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模块的构建与实践

李富南;包欢欢;宁德强;陈永坚;沈小波;岑春媛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医学检验专业, 技能考核模块, 实践教学
摘要:目的 探索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教学模块,强化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方法 根据本校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构建技能考核模块,该模块由7部分组成:(1)建立多媒体实验室;(2)以评分考核项目为参考,调整实验内容,制作各主要专业科目课程实训课件及相对应实验指导与报告,并用于教学实践;(3)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4)举办医学检验技能操作竞赛;(5)实习前强化培训及临床见习;(6)实习前技能考核;(7)实习生临床岗位技能考核.在此培训模块中,我们优化考核项目、建立技能考核题库、制订评分细则,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制订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与考核的方法策略,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 该技能考核模块的构建与实践,适合于学生临床检验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评价,经过该技能考核模块培训,(2008级、2009级)学生的操作技能明显提高,其实习前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未实施教改前的2007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q =5.439~11.854,P<0.01).结论 该技能教学模块的构建与实践,对培养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技能操作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青葙子对“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AngⅡ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葙子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影响.方法 利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模型组给予青葙子5.25g/kg、一日一次,灌胃4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同法处理.4周后用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尾套法)、颈动脉插管法测血压,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Ang Ⅱ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青葙子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压(SBP和mCAP)、Ang 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大鼠干预后与干预前的尾动脉压差值比较以及同一组大鼠自身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血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5.25g/kg的给药剂量和灌胃4周的疗程上,未见青葙子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Ang Ⅱ水平产生影响.

    作者:郭小龙;周小波;蹇丹;蒙柯帆;王小琳;王晗;许闽广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传染病院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 了解传染病院职业暴露现状及高危因素.方法 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避免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前瞻性调查分析我院54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者,包括医生18名、护士34名、实习生1名、检验师1名,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无一人感染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结论 强化传染病院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及时的评估和合理有效的用药是避免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生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系学生在实习前就业指导的需求内容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学院英护本科、护理本科、涉外护理专科3个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66%学生希望得到就业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48.7%学生希望得到就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45.6%的学生希望得到实习前就业指导,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系学生实习前对就业指导的需求内容进一步多样化,应对不同专业学生根据其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作者:齐菲;张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合作性小组训练法在护生实习前综合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护生实习前综合技能强化训练中应用合作性小组训练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2人,采用合作性小组训练法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53人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在训练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及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实验报告及实践能力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合作性小组训练法在护生实习前综合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朱春梅;丁美红;田免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药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高专院校需立足于深化内涵建设,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才能将人民教育办好.笔者就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探讨药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作者:郭留城;赫欣;王文宝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36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36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1.7%(33/36)患者血VitB12水平正常,8.3%(3/36)的患者血清VitB12低于正常水平;77.8%(28/36)外周血MCV增高,RDW-SD≤80 fL;31例脊髓MRI检查有异常信号,33例肌电图提示有异常改变;应用VitB12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本组SCD患者有其自身发病特点;外周血MCV、RDW-SD值的变化对SC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奎;陈军;刘宁;鲁雅琴;陈江君;谷有全;王颖;王天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调查研究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早期及癌前病变的发现比例呈现上升趋势[1].手术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多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该手术方式是根治子宫颈癌,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该手术却因疾病的性质及手术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等特点,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及生理舒适度.为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质量.自2009年9月起,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与全程的、连续性的责任制优质护理相结合,应用于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红霞;桑翠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教育的若干问题

    分析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从处理好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关系、全科学习与专业学习关系、实习与考研关系及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4个方面入手阐述培养合格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的方法.

    作者:王伟;慕革非;全显跃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俯卧式体位引流法应用于新生儿呼吸道清理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娩出后清理呼吸道是助产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是预防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人性肺炎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1],新生儿娩出后,应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粘液和羊水.分娩中及时清理呼吸道,处理好第一口呼吸是关键,滞留于呼吸道和口腔内的羊水易造成窒息,引起吸人性肺炎和咽下综合征.本研究应用俯卧式体位引流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林香;李秀妮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职高专学生125例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体育教学和临床工作经验,对踝关节损伤产生的原因作简单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踝关节损伤的防治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踝关节损伤的认识、防止损伤的发生,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兆国;吴德宝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实践考核中的应用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20世纪90年代,SP已被引入我国,却始终未能全面推广和应用,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学生数量多,需要大量的SP,而培训和招募职业的SP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因此,经费问题就成为制约SP在我国推广普及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玉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浅谈高职院校特色专业与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培育专业特色,并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高水平教学团队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建设特色专业高水平教学团队进行阐述.

    作者:徐红;王开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再议班级管理模式制度化

    班级管理模式制度化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稳定和巩固班级心理架构、提升班级整体水平.建立、健全制度化的班级管理,不只需要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机构和资源,更需要长期的班级心理建设和师生的紧密配合.现从学生需求和概况分析入手,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班级管理制度化实施方法和建设重点.通过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促进学生与班级的同步成长与进步.

    作者:梁晓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护理人员疫苗接种与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主要传染病之一,常造成机体严重损伤,甚至死亡.医务工作者经常与病人接触,不但可以受到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传染,而且带病毒的医务人员也可将病原体传染给其他患者,造成病毒的院内传播,因而有必要对这一人群的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及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孟凡丽;吴明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结合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选案例、巧设问题.通过医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导、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余进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职精神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方面深化高职精神科护理教学改革,对学生从事护理专业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技能的培养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为打造省级精品课程构建良好平台.

    作者:陈鲁;陈宜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医护理在急危重症中的运用体会

    传统的医疗理念认为,在抢救急危重患者时需要借助西医护理技术和西药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而中医护理一般适用于慢性病的康复和疾病预防.笔者长期从事中医院急诊急救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延缓病情变化,可为抢救患者赢取宝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策略,在急救患者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晓莹;苗凤华;马真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浅议临床病历的书写

    病历质量的好坏体现着医生的学术和素质,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要保证教学质量,尤其是临床学科的教学质量,病历书写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中心环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临床教学的病历质量.

    作者:李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PBL与C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PBL与CBL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优缺点.方法 医学五年制本科生儿科实习期间的临床讨论式教学分别采用PBL和CBL两种方法,分为两组,各48人,每组每次实习学生4~5人,分为两组,采用闭卷式考试方法,在入科和出科时进行,同时在出科时对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各自学习方式的看法.结果 两组学生在入科与出科闭卷考试成绩相似,学生认为CBL教学法有利于节约时间,更接近临床特点,因此,更喜欢CBL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大多数认为PBL教学法有利于讨论,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CBL讨论较少偏离主题.结论 PBL与CBL教学法各有其优缺点,在实习阶段,学生更倾向于CBL教学方式.

    作者:卢宏柱;张万明;袁岳沙;匡红艳;刘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丹参(冻干)粉存在配伍禁忌

    葡萄糖酸钙用于钙缺失,过敏性疾患,镁中毒时的解救,氟中毒的解救,心脏复苏时的应用.丹参为活血、通脉,用于胸痹血瘀证的治疗.在风湿疾病患者中常常两者联合应用.配药前我们查阅两者提供的说明书,无说明上述两种药物有配伍禁忌.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上述两种药物有配伍禁忌,为给临 床提供用药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