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东;马晓辉;兰芬;王健;陈余;范原铭;杜之渝
目的:探索妊娠期肾绞痛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临床治疗措施的相关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90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中79例(87.8%)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石组患者更多需要外科干预(P<0.05),7例(7.8%)患者采用输尿管置管,4例(4.4%)输尿管镜术+弹道碎石或取石治疗.所有患者肾绞痛都得到有效缓解,并顺利度过围产期.结论:目前B超是临床首选的诊断方法.妊娠期肾绞痛患者经保守治疗大部分可以获得缓解.对妊娠期顽固性肾绞痛患者采用输尿管置管、输尿管镜术安全、有效.
作者:唐国强;张融融;蒋冬;徐敏;张唯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s,HFF)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培养人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EGCs).方法:取4~5岁小儿包皮,采用机械法和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筛选丝裂霉素C作用的佳浓度和时间.分离5~11周人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并培养于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HFF饲养层上,观察人EGCs生长情况.结果:机械法和组织消化法结合分离HFF方法可靠,纯度高,细胞生长活性好,能快速进入对数生长期,细胞周期与细胞生长曲线保持一致,细胞可以传60代以上,P3~P30代均适宜作饲养层;丝裂霉素C抑制细胞增殖的适宜浓度及时间为12.5 mg/L作用2.5 h;分离的人PGCs在该饲养层上培养可形成典型的EGCs集落,体外连续培养超过3代.结论:HFF饲养层能有效地支持人EGCs的生长.
作者:姜蓉;黎晓莉;吴宏;王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38 088例TCT结果,阳性者定期复查或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在阴道镜引导下定位活检.对有完整资料的1 556例病理结果按年龄进行分组分析,并对TCT与活检组织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 088例TCT检测中,异常者2 462例,有明确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者1 556例,病理证实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及HPV感染病例分别为279、314、365、75例和94例.TCT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60.35%,TCT筛查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84%,特异度为53%,阳性预测值为83%,阴性预测值为56%.30~39岁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人乳头瘤病毒的高发年龄段、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为30~49岁.TCT阳性者发生CINⅠ、CINⅡ和CINⅢ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为11.11、13.21、8.19,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为22.60、20.72、13.66,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为10.33、25.45、54.65.结论:TCT筛查宫颈病变的阳性率、阳性预测值与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率均较高,对病理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TCT阳性者宫颈病变的危险较一般人群明显升高.
作者:贾英;吴瑾;唐良萏;廖光东;张新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携带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化疗期间PICC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9月携带PICC化疗的215例乳腺癌患者中PICC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发生及其诊治情况.结果:3例携带PIC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别在PICC置管后29、73 d和108 d(平均70 d)出现PICC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其发生率为1.39%,发病密度为0.16/PICC置管1 000 d(0.16‰).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携带PICC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少数病例有可能出现PICC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应注意观察相关症状和体征,早期发现、对临床表现疑似PICC导管相关性败血症患者不应拘泥于血培养结果,及时拔除PICC管,患者多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邢雷;孔令泉;厉红元;任国胜;罗凤;吴凯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 system,VRI)对肺不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期间同时参与VRI检测和胸部CT检测的502例患者,分析应用VRI诊断肺不张的可行性.结果:健康志愿者与肺不张患者之间平均值的比较,除右中叶肺野肺部定量数据(Quantitative lung data,QL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肺野QLD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与肺不张患者变异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3±0.838 vs 6.816±1.878).采用Kappa分析VRI与CT诊断肺不张的一致性,当肺不张患者变异度在80%区间估计值(x±1.28s)时,Kappa系数为0.734(P<0.05),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对肺不张的诊断与CT诊断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VRI对肺不张的诊断与胸部CT检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肺不张的诊断中,CT可提供肺不张患者肺部病变的影像学客观资料,而VRI则更多提供患者功能评估方面的参考依据,VRI在肺不张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戴百章;李梅华;杨艳霞;任朝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 vectors,LVs)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转染离体兔角膜上皮细胞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角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并细胞鉴定.分正常细胞组(对照组)与转染细胞组.LVs介导的eGFP基因(Lenti-eGFP)以适感染复数(Multiples of infection,MOI)=100转染角膜上皮细胞并成功传代,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HE染色光镜观察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组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计算2组细胞在传代第2、3、4天的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er,FCM)检测2组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eGFP于转染48 h即开始有表达,随着转染时间的延长其在角膜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增强.细胞成功传代后,eGFP仍明显表达于角膜上皮细胞.在适感染复数,即MOI=100时,HE染色光镜观察见转染组细胞形态规则,无异常核分裂像,与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形态一致;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转染组细胞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细胞无明显差别.2组细胞分别在传代第2、3、4天的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M检测细胞凋亡率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enti-eGFP可以有效转染离体兔角膜上皮细胞,但对上皮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继东;马晓辉;兰芬;王健;陈余;范原铭;杜之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多重假设检验中的错误发现率控制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q值和局部错误发现率.方法:将Benjamini和Hochberg(BH)控制程序、q值和局部错误发现率应用于一个前列腺癌微阵列数据的基因差别表达分析,控制和估计错误发现率.结果:当错误发现率为0.10时通过BH程序得到60个差别表达基因,q值小于0.10的有74个基因,局部错误发现率小于0.10的有31个基因.结论:高维数据多重假设检验中能同时控制或估计错误发现率,BH控制程序、q值和局部错误发现率的联合应用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王婷;曾平;黄水平;赵华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氮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关关系,探讨Nt-proBNP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心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及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性心功能障碍的干预效应.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中心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资料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C组在确诊严重脓毒症后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U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同时给予乌司他丁干预,用法为30万IU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5 d后减为10万IU每天2次,连用2 d;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天、第7天3个时间点采血测定Nt-proBNP,同时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结果:2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于治疗后第4天达峰值,至治疗后第7天明显下降,U组峰值低于C组(P<0.05),2组治疗后第7天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LVEF值均于治疗后第4天降至低值,C组较U组降低更明显,至治疗后第7天明显回升,U组回升显著(P<0.05),2组治疗后第7天LVEF值均高于治疗前,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患者按LVEF值分组,LVEF≤50%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50%组(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Nt-proBNP与LVEF均负相关(P<0.05).结论:Nt-proBNP与LVEF负相关,可作为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心功能障碍的指标之一;乌司他丁干预治疗能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心功能.
作者:陶杨;马渝;周发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10年10月LC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27例的疗效.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124例,中转开腹3例.结论:LC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汪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白介素18结合蛋白(Interleukin 18 binding protein,IL-18BP)对高脂饮食兔髂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动脉内膜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高脂饮食3周后行球囊损伤术.术时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在夹闭近端髂总动脉之前分别给予5、10 μg IL-18BP快速耳缘静脉注射,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术后继续高脂饮食,分别在球囊损伤后2周和4周将兔处死,终共有43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纳入实验.取髂总动脉,行HE染色,观察髂总动脉病理变化及内膜增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血管内膜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蛋白的半定量表达.结果:模型组动脉血管内膜明显增生,内膜下和中膜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堆积,有明显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均有内膜增厚明显减轻,内膜下有少量泡沫细胞形成(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治疗组NF-κB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IL-18BP可明显抑制血管内膜过度增生,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内膜NF-κB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郭蓓蓓;黄晶;朱悫;杨刚;李波;邓昌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在食管黏膜损伤部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招募及定居,探讨MSCs对食管黏膜损伤部修复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组,将传代MSCs经DAPI标记后移植入实验大鼠体内.2周后取食管组织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植入MSCs的招募及定居情况.结果:局部移植组,食管损伤且给予rhEGF组可见较多量DAPI标记的细胞,未给予rhEGF的损伤组见少量DAPI标记的细胞,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静脉移植组:仅有极少量DAPI标记的细胞.给予rhEGF的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rhEGF的损伤组与未给予rhEGF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给予rhEGF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可在损伤的大鼠食管组织中被招募并定居,局部移植与尾静脉移植途径有差别,rhEGF对于MSCs在损伤的大鼠食管组织招募及定居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哈伟杰;温剑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有关大脑前交通动脉瘤临床报道病例的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方法:用关键词途径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前交通动脉瘤介入和夹闭治疗对比的病例报道资料进行检索,经严格筛选后后纳入的文献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无异质性.对比开颅夹闭组和介入栓塞组,其术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以及预后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数据漏斗图分析对称,提示文献无发表偏倚.结论:对于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应结合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资料,合理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大程度地提高生存率和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程崇杰;周帅;孙晓川;张晓冬;熊学华;郭宗铎;夏湘平;杨理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为疾病防控提供信息.方法:体格检查,腹部B型超声波、胸部X光检查,血液生化检查,酶法测乙肝血清标志物,χ2检验,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男、女HBsAg阳性率分别为5.75%和5.39%.男性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40.37%和7.64%,女性为35.84%和11.01%.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43.74%、13.55%、7.36%、5.35%和25.89%,女性为41.85%、9.98%、6.32%、5.10%和27.34%.男性高尿酸血症、高黏血症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1.57%、21.03%和45.76%,女性为3.05%、7.45%和58.32%.该男性人群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行业者的慢性病患病率较低,而主要从事脑力劳动行业者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脂肪肝患病率均较其他行业高.该老年女性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甚高.该人群的男性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高黏血症的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而女性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高于男性.结论:该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高,控制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超重对慢性病防控尤为重要.建议在社区水平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合理膳食及体力活动建议.
作者:龚涛;冉亮;邓学洁;屈小英;刘欣;罗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护创液在浅Ⅱ度烧(烫)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创面保护剂即护创液试验组8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80例浅Ⅱ度烧(烫)伤患者.用药后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全身变化情况、局部过敏情况、创面红肿渗出消退情况、创面结痂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创面红肿渗出消退时间分别为(2.6±1.0) d和(3.2±0.9) d(P<0.05),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与照组创面结痂时间分别为(2.7±0.8) d和(3.4±0.9) d(P<0.05),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0.0±1.9) d和(10.5±2.1) d(P>0.05),无明显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换药时间分别为(98.6±42.4) min和(169.0±82.2) min(P<0.05)显著缩短;两组均未出现创面感染、全身不良反应和过敏情况.结论:护创液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外用创面保护剂,适用于浅Ⅱ度烧(烫)伤创面,能安全有效地隔离创面、抗菌以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李颖;张恒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牙体预备时机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纤维桩粘结后何时进行牙体预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新鲜下颌单根前磨牙35颗,截冠,完善根管治疗并进行桩道预备,使用ParaPostR ParaCoreTM双固化桩核-复合树脂水门汀粘结玻璃纤维桩(Tenax fiber white)并形成桩核.将形成桩核后的35颗下颌单根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在粘结结束后分别即刻、15、30 min、24 h时间点进行牙体预备,余下1组为空白组,不进行牙体预备.室温下贮存24 h后,将所有5组下颌单根前磨牙的牙根部切割为1 mm厚的试件,按照根管的深度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测试纤维桩推出强度.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组试件纤维桩的断裂方式.结果:纤维桩粘结后不同时机进行牙体预备,其粘结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粘结后即刻、15、30 min 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牙体预备时机延后,牙体预备对纤维桩的粘结强度影响逐渐减小,24 h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不同粘结部位进行比较,显示根管冠1/3部的粘结强度显著高于根尖1/3(P<0.05).结论:为了获得大的粘结强度,应尽量在纤维桩粘结结束后24 h后进行牙体预备,尤其要注意根冠1/3处的粘结质量.
作者:胡娜;徐凌;王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后路矫形侧连续置入椎弓根螺钉矫形、结合n-HA/PA66人工骨粒植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AIS患者21例,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12~20岁,平均15.2岁;主弯Cobb 角为40°~63°,平均为51.4°.本组患者的Lenke分型:Ⅰ型10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1例,Ⅴ型1例.21例患者均采用经后路矫形侧连续置入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n-HA/PA66人工骨粒结合自体骨粒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侧凸Cobb 角为5°~31°,平均13°,平均矫正率为79%,21例患者植骨后可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术后近期随访以及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为93.4%,术后矫正率无明显丢失.患者可参加一般性体育锻炼,且均未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及其它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AIS患者,后路矫形侧连续置入椎弓根钉可获得满意的畸形矫正率,n-HA/PA66人工骨粒结合自体骨粒植骨可用于AIS患者的后外侧植骨融合.
作者:张乐;欧云生;权正学;蒋电明;安洪;唐可;罗小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高血糖(Hyperglycemia)引起单侧肢体运动障碍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多为偏侧舞蹈症(Hemichorea),以单侧肢体痉挛为表现的罕有报道.近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发作性右上肢痉挛9 d于2011年4月9日入院.9 d前患者晨起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痉挛,右手握拳,肘关节屈伸,持续约20 s后自行缓解,不伴颜面抽动,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双眼凝视、大小便失禁.痉挛停止后感右上肢乏力.未予诊治.
作者:赖智勇;李光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共有15 229人参加了本次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筛查,每人用EDTA-K2抗凝真空管采血2 ml.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各项红细胞参数,Gap-PCR与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地贫及Hb E.采用PCR-测序法检测异常血红蛋白点突变.结果: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479%(73/15 229).本次筛查共发现10种异常血红蛋白,包括1例Hb J-Broussais、7例Hb J-Bangkok、4例Hb Wenchang-Wuming、12例Hb K NewYork、13例Hb Q-Thailand、2例Hb Queens、12例Hb G-Chinese、1例Hb G-Waimanalo、3例Hb G-Siriraj和18例Hb E.结论: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品种及频率体现出客家人群特有的南方人群以及北方人群交汇融合的特点.
作者:温应方;林敏;刘桂荣;吴教仁;王前;郑磊;黄樾;林芬;詹小芬;林春萍;翁秋青;黄芬婷;杨立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及胸、腹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61例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及胸、腹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资料.结果:6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290~460 min,平均(365.65±45.48) min.术中中转小切口开胸1例,中转开胸率1.6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颈部吻合口瘘2例(3.28%),肺部感染2例(3.28%),空肠梗阻1例(1.64%).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1.91±2.91) d,食管癌患者手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平均(29.13±9.18)枚.结论: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及胸、腹腔淋巴结清扫治疗食管癌安全可行.
作者:邓帆;康明强;陈舒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系统评价荧光膀胱镜引导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s,TURBT)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disc、EMBASE、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统计软件RevMan5.0完成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篇英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2 3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1)术后肿瘤残留率低于对照组(RR 0.40,95%CI 0.29-0.56,P<0.05);(2)术后肿瘤早期及远期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RR 0.43,95%CI 0.23-0.81,P<0.05和RR 0.78,95%CI 0.63-0.96,P<0.05).结论:荧光膀胱镜引导下的TURBT能减少表浅性膀胱癌术后肿瘤残留率和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可改善其预后.本文因纳入文献和样本量有限,建议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提供更佳循证证据.
作者:郑昌建;钟强;赵春雷;梁培禾;林艳君;姜庆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