分别对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的授课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应用可使医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能帮助他们理解书本上的抽象知识,从而牢固掌握,对临床实习具有指导意义.结论 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应用能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子痫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目的 探讨产前子痫患者颅脑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12例产前子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产前子痫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嗜睡与昏睡、昏迷、视力障碍、癫痫发作、记忆力与注意力下降、共济失调、偏瘫及颅内压增高.神经影像学以可逆性白质异常病变为特征,多数位于半球后部白质、脑干、丘脑,部分病例出现顶枕叶点、片状出血.结论 产前子痫可引起后部白质脑病,其病变主要位于后部白质,部分位于侧脑室旁、小脑白质与脑干,经过正确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神经影像学改变可恢复到病前水平,部分病例出现不可逆性梗死与出血.

    作者:王柯玉;马德有;李志军;马国平;铁晓玲;吴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在无菌技术操作考核中中职护生常见问题的教学反思

    无菌技术是医疗和护理操作中防止发生感染和交叉感染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和护理实践中.如注射、导尿、穿刺、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止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感染.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科学原则制定的,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遵守,以保证病人的安全[1].笔者对我校2009级护理和助产专业各一个班学生进行无菌技术操作考核,在考核中发现了一些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无菌技术操作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临洮县2011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临洮县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寻找和分析影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方法 按照PPS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 共调查2008年出生儿童210名,原有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85%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合格接种率达到90%以上.结论 临洮县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但存在以下问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A群流脑疫苗接种不规范,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乡村级免疫规划基础资料欠规范,麻疹类疫苗接种较为混乱,各乡镇、村社间免疫规划工作进展不平衡.

    作者:汪生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住院患者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住院患者面临较多压力,由压力造成的负面情绪影响了其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本文就住院患者面临的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和文化性压力源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3种压力源的应对策略.

    作者:陈燕;余仙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面向基层医疗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高职高专药学教育面向基层医疗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传统药学教育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差距,结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对药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侯飞燕;李菁;刘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袁凤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议生理学课堂教学技巧

    从启发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语言风趣,深入浅出;精心的教学设计;及时进行反馈矫正4方面探讨生理学课堂教学技巧.

    作者:刘艳荣;王静;黄庆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酸度对苯酚与三氯化铁显色反应影响的研究

    苯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是酚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因三氯化铁易水解,配制时需加浓盐酸以防其水解而导致在做苯酚与三氯化铁显色反应实验时经常出现不显色的现象.本文就酸度对苯酚与三氯化铁显色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

    作者:曾巨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班主任工作拾零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世纪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作者:王震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班主任如何帮助中职护生提高学习成绩

    中职学校生源绝大部分在初中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等或之下,是上不了高中的学生,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甚至是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文化基础薄弱,对学科专业知识理解、掌握相对困难,再加上不少学生缺乏上进心,学习不努力,班级整体及格率不高.笔者担任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班主任两年来,认为班集体能否形成良好的学风,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

    作者:牛秀美;赵君环;吕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校护生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

    通过对我校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护生在医院临床实习过程中,经常暴露于被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随时有受到职业损伤的危险.针对此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作者:石朝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试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心理环境,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及时反馈进行评价4方面谈如何追求和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医疗器械专业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项目探索

    分析目前医疗器械专业单片机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数字电子体温计为载体的实训项目设计,并从实训内容选取,实训过程组织、安排及实施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调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海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新医改形势下推进护理教学改革初探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面对这一战略发展机遇,中职卫校护理教学如何在思想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上顺应国家新医改战略,培养适应新形势的护理工作者,是当前需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全新命题.笔者结合护理教学的实际,就新医改背景下推进护理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索.

    作者:徐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多一点关注,多一份尊重——对一名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以教育案例方式叙述一名学困生3年来的转化过程,通过分析,就学困生转化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张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社区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技能教学初探

    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21世纪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大决策.预防医学作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21世纪新型社区护理人才的重点课程[1].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技能教学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2].社区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技能教学要根据社区护士职业岗位工作要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作者:李源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改革护理学基础教学应对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2011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改革:考试内容由原来4个模块调整为2个模块即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由原来的内、外、妇、儿、护基5门学科变成现在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科病人疾病的护理等,共21章内容;考试涉及学科由专科到全能,新增6门考试内容: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护理法规、人际沟通;考试题型临床病例题分量增大,A1型题占20%,A2型题(临床病例题)占60%,A3/A4型题(临床病例题)占20%;增加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考试大纲的形式改变,抽象化考试内容灵活.为此,护理学基础必须要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方能适应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变革.笔者从事护理学基础教学多年,对护理学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针对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变化,设想优化整合护理学基础知识内容,为护生顺利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打下基础.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贲门癌术后皮肤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通过对贲门癌术后患者皮肤感染原因分析,减少感染因素.方法 分析贲门癌患者术后皮肤感染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患者抵抗力低下、病房环境差、局部处理不当是造成皮肤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晓燕;何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医学和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推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我国现行医学教育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1].如何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构建优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此,井冈山大学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和定位进行了大讨论,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修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构建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作者:肖凤;方木水;毛慕华;彭才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探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起着重要作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优化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可以增强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课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弊端.为此,笔者就改革实践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作者:张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