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构建健康生活方式

朱志敏

关键词:护理专业, 体育锻炼, 健康生活方式
摘要: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逐步形成的一种自觉的、经常的、稳定的体育锻炼行为,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体育锻炼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预防或减少疾病.笔者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以考核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并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技术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90%以上的学生愿意接受双元制教学模式,认为使自身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结论 双元制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杨淑静;李松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医学教育也发生了变化.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已从原来肩负多种职能的综合部门分化为职能相对单一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2个单位.而在医学教育方面,原来与卫生防疫机构相对应的预防医学专业,在高职高专院校分化为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和卫生监督专业.从本质上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卫生监督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实质是依法监督、执法,偏重于各种卫生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而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实质是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等业务上满足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传承了预防医学专业的业务.因此,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虽在名称上与过去有很大差别,但其本质任务仍然是培养较高层次的预防医学领域专科人才.

    作者:韦文洁;梁升禄;郝晓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肥胖、冠心病和脂肪肝的相关性调查

    目的 探索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Hum)发病及其与肥胖、冠心病和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 对1 080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常规体检.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Hum组伴发的肥胖、冠心病和脂肪肝发生率与非Hu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um与肥胖、冠心病和脂肪肝有相关性(P<0.01,P<0.05);Hum发生与性别有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 采取社区预防措施,可降低相关疾病的危害程度.

    作者:马国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在高职院校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2个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2班学生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班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 实验班实验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96.5%的学生喜欢模块化教学模式.结论 模块化教学模式用于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适用于高职院校.

    作者:蒋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融入相声艺术构建快乐课堂

    中职生大都是中考落榜生,由于个人、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因素使他们产生较强的厌学情绪[1].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减少教师职业倦怠感已成为职业学校面临的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声表演艺术,可使课堂氛围快乐、和谐,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彭辉;朱荣富;莫丽平;罗心贤;李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孔子教学理念在针灸科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通过详细介绍孔子教学理念在针灸科临床带教中的具体运用及教学效果评估,说明孔子教学理念在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意义.

    作者:张东淑;王升旭;黄泳;李求实;陈静;杨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构建学校生态教育体系探讨

    1 生态教育的概念和内容生态教育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教育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错误价值观念,促使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决策者、企业家、科技人员、普通公民和中小学生;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实验启发、媒介宣传、野外体验、案例示范、公众参与等;教育内容包括生态知识、生态健康、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工艺、生态标识、生态美学、生态文明等;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宣传出版部门、群众团体等.

    作者:毕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精心设计导言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导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导言运用得当,可拓展学生思维;反之,会使学生思维出现跳跃,导致一堂课教学失败.

    作者:吴晨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策略

    结合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实际,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3方面入手,剖析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为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党连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反思日记在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反思日记在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校2007级中专护理专业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实验组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书写反思日记,对照组不作要求.结果 2组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职业角色认识、应用学科知识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书写反思日记可以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毕秋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快乐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乐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创设良好师生关系,优化导语,采用游戏互动法、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等快乐教学手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结果 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增强了动手能力,拓展了思维,融洽了师生关系,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结论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快乐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余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大肠埃希菌检查项目教学设计

    1 项目教学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旗帜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确定小组工作,成员自行完成工作并取得正确的结果.项目既可以是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也可以是一个故障的排除及一项服务的提供等.项目是综合的、完整的,强调应用技能获得产品.

    作者: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掌握方法与策略提高儿科实习质量

    掌握儿科实习方法与策略,有利于中专医学实习生在计划时间内掌握儿科学基本知识,学会初步诊治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方法,提高儿科实习质量.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学方法改革

    个性发展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长久内在气质和创造力之所在.传统教育观把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人为割裂开来,只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了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这一基本功能,从而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作者:宋丽莉;周静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家兔急性高钾血症心电图变化及其抢救

    目的 掌握家兔高钾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观察高钾血症家兔心电图变化特征及CaCl2 和NaHCO3对高钾血症的抢救和治疗作用.方法 10只家兔麻醉、固定后,用针形电极分别插入相应肢体皮下,连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通道并选择输入信号为动物心电图,记录正常心电图波形.再在耳缘静脉缓慢注射KCl溶液复制高钾血症模型,观察家兔症状变化及其心电图变化特征,静脉注射CaCl2或NaHCO3,分别观察并记录家兔心电图变化.结果 注射KCl后家兔心电图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停搏(P<0.05),静脉注射CaCl2和NaHCO3对缓解高钾血症有一定作用.结论 高钾血症家兔心电图明显异常,静脉快速注射CaCl2和NaHCO3对高钾血症有一定抢救作用.

    作者:王照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结果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自学.结论 应用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

    作者:艾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案例式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我校2007级、2008级中职护理班学生进行调查,就案例式教学法与传统式教学法进行比对.结果 案例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及操作能力,且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结论 案例式教学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美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校传承延安精神模式探讨

    概述延安精神产生的客观条件、政治条件、理论条件及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说明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在大学生中传承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延安精神,就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将延安精神带进校园,使其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承.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40~60岁、首次发病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随机分为围绝经期组和非围绝经期组.利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围绝经期组病前诱发因素多,嫉妒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情感不协调、紧张焦虑、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明显高于非围绝经期组(P<0.05,P<0.01),PANSS量表总分、阳性量表得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及各因子中偏执、激活性、抑郁、攻击性得分显著高于非围绝经期组(P<0.05).结论 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及症状、体征赋予围绝经期的特点,致使病程迁延且病情较重,具有异质性特点.

    作者:白爱萍;王小全;郭红梅;侯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就业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52名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采用自行设计的就业信息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以160名在校生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在校非毕业生(P<0.01),焦虑发生率为29.6%.相关分析揭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焦虑与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呈显著正相关(r =0.255和r =0.241,P<0.01),与就业前景担忧呈正相关(r =0.191,P<0.05);而与积极应对(PC)呈显著负相关(r =-0.218,P<0.01),与内外向(E分)、领悟社会支持(PSSS)呈负相关(r =-0.203和r =-0.177,P<0.05).结论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对就业前景担忧、消极应对、缺乏社会支持是影响毕业生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瑛;凌敏;姜芸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