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英
目的 了解嘉峪关市城乡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4 000例妇科病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 000例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55.60%,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率(66.10%)高于城市妇女生殖道感染率(45.10%),且生殖道感染与年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生殖道感染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全面开展妇女RTI的防治及健康教育,经常性地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建立妇女RTI防治的长效机制.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缺氧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利用血氧指标的变化讲述各种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原因.而如何讲述并且让学生很好理解常用的那几个血氧指标则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理解了血氧指标,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提高中职生对缺氧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很重要.如在教学过程中把血液比喻为客车,血红蛋白比喻为座位,氧气比喻为乘客,血管比喻为道路,那么乘客坐在座位上就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样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将阐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内容.
作者:覃仕跃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体格检查是借助检查器具或通过感官对机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的基本方法,是临床工作的基本功.在体格检查实训教学中,通过调整实训内容,加强感官体验,培养职业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使医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医疗体制下基层医务工作岗位的要求.
作者:罗焯元;李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牵引是将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应用于骨与关节的损伤和病变中,治疗骨折,固定受伤肢体,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循环,减轻疼痛,矫正畸形.牵引力是由牵引装置经皮肤或骨沿肢体轴线方向作用;反牵引力是由患者的体重与被褥的摩擦力及牵引架的支点所构成.牵引可以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兜带牵引和骨牵引.
作者:晏丽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学分制所依据的思想基础,是一种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个别差异视为教育的基础,把个人的和谐、自由发展视为教育的直接目的.因而主张教育应遵循学生的特性和需求,通过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去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分制是能适应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管理形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一类教育,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灵活、更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学分制势在必行.
作者:徐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利用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白银市某医院呼吸科门诊资料和白银气象观测站同期的气压、气温、湿度观测资料,对白银地区呼吸道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白银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的月际变化,进一步分析白银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与气压、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合理利用气象条件对呼吸道疾病采取的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苏清菊;石光普;武双琴;韩兴霞;曾丽丽;关维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经典的微格教学是以教学控制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学为理论依据,采用视听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1].我们在广泛查阅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组织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和海安针灸推拿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课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将微格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教学中,试图通过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职业学校运用微格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作者:沈爱明;朱之云;王文龙;张伟;戴文宏;朱小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和科研实践技能培养2部分,是针灸推拿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和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本文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水平建设和实践教学计划环节3个方面探讨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措施,为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作者:严兴科;秦晓光;赵中亭;方晓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师资结构单一和教学医疗设施缺乏等问题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和分析研究,以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为视角,从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构建体育保健课学校与医院联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与医院联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这些困难,是现行体育保健课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作者:张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我院高职学生录取分数在300~500分,文理兼收,学生层次参差不齐[1],尤其是化学基础差别很大,对于制药、食品这样偏理专业的学生后续学习影响很大.为解决化学基础差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问题,我们在制药、食品类专业化学教学中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潘亚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文写作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阿孜古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对医学影像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教学重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设置该课程非常必要,教学重点是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骨关节系统及神经系统.
作者:曾德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方式全面调动学习兴趣,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徐海珍;李位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包括精选案例、呈现案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深化提升5个步骤.对于案例的选择要做到生活化、专业化、本土化,呈现案例的形式要多样化,分析、讨论时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做到人人参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作者:李军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优选实训项目,为学校实训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培养实用型人才.方法 制作5个临床课实训项目调查表并分发到医院,调查每个实训项目开展的必要性.结果 将护理专业临床课实训项目分为必须开展、量力而行开展、不必开展,为学校实训教学提供参考.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教师对实训室建设及实训教学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实训教学.
作者:周正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通过对中职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手机对中职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职生过度使用手机将对其生活、学习、生理、心理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麻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结合中职卫生教育实际,分析中职卫生教育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影响,针对如何在中职卫生教育上突破瓶颈取得跨越式发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将中职卫生学校办成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的场所提出自己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付红焱;毕重国;陈乃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就目前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建议中医院校护理专业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体现中医特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周小芳;黄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领域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首先要提升实验教学地位,将其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其次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使课程内容实现模块化、连续化,建立科学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
作者:胡思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营养性缺血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贫血性疾病.自20世纪以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铁缺乏亦然是常见的营养素缺乏和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缺铁,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WHO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是39%和48%,其中半数以上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中国7个月至7岁儿童缺铁总患病率为40.3%,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7.8%,其中婴儿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2].
作者:赵欣荣;张志仁;刘欣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