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军汉
目的 了解南宁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基本状况,为南宁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南宁市3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176名社区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宁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量上符合国家低标准,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社区护士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效果和满意度偏低.结论 借鉴先进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整合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结合实际改进社区护理岗位培训模式,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管理及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黄娟;李春坚;钟喜红;周丽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全程参与者,能够把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临床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医院临床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改进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凤萍;冯鲜妮;蔡建茂;关玉梅;王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学校是一个人群高度聚集的地方,是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的高危场所,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为了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笔者对酒泉市2006~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李国强;郭华荣;吴琴琴;王艳;吕红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护理教育的现状自1999年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来,高职高专教育也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国内、国际护理就业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也为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护理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者:谯时文;史良俊;张知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授课效果.方法 选取2007级护理高职2个新疆班共93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妇产科护理学授课中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平均成绩分别为(70.96±13.60)分和(21.21±5.68)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分别为(65.83±10.85)分和(18.87±5.22)分;2组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临床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许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床边教学就是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教学,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床边教学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自现代医学建立以来,床边教学一直是世界各国医学院校对医学见习生、实习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实行教学的重要方法,对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师起到了关键作用[1].
作者:巫相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在全国的推广,其合作能否持久、稳定和有效等开始逐渐困扰高职院校和企业.笔者以市场营销理论中的渠道联盟理论为基础,为校企合作的双方提供一种思路,以期能够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弊端和困惑.现分析双方构建渠道联盟的意义,创新性地提出医药高职校企渠道联盟关系的内涵、要素和特征,并进行具体阐述.
作者:刘徽;黄珂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石岩枫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色谱法分离石岩枫全草乙酸乙酯部分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石岩枫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鉴定为:ent-13-epi-epoxy-14s,15didydroxylabdan-3-one(Ⅰ),6,7-亚甲二氧基-5,8-二甲氧基香豆素(Ⅱ),3β,11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Ⅲ),异香草酸(Ⅳ),棕榈酸(Ⅴ),齐墩果酸(Ⅵ)和东莨菪亭(Ⅶ).结论 7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宁线;毛润波;曹佩雪;潘卫东;梁光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外语学习是一个相对特殊和复杂的过程,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2类--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情感因素中的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并有可能影响外语学习效果.
作者:梁瑾;张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把验证性实验教学转化为问题情景实验教学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对如何将微生物学检验中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转变成为问题情景实验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进行问题情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于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 一般情况患者张某,男,57岁,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史,此次因大面积带状疱疹在某诊所静脉输入阿昔洛韦6.0 g/d,用药3天后,出现腰部剧烈胀痛,不能平卧,尿量减少,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症状.
作者:康仿;张菊海;朱慧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麻醉医生来说,熟练掌握全麻插管技术,尤其是提高困难插管病人成功插管的操作能力,可以减少在全麻插管中的失误,降低手术病人的生命危险,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福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的合理性,为调整、充实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队伍及制订培训计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省、市(州)、县(区)三级调查表,省、市(州)、县(区)三级101个疾控中心分别利用2001年、2005年及2009年结核病防治信息监测数据等现有资料自行填写.用EPIdata建库,利用Excel及SPSS 17.0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分析,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1)全省2001年和2009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结核病专职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5.8%和18.8%,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1.58,P<0.01);(2)2001年和2009年市级疾控单位的结核病防治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8.9%和73.0%,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1.12,P<0.01);2001年和2009年县级疾控单位的结核病防治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22.6%和50.9%,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24.61,P<0.01).(3)各级疾控单位结核病防治人员的数量、学历和职称水平逐年增加或提高,同时,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数每年也有所增加.结论 为确保甘肃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还需增加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编制,并探寻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
作者:何钰珏;杨枢敏;王铂;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教学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1].通过临床实习,可以夯实护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的基本环节.
作者:李玲;马尚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常市售诊断血清标明的有效期为2年,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的产品实际有效期远超过2年.为进一步探索诊断血清的实际有效期,笔者用沙门菌属诊断血清与沙门菌作玻片凝集试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发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丹珠;黄小珠;陈铭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甘肃省东乡族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418例东乡族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8例DM患者中,DN患者226例,占54.1%;NDN患者192例,占45.9%.DN组的血压显著高于NDN组(P<0.05),且以收缩压的升高为主,其高血压的发生率为83.2%.DN组中贫血的发生率高于NDN组(P<0.01),贫血的总发生率为53.5%.Hb水平与eGFR值、Ccr呈正相关(r=0.348,P<0.01;r=0.351,P<0.01),Hb与NAG酶水平成负相关(r=-0.327,P<0.01).DN组Sc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均较NDN组显著升高(P<0.01).DN组尿微量白蛋白与血β2-MG呈正相关(r=0.195,P<0.05),与GFR、Ccr分别呈负相关(r=-0.533,P<0.01;r=-0.260,P<0.01),与收缩压、BUN分别呈正相关(r=0.281,P<0.01; r=0.189,P<0.05).结论 甘肃省东乡族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表现为严重的贫血、明显的蛋白尿、高血压,患病晚期易并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且后果严重.
作者:杨小燕;曾嵘;王俭勤;梁耀军;马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日趋增大,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研究者的眼光主要放在普通高等学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而对医学高职院校困难家庭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就少之又少.
作者:宋岩松;李春英;张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09年起,0~36个月婴幼儿基本保健服务被列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36个月婴幼儿基本保健服务是妇幼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对降低婴幼儿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敏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医疗卫生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中专层次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着重于对知识的普及和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关振华;刘艳梅;林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主题.在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更要强调医疗卫生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主线[1].
作者:郑燕;卞正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