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化中专护生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讨——自评式学习性评价模式在中专护生操作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郭雅静;郭艳春;郑婷

关键词:中专护生, 妇产科护理, 实践教学, 自评式学习性评价模式
摘要:目的 研究自评式学习性评价教学理论对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校2个普通护理班级设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妇产科护理产前检查操作训练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教学中增加自评式的过程性评价,2组进行对照、统计和分析.结果 产前检查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1);参加0~1次课余训练的护生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 <0.01),而参加2~4次的护生实验组多于对照组(P <0.01);护生自评得分均高于教师评价的实际得分(P <0.05).结论 自评式学习性评价模式在产前检查操作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调动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分析学习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药物分析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类)的必考科目,针对药物分析的特点,提出通过理解考试大纲、把握考试特点、明确知识结构、注意学习方法与效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物分析知识,提高考试通过率.

    作者:张涛;陈玲;易卉玲;杨勤;艾永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职护生岗前综合实训的实践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1].近年来,中职护生普遍综合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临床护理需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应对紧张、繁忙、充满挑战的临床生产实习,是目前中职卫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翠洁;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校招生宣传的调查对高职院校招生策略的启示

    目的 了解和掌握2010级高职新生对我校招生宣传工作的了解和满意度以及招生宣传的效果,为今后招生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校2010级高职新生进行全面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我校高职新生了解招生信息的主要的3个渠道分别是<报考指南>、学校网站和亲戚朋友的介绍;我校吸引高职新生报名的前3个因素分别是专业设置、地处省会城市和知名度;2010级高职新生对我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结论 我校招生宣传工作虽取得良好的成效,但还存在着学校网页公布的招生信息不够齐全、招生工作人员队伍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在加强学校自身软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突出特色,讲究宣传技巧,提高招生宣传效能,实现目标.

    作者:吴燕玲;魏立娜;郑力宏;黄铭珊;林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肿瘤医院手术室标本管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手术室易疏漏环节之一--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 总结病理标本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制订补漏措施及切实可行的标本管理程序和科室管理条例.结果 与加强管理之前相比,标本送检过程中的差错、失误明显减少.结论 规范了标本管理,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了有力保证和有效依据,减少了因病理标本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作者:孟雅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论理工科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应对之策

    1 理工科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现状1.1 学生缺少文化素养理工科学生由于自身存在工科特色,是逻辑思维的强者,形象思维的弱者.他们学习的主干课程以工科课程为主,加之其对人文知识的接触仅限于某些单个学科,因此,人文素质出现了单一化的局限性.

    作者:李贺文;邵泽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天水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性别差异分析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在外打工,需要他人照管的年龄小于18岁的孩子[1~3].为探讨天水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的关系,我们以非留守儿童为对照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颉瑞;王刚平;裴根祥;杜鹤宇;赵世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实验室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探索

    目的 探索开放式护理实验室对教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级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553人.270人实施开放式教学管理,设为观察组;283人实施常规教学方法,设为对照组.观察开放式教学管理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开放式教育管理后实验室开放学时数显著增加,学生学习成绩和优良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和教学模式提高了实验室利用率,有助于学生护理技能的提高.

    作者:姚冬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如何增强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医药市场就业机制的变化,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大部分在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担任基层业务工作,以零售岗位居多.为了使中职药剂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医药市场变化并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达到医药企业与中职药剂专业发展齐头并进,良性发展,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如何增强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探讨.

    作者:谢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对医学生食品安全认知水平的调查

    目的 了解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为高校制订有效预防学生食品安全问题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在校1 21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对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的知晓率分别为62.6%和70.7%,对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及突发性食物中毒如何急救的知晓率分别为27.7%和16.7%.二年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24.0%的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是来自学校,有76.8%的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结论 学生对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比较片面,且安全意识较薄弱.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以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学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作者:万改红;张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渐增大,作为医疗卫生系统重要资料来源之一的医院档案部门,如何去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更加便捷地为领导决策和社会需求提供各种信息资料,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是新时期所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对青海高职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教师是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课程体系的改革不能被动地等待师资的准备完毕,师资队伍的素质应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得到培养和提高[1].笔者作为我省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现针对我省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几点设想.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甘肃省部分县农村人群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甘肃省国家级扶贫县农村人群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人群血清中抗甲(HAV-IgG)、乙(HBsAg和HBsAb)、丙(HCV-IgG)和戊型肝炎病毒抗体(HEV-IgG).血清来自5个县一般人群不同年龄组,共采集血清2 429份.结果 人群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抗-HAV、抗-HCV、抗-HEV流行率分别为77.97%、0.74%和13.92%,HBsAg阳性率为5.15%,抗-HBs阳性率为42.94%,HBeAg、抗-HBe阳性率分别为1.31%和2.48%,抗-HBc阳性率为41.70%.HAV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0~14岁组68.99%的儿童已感染HAV.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1992年和2003年的7.74%和10.70%,1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为2.96%.结论 低年龄人群及局部地区甲肝的感染率较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已经取得效果.HCV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与居民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作者:于德山;李红育;鲁健;田瑞光;蒋建祥;江永珍;许亚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运动平板试验心脏变时指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心脏变时指数(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94例拟诊为CHD的患者(男514例,女180例)先行TET,测定试验过程中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值和心脏变时指数,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CHD的标准.结果 (1)运动平板试验中,ST指标阳性诊断CHD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0.06%、56.75%、61.96%;结合CI<0.8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1.33%、61.01%、68.59%.(2)CI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CI平均值从0支冠状动脉病变的1.04±0.27,逐渐下降到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0.53±0.26(P<0.05).结论 (1)TET中ST阳性结合CI可提高诊断CHD的特异性(P<0.05);(2)CI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CI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指标.

    作者:李琦;汪涛;王世杰;王述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院前长途转运患者的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院外环境中对各种危重患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通称.迅速、安全地运送患者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长途转运是院前急救的职能之一,具有患者病情危重多变、病种复杂、车程较长等特点,抢救受环境、设备、时间、路程的限制,抢救过程受患者家属的监督及其情绪的影响,如何做好院前长途转运患者的急救护理,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摆在急救专业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作者:张青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生态位视角下的校园文化与医学道德教育研究

    生态位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借用生态位理论研究校园文化与医学道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医学生医学道德素质的养成,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当前医学生医学道德教育,必须在生态位视角下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环境.

    作者:刘立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心肌酶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7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和86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照组)的心肌酶活性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P<0.01).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的测定对明确诊断、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宇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药学与检验系实验室管理改革初探

    我校是由中专晋升而来的中医药专科院校.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我系实验室原来的教研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变化,原来管理体制上存在的诸多弊病,严重阻碍了实验室的建设,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使我系学生真正成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为使我校能顺利通过教学评估,我系实验室进行了实验室资源管理信息化,成立了实验中心,同时,保留了原来的教研组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改革.

    作者:田仁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生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近1年完成实习的83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前1年完成实习的8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满意度、实习成绩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组教学满意度及实习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能弥补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不足,缓解临床师资紧缺问题,能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侯桂玲;曹旭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提高人体解剖学授课效果方法初探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是医学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引领医学生进入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如何有效地获取、掌握知识,学生往往办法不多;加之人体解剖学名词多、描述多、枯燥乏味,记忆起来特别困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作者:王策;汪茂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助产专业产科学技能操作考评方法的研究

    作为一名助产士,接产是临床助产的基本技术.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助产的实习工作.为了使助产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操作训练和考核与助产职业岗位要求更贴近,我校将正常接产作为助产专业学生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闫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