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姚晓峰;赵雄飞;陈东明;陈康宁
目的:观察胰岛素外用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外用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2只,雌雄不限,建立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完全随机分为胰岛素外用组及空白对照组,即分别用胰岛素及生理盐水敷料每日换药两次.于治疗1、2、3周后,取创面全层组织,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创面组织中HIF-1αmRNA的含量的变化和HIF-1α及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以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胰岛素干预1、2、3周后,创面愈合率明显增大,创面组织中HIF-1αmRNA相对含量和HIF-1α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VEGF的阳性表达细胞数则明显增多(P<0.05),且微血管密度也显著增高(P<0.05).结论:胰岛素外用能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其机制与下调HIF-1α的水平、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创面血管生长,改善创面的血供有关.
作者:曾勇;简华刚;高兵;苏晓林;秦开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甘露醇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1、3、7、12 d,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骨细胞的凋亡.结果:甘露醇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较正常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葡萄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P<0.05,P<0.01).结论:高糖状态下,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显著增加.
作者:冯正平;邓华聪;杜佳;陈丹燕;姜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Radix astragali)对日本大耳白兔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0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待创面上皮化(伤后21 d)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实验组A、B、C分别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D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E为空白对照.分别在伤后32、43 d测量瘢痕厚度、硬度,并常规做HE染色,RT-PCR观察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中瘢痕厚度、硬度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P<0.05),治疗组瘢痕组织中TGF-β1mRNA和其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呈剂量效应关系;与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伤后32、43 d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伤后32、43 d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减少TGF-β1mRNA水平合成,减少TGF-β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显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是治疗增生性瘢痕较好的药物.
作者:张艳;邱林;吴清华;李明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兔乳腺移植瘤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后的病理变化.方法:42只实验兔随机分成HIFU组(n=35)、对照组(n=7),HIFU组在B超监控下接受HIFU治疗,辐照后采集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HIFU辐照后靶区呈灰白色;即刻HE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形态、排列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电镜显示细胞膜、核膜断裂,细胞器破坏,胞质内出现无膜结构大小不等的空泡;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阴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已死亡;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肿瘤组织逐渐液化吸收,纤维化.结论:HIFU能有效地灭活肿瘤细胞,为HIFU开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邹文兵;牛陵川;向理科;朱辉;王智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靶基因Hey1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2C12),提取总RNA,验证内参基因β-actin和目的基因Hey1的扩增效率,优化PCR条件,分析扩增曲线、融解曲线,凝胶电泳验证定量PCR产物.结果:内参基因β-actin和目的基因Hey1扩增效率一致(扩增曲线斜率差<0.1),提示可以使用比较Ct法对Hey1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扩增曲线、融解曲线及凝胶电泳结果提示PCR产物特异性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用于Hey1基因表达分析的定量RT-PCR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Bmp9和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
作者:刘强;翁亚光;唐敏;罗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性激素治疗的参与,使我们重新认识围绝经期功血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治疗,寻找相关的危险因子,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诊刮.方法:选择绝经妇女45例和未绝经妇女182例,发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经量多、高血压、糖尿病、激素替代(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乳腺癌术后用药、甲状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OS)、子宫内膜厚度作为观察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研究其与异常子宫内膜的相关性.结果: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当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厚度≥7mm,与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有相关性,P=0.02;绝经后内膜厚度≥9 mm时有相关性P<0.009,其余指标无明确的相关性.结论: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厚度<5 mm,可以不做诊刮;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厚度<7mm,完全不需要诊刮,内膜厚度<9mm,可以先选择正规激素治疗,治疗无效再诊刮.大约1/3患者免除刮宫痛苦.
作者:龚祝萍;郝丽娟;刘玉明;刘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81例门诊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窄谱UVB照射,每隔2 d 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150 mg,每日3次;对照组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15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皆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晓玲;邓英键;杨如学;王瑞杰;叶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脏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s)的有效性和预后.方法:应用绵阳立德LDSF-120S射频仪和7电极射频针在超声引导下施行RFA治疗肝血管瘤16例20个病灶直径3.0~10.0 cm,其中直径>3.5 cm者予以分层多点或多次叠合消融.局部麻醉,配合全身镇痛处理.结果:16例均成功实施RFA.反应期2~5 d,包括局部疼痛不适、发热、ALT升高等,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16例随访1~3年,平均1年8个月,经1次治疗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1例,缓解率(CR+PR)100%;血管瘤直径平均缩小62.0%(50.1%~84.7%).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和操作技巧的前提下,RFA可发挥微创、安全、有效之优势,可作为治疗肝血管瘤的一种理想选择方法.
作者:郑军;肖文波;王济明;李茂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农民,因间断发热3月余入院.患者于2009年9月2目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体温波动在37.4℃左右,未予重视,2009年11月30日下午出现高烧,体温高达39.8℃,伴咳少量黄痰,以下午及夜间明显,在当地诊所静滴头孢氨苄后症状无明显好转,2009年12月4日就诊我院.
作者:陈章兴;朱小三;詹晓娟;戴益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体外培养C57小鼠密质骨碎片来源的间充质祖细胞(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MPC),探讨MPC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C57小鼠后肢长骨,剪成骨碎片,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体外培养MPC,流式细胞术检测鉴定其免疫学表型.取生长良好的第三代MPC,神经元原代培养上清液定向诱导,对诱导后的MPC,以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NF)为对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标志物的表达.结果:成功培养原代MPC,传代后生长良好,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44组阳性率与其同型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经神经元原代培养上清液诱导后,MPC可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及NF.结论:从小鼠密质骨碎片分离培养出的间充质祖细胞获得率高,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杨里;万立华;粟永萍;彭毅;赵文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菌株CQMUXH-1耐受和还原Cr(Ⅵ)的特性.方法:实验室模拟含Cr(Ⅵ)环境,于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反应时间、pH、温度、Cr(Ⅵ)浓度、其它污染物)培养细菌,测定细菌的生长量和(或)剩余Cr(Ⅵ)浓度以评价菌株耐受和还原Cr(Ⅵ)的能力.结果:菌株CQMUXH-1在30℃振荡培养5~20h为对数生长期;该菌株对Cr(Ⅵ)的耐受能力明显高于对照菌大肠杆菌DH5 α;该菌株在恒温振荡培养(37℃,200 r/min)下,对100 mg/L Cr(Ⅵ)的去除率为84 h 73%;弱碱环境对CQMUXH-1的生长有较大影响,37℃培养能加快细菌的生长,Hg2+、As3+能明显抑制、Cu2+能促进CQMUXH-1的生长.结论:菌株CQMUXH-1能耐受和还原较高浓度Cr(Ⅵ),可有效应用于废水中Cr(Ⅵ)污染的生物治理.
作者:白群华;肖虹;贾燕;张永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构建针对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in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基因的干扰质粒,并观察其对STAT6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方法:将构建的短发夹干扰质粒(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与合成的pIRES2-EGFP-STAT6基因表达质粒共同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效果,并利用Western blot观察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将pIRES2-EGFP-STAT6重组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结果显示STAT6蛋白可以在细胞中高水平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TAT6 shRNA-1干扰组和STAT6 shRNA-2干扰组STAT6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23.1%和9.6%.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到具有显著干扰效率的STAT6干扰质粒,为哮喘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丹丹;符州;田代印;杨琴;王莉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缺氧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1-2-y1)-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观察缺氧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粘附能力的影响;选用Boyden Chamber膜侵袭系统,观察缺氧对SGC-7901游走和侵袭的影响以及诱导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缺氧对SGC-7901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处理后,SGC-7901细胞粘贴率增加(P<0.05),游走穿膜细胞数(167±46、196±9)或侵袭穿膜细胞数(84±5、12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4±7,60±4,P<0.05),诱导内皮细胞形成管腔数(203±6.21、356±5.11)及长度(387±5.93、439±8.43)均高于对照组(129±3.45,261±6.28,P<0.05),缺氧能增加TGF-β1的表达.结论:缺氧能促进胃癌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其促进侵袭转移的机制可能与增加胃癌细胞异质粘附、游走、侵袭能力有关.
作者:张俊文;王丕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后双J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根据人院时间将1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留置4周及2周),观察其拔除双J管前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拔除双J管前,2组患者中出现尿路刺激征为8l例(93%)和51例(61%)P<0.01,肉眼血尿均为100%,尿路感染71例(82%)和39例(47%)P<0.01,腰部及侧腹痛为26例(30%)和10例(12%)P<0.05,拔管前双J管钙盐沉积为23例(26%)和9例(11%),P<0.01.拔除双J管后2周尿路刺激征为3例(3.4%)和2例(2.4%),镜下血尿9例(10%)和6例(7%),尿路感染7例(8%)和3例(4%),腰部及侧腹痛均为0例,拔管后以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后缩短双J管的留置时间可以减少术后尿路刺激征、尿路感染、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拔除双J管后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
作者:李杰;苟欣;邓远忠;汤召兵;何卫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YQ400A/B增强型激光美容仪对几种常见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色素增加性皮肤病采用YQ400A/B增强型激光美容仪治疗效果,共治疗568例患者,其中追踪随访6月~2年479例.结果:本组479例患者经治疗后雀斑273例,总有效率达100%;咖啡斑23例,总有效率100%;老年斑51例,总有效率90.20%;黄褐斑67例,总有效率76.12%;太田痣65例,总有效率98.46%;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产生.结论:YQ400A/B增强型激光美容仪在治疗面部色素性皮肤病方面疗效肯定,患者满意,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匡永琴;沈为民;谭子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TLR4与高糖促进肾脏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小鼠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MCT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培养后,用Westrn Blot分析TLR4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法分析TLR4与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的相互作用,以了解TLR4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结果:高糖可使MCT细胞TLR4蛋白的表达上调,高糖环境下MyD88依赖的TLR4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TLR4与高糖促进肾脏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有关,TLR4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
作者:李曼丽;甘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OGP)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在钛金属表面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放在12孔培养板内,取生长良好的第五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接种在试件表面,加入不同浓度的OGP(10-11~10-7mol/L),分别在接种后1、3、5、7 d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接种后3、7、10 d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表达.结果:OGP在该浓度范围内时,对钛表面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并且能促进细胞内ALP表达活性(P<0.05),佳作用浓度为10-9mol/L.结论:OGP可促进钛片表面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可以增强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的活性,提示OGP在口腔种植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雯雯;王璐;徐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兔的人工膝关节感染模型.方法:以长15 mm的3 mm克氏针作为膝关节内置物,通过兔的股骨髁间窝植入股骨远端.对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行上述手术,并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在切口缝合后即刻向关节腔内接种0.5 ml1×107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B组接种0.5 ml 1×106 CFU的细菌,C组接种0.5 ml 1×105 CFU的细菌,D组不接种细菌.于术后分别观察伤口情况,拍摄X线片,细菌培养、组织学变化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变化.结果:术后14 d,A组100%(11/11)感染,B组100%(12/12)感染,C组83.3%(10/12)感染,D组无感染;光镜下可见感染内置的克氏针周围炎性细胞较未感染者多;血清CRP和ESR在术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应用该方法术后接种0.5ml 1×106CFU金黄色葡萄球菌到膝关节,14 d后可以成功建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感染模型.
作者:翁玄;张健;朱勇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显微修复肌内神经对损伤骨骼肌恢复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 2组.2组均选取实验动物右侧股直肌作为实验侧,左侧股直肌作为空白对照侧.A组切断一侧股直肌后修复肌肉残端及肌内神经,B组仅修复肌肉.术后28周,测量股直肌湿重及力量,通过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酶(mATPase)染色及还原型辅酶Ⅰ四唑氮还原酶(NADH-TR)染色观测股直肌的形态学指标,通过t检验、ANOVA分析比较A、B2组自身及组间在各指标上的差异情况,从而判断显微修复肌内神经对损伤骨骼肌恢复的影响效果.结果:术后28周,与对照侧相比,肌内神经断伤组实验侧股直肌湿重、等长收缩力下降(P<0.05),Ⅰ型、Ⅱa型、Ⅱb型肌纤维横断面面积均恢复较差(P<0.05),肌肉萎缩、脂肪浸润及纤维变性明显,肌纤维再生状况欠佳,肌纤维直径变异较大.肌内神经修复组除Ⅱb型肌纤维恢复较差(P<0.05),其余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通过显微技术修复肌内神经,能够促进损伤骨骼肌的肌纤维再生,减轻肌肉萎缩及纤维变性,恢复肌纤维的正常形态及组成方式,促进损伤骨骼肌的恢复.
作者:郑江;邓忠良;李开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40例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接受了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结果:4例患者同时植入颈动脉支架,2例患者同时植入双侧椎动脉支架,40例患者共置入支架46枚,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6例在半年后行DSA复查时有2例出现再狭窄,狭窄率分别为10%和15%.未见临床上后循环缺血发生.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硬化性椎动脉狭窄有效可行,可作为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选择.
作者:马海;姚晓峰;赵雄飞;陈东明;陈康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