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秀;刘虹霞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受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要素的文化系统和不同区域的文化圈汇集、融合在一起,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标志着古老的原始体育形态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分支.
作者:李颖侠;历娜;孟峰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素质参差不齐,为使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任教的2008级护理1、2、3、4班讲授儿科护理课程时,以1、3班(90名学生)为实验班采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评价分层的隐性分层教学法进行授课,以2、4班(83名学生)作为对照班.在授课前、期中、期末分别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较,期末的综合评价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班内比较,综合评价成绩期末与期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期末与授课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班内比较,综合评价成绩期中与授课前、期末与期中、期末与授课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隐性分层教学使实验班学生综合评价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极大提高.
作者:焦平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护理学是一门技能型应用性学科,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护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就必须接受全面、系统的护理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面对新的发展要求,传统的封闭式实验室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护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开放实验室是大势所趋.
作者:管勇丽;付秀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无菌技术是护理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掌握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对医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临床实习乃至以后的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铺无菌盘法是无菌技术基本操作中的一种,笔者就铺无菌盘法的实践课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
作者:许志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放置引流装置是外科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常见的引流装置包括膀胱引流、腹腔引流、T型管引流、胸腔闭式引流等多种.笔者研究发现,若按以前临床上常规用1根小木棍或别针将引流装置固定于床沿(简称常规法),第一,因被子压迫,患者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放置处疼痛明显;第二,引流装置的固定不够稳妥,引流管易被拔出;第三,引流装置低于引流口的距离不够标准,有时会影响引流效果;第四,被子会被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放置处的渗血、渗液污染,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杨菊梅;令应芳;刘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药物分析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类)的必考科目,针对药物分析的特点,提出通过理解考试大纲、把握考试特点、明确知识结构、注意学习方法与效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物分析知识,提高考试通过率.
作者:张涛;陈玲;易卉玲;杨勤;艾永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是医学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引领医学生进入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如何有效地获取、掌握知识,学生往往办法不多;加之人体解剖学名词多、描述多、枯燥乏味,记忆起来特别困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作者:王策;汪茂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1 三年制高职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依据1.1 直面培养目标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首先是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药品生产企业(如化学原料及制剂药厂、生物制药厂、中药厂)的质检中心和车间化验室、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质检部门等从事化学合成原料及其制剂、中药及其制剂、生物药品等产品质量分析检验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友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为高校制订有效预防学生食品安全问题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在校1 21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对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的知晓率分别为62.6%和70.7%,对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及突发性食物中毒如何急救的知晓率分别为27.7%和16.7%.二年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24.0%的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是来自学校,有76.8%的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结论 学生对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比较片面,且安全意识较薄弱.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以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学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作者:万改红;张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多元价值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些冲击所带来的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理论研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强化主渠道功能,提高教师素养,以增强多元价值观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邵璀菊;薛思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1 卫生职业教育与教育创新、创新型教师的关系创新是寓于团队领域里的一种积极内涵,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笔者认为,教学创新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就卫生职业教育来讲,它包括新专业、新教程、新教学技术、新教学体系、新教学装备组合在内的首次应用性的教学转化,其效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有竞争力的和行业认同的,并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作者:孙永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我国中医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病理学课时相对减少,而教师工作负荷明显加大.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病理学在中西医结合中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作为青年教师,就这些问题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李姝玉;吴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招生人数已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3%[1].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每年各类高职院校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李鹤岭;蔡丹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显著,也受学生欢迎.笔者现将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1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1.1 增强直观性和导视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病理学实验课主要要求学生亲自从形态学角度观察病变器官、组织的大体和镜下变化.
作者:秦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口腔内科学中牙髓疾病一章是重点章节,具有临床表现鲜明、治疗效果确切的特点.因此,笔者在给口腔专业学生上口腔内科学牙髓疾病这一章内容时,分别针对牙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选择了不同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使学生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作者:任旭;黄强生;王菲;徐佳音;张铁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作为一名助产士,接产是临床助产的基本技术.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助产的实习工作.为了使助产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操作训练和考核与助产职业岗位要求更贴近,我校将正常接产作为助产专业学生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闫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提高广大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对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非常重要.为进一步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本次选择张掖市4类无偿献血目标人群开展献血人群对无偿献血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
作者:赵金光;饶晓安;韩银;尚龙业;李丽娟;赵建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执考)改革对应试者心理造成的影响,帮助他们进行正确评价,采取积极行动面对考试,缓解压力.方法 采用自拟的问卷调查表,调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2006级245名20~23岁的应试者.结果 执考改革对应试者的听课注意力、情绪稳定性、精神状况、睡眠质量等都有显著影响.结论 针对执考改革在诸多方面对应试者产生的心理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因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产生的焦虑,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尽快摆脱焦虑,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
作者:谢桂英;邓辉;方淑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1 问题的提出 1996 年世界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 世纪人才素质的 7 条标准:第一,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第二,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第三,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第六,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第七,具有与他人协调与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作者:雷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近1年完成实习的83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前1年完成实习的8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满意度、实习成绩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组教学满意度及实习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能弥补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不足,缓解临床师资紧缺问题,能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侯桂玲;曹旭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