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及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方面的实际效果[1].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外环境、条件、内容和手段、教学对象等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从而使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常玉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牵引是将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应用于骨与关节的损伤和病变中,治疗骨折,固定受伤肢体,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循环,减轻疼痛,矫正畸形.牵引力是由牵引装置经皮肤或骨沿肢体轴线方向作用;反牵引力是由患者的体重与被褥的摩擦力及牵引架的支点所构成.牵引可以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兜带牵引和骨牵引.
作者:晏丽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五年制高职新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新生入学适应问卷,对589名五年制高职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不均衡,部分群体适应不良.结论 为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对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顾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改革<2009级护理、助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使之更适合应届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方法 教师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常规教学中.结果 我校现用<2009级护理、助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不够完善,缺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时间.结论 修订我校<2009级护理、助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改革期末考试方式,完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作者:李继伟;李淑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盐酸洛哌丁胺在肠造口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和使用价值.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临床收治的54例因肠梗阻、腹部外伤、肠道肿瘤及部分因特异性感染而导致消化道穿孔等行肠造口患者,分为盐酸洛哌丁胺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采取一中心双盲法研究.结果 A组造瘘口肠排泄物明显减少,第4天肠排泄物量约为B组的50%,且短期内形成糊状;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P<0.05).结论 肠造口术后患者口服盐酸洛哌丁胺可减少排便体积及次数,增加大便稠硬度,且长期使用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小秦;柳少光;王学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结合医院内科临床护理岗位要求及学生学情,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任务评价的框架结构,通过教师示教、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置身责任护士角色,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解决问题之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作者:贾小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探索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模式改革,论证改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给出教学模式的实施设计.
作者:韦庆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探索医学教育模式演变的动因,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医学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
作者:赵同领;曹云飞;柳亮;陈金梅;李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不孕症患者在药物促超排卵治疗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针对具体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可以预防及减轻症状,促进疾病转归,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金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打破专业范围,向全方面发展;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关注临床实习;办好继续教育,适应发展需要.从这4方面探讨高职高专中医学教育如何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中医卫生人才.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培养出适应农村需要的中医卫生人才.
作者:邹来勇;刘海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通过对中职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手机对中职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职生过度使用手机将对其生活、学习、生理、心理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麻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学高等院校积极探究除教学活动外的多种途径以培养具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医学生.校外的社会实践是医学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到医院见习、临床实习、到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社区开展义工活动等.有国外研究学者研究证实,参加有教育目的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对护生人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1].2010年我系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组织医学系学生到养老院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敏娟;肖春晓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临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探索,运用临床病案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众多医学高等院校临床课教学的手段之一[1].手外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内容复杂,尤其是基础理论较难理解.传统的手外科学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学生经常是被动学习,感觉单调乏味[2].如何丰富手外科学教学内容,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涵盖面广、专业要求高的手外科学讲好,是摆在每一位手外科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患者的诊治提出问题,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其能够同时掌握基本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为手外科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法.
作者:林浩东;侯春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是培养护生专业技能的主要课程.通过采用一人负责式教学,在示教室内完成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及学生练习;改革考核方法,提高护理技术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达40%).护生护理操作能力明显提高,操作步骤科学、合理,促进了护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安虹;韩瑛;王淑英;朱彦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制作全功能高仿真静脉输液手臂并且应用于护理学静脉输液实训练习,提高学生静脉穿刺输液技术水平.方法 按照临床静脉输液规范操作要求,设计制作静脉输液手臂练习模型,应用于护理学静脉输液实训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护理学静脉输液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 全功能高仿真静脉输液手臂模型仿真程度高,完全达到临床静脉输液所要求的人体模型条件,能明显提高学生静脉输液操作能力及操作考核通过率.结论 全功能高仿真静脉输液手臂模型的制作科学、先进,且适用性强,在高仿真方面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为医学院校教学及医院护士培训提供了良好的静脉输液操作模型.
作者:张大新;余珊;荣桦;张宪丽;王青;邓瑾嘉;任云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结合近年来CAI在我校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建议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增加师生互动,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韩爱国;宿长春;祝瑞红;王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中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了解存在问题的严重性,阐述重视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加强医院专门化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350名中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暴露问题,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各级医院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问题严重,实习生职业防护不足,锐器损伤发生率为100%.结论 中职护生预防职业暴露意识、知识、技能急需加强,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提高护生职业防护能力,医院应加强制度管理,从源头上、制度上控制职业暴露.
作者:何衍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实践视角,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教护生学说苏州话.通过信息技术与选修课的整合,解决了师生在教与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搭建平台,选修内容,循序渐进,看、听、说、写4方面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应用考核,得出研究意义.
作者:孙晓燕;许苏飞;宋悦宁;胡小萍;徐莉霞;江春燕;黄文娟;徐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缺氧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利用血氧指标的变化讲述各种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原因.而如何讲述并且让学生很好理解常用的那几个血氧指标则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理解了血氧指标,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提高中职生对缺氧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很重要.如在教学过程中把血液比喻为客车,血红蛋白比喻为座位,氧气比喻为乘客,血管比喻为道路,那么乘客坐在座位上就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样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将阐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内容.
作者:覃仕跃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仿真技术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近年来,EWB、Multisim等计算机仿真软件为师生进行电子类课程传统实验及自由实验提供了平台,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电子技术内容部分实验教学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将开展仿真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