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洛哌丁胺在肠造口术后的应用

杨小秦;柳少光;王学斌

关键词:盐酸洛哌丁胺, 肠造口术后, 并发症
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洛哌丁胺在肠造口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和使用价值.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临床收治的54例因肠梗阻、腹部外伤、肠道肿瘤及部分因特异性感染而导致消化道穿孔等行肠造口患者,分为盐酸洛哌丁胺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采取一中心双盲法研究.结果 A组造瘘口肠排泄物明显减少,第4天肠排泄物量约为B组的50%,且短期内形成糊状;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P<0.05).结论 肠造口术后患者口服盐酸洛哌丁胺可减少排便体积及次数,增加大便稠硬度,且长期使用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浅谈

    针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不重视朗读的现状,浅析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恰当运用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孙小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微格教学模式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经典的微格教学是以教学控制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学为理论依据,采用视听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1].我们在广泛查阅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组织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和海安针灸推拿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课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将微格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教学中,试图通过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职业学校运用微格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作者:沈爱明;朱之云;王文龙;张伟;戴文宏;朱小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仿真技术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近年来,EWB、Multisim等计算机仿真软件为师生进行电子类课程传统实验及自由实验提供了平台,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电子技术内容部分实验教学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将开展仿真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加坡公立医院参观见闻及启示

    新加坡政府行政管理效率连续15年在世界排名第一,其先进性和高效性在国家医疗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新加坡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管理理念与实践交流,使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笔者于2010年11月7~14日到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期间由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的教授进行面授并安排参观了新加坡中央医院、陈笃生医院和板桥心理卫生学院,通过参观、学习领会到新加坡医院的管理特色和现代医院高级管理课程中有关医院创新管理、危机管理、质量管理、优质服务、医院核心竞争力、医患沟通以及怎样当好领导、如何进行管理的精髓所在.现将参观感触介绍如下.

    作者:闫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基于任务驱动的内科护理教学设计

    结合医院内科临床护理岗位要求及学生学情,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任务评价的框架结构,通过教师示教、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置身责任护士角色,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解决问题之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作者:贾小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加强中等卫生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这堂课的目的在于及时给予新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学校生活,完成从初中生到中专生的角色转变,开启中专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元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高职基础化学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我院高职学生录取分数在300~500分,文理兼收,学生层次参差不齐[1],尤其是化学基础差别很大,对于制药、食品这样偏理专业的学生后续学习影响很大.为解决化学基础差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问题,我们在制药、食品类专业化学教学中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潘亚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CAI在我校应用现状调研及建议

    结合近年来CAI在我校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建议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增加师生互动,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韩爱国;宿长春;祝瑞红;王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议背诵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说起背诵这个话题,许多人认为是老生常谈,尤其是在当前广大教师非常注重研究新教法的背景下,背诵有逐渐被忽视的倾向.笔者认为,无论在课改过程中探索到何种新颖的方法,在英语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背诵依然是非常有效的途径,特别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少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胆囊壁完全瓷化1例报告

    目的 讨论腰背部疼痛与瓷化胆囊关系的病例.方法 1例70岁女性患者阵发性腰背部疼痛,经B超和腹部X线检查考虑胆囊瓷化.结果 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壁完全瓷化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中转开放胆囊切除.结论 整个胆囊壁瓷化及其罕见,瓷化后发生恶变率增高,对于腰背部疼痛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有无瓷化胆囊.

    作者:祁得录;Jay Cannon MD;王永翔;杨孝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实施性教学计划改革研究

    目的 改革<2009级护理、助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使之更适合应届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方法 教师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常规教学中.结果 我校现用<2009级护理、助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不够完善,缺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时间.结论 修订我校<2009级护理、助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改革期末考试方式,完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作者:李继伟;李淑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联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师资结构单一和教学医疗设施缺乏等问题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和分析研究,以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为视角,从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构建体育保健课学校与医院联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与医院联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这些困难,是现行体育保健课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作者:张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在中职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实行PBL教学法的可行性探索

    为调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在2009级护理专业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探索开展以PBL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以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邢世波;宫春梓;徐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谈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青年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要成为学科的专家,更应成为教育的专家.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作者:杨萍;黄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术后1天、3天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和出院后1月、3月、6月、12月POCD发生率,了解和分析相关可能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312例.其中男148例,女164例;年龄65~89岁;ASA I-Ⅱ级;术前、术后1天、3天,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术后1月、3月、6月、12月通过信件和电话进行MMSE测验,评价手术前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变.结果 312例患者术后1天POCD发生率为29.2%,3天POCD发生率为26.6%,术后1月POCD发生率为13.8%,术后3月POCD发生率为10.3%,术后6月POCD发生率为7.7%,术后12月POCD发生率为9.0%.永久性POCD患者25例,其发生率为8.0%.对312例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术后POCD的可能危险因素(P<0.10),以是否发生POCD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 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OCD是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较高,12月有逐渐升高趋势.年龄,术前血糖,术中阿托品、麻黄碱、异氟醚用量,术后镇痛是全麻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POCD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大,且大部分患者出院后再次进入医疗机构的风险增加.

    作者:张继清;梁吉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案例教学法在手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临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探索,运用临床病案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众多医学高等院校临床课教学的手段之一[1].手外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内容复杂,尤其是基础理论较难理解.传统的手外科学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学生经常是被动学习,感觉单调乏味[2].如何丰富手外科学教学内容,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涵盖面广、专业要求高的手外科学讲好,是摆在每一位手外科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患者的诊治提出问题,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其能够同时掌握基本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为手外科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法.

    作者:林浩东;侯春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职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问题及对策

    目的 通过对中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了解存在问题的严重性,阐述重视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加强医院专门化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350名中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暴露问题,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各级医院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问题严重,实习生职业防护不足,锐器损伤发生率为100%.结论 中职护生预防职业暴露意识、知识、技能急需加强,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提高护生职业防护能力,医院应加强制度管理,从源头上、制度上控制职业暴露.

    作者:何衍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康复机能评定实践教学研究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要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1].目前,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迅速,高职高专层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发展更为迅猛[2].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培养高级康复治疗师的专业,在专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中,康复机能评定课程始终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在康复医学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一名康复治疗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作者:孙小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及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方面的实际效果[1].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外环境、条件、内容和手段、教学对象等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从而使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常玉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无痛胃镜检查术配合与护理体会

    普通胃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常用的直观的检查方式,虽是一项非创伤性侵入性操作,但由于检查时患者绝大多数有恶心、呕吐痛苦的感觉,且常伴有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致使患者害怕检查,错过了诊疗的佳时机[1].患者即使勉强接受检查,痛苦的感觉也令其心有余悸.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无痛胃镜检查术是适当应用镇静剂,让患者在浅麻醉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过程患者比较舒适,提高了胃镜检查时患者的耐受性,降低了应激反应,增加了安全性,从而扩大了胃镜诊疗的适应证.

    作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