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与监管

张优珍;孟根

关键词: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实施, 监管
摘要:介绍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前的准备、实施过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阐述认真执行该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谈电脑模拟系统在诊断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与体会

    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主要是在诊断学见习课上通过系统的强化训练获得的.然而,只上课不考试就会令医学生产生麻痹思想,认为不考试就不重要.可是要考试,又如何考? 这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购买了一系列查体用电脑模拟人,从2005 年开始,我们对诊断学考试进行了改革, 把以前的单纯笔试改为笔试与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这一改变大大激发了医学生主动进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李振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职生物制药专业中药物分析技术课程设计思路探讨

    从教材的选择、课程的实施、实验实训教学、考核方式4 个方面,针对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中药物分析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合理性设计,体现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路.

    作者:陈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注重与初中知识的衔接

    如何研究教材,按照中专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结构及专业特点,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顺利完成初中与中专数学的衔接.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创新能力,十分紧迫地摆在中专数学教师面前.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就衔接教学谈一些看法.

    作者:周洁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

    为了准确、详尽地掌握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想法,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我校2009 级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及其意向进行调查,并提出就业指导工作对策.

    作者:卓晓华;朱锦芝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剂学实训师资培训探讨

    从高职高专实训教师培训的现状、内容、方法及培训保障系统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药剂学实训教师培训工作改革.

    作者:王晓慧;周效思;吕立华;李明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市场对中职护生需求及护生生源的转变,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教学准备、理论知识教学、实验技能操作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各环节进行改革和探索,不断完善教学环节,形成一个成熟的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作者:洪海燕;王雪萍;张业芳;李丹;杨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体育课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探析

    护理人员是当今社会医疗体系和保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人员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在维护人类生命和健康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卫生界日益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护理专业中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体育课对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作者:孟庆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索人体奥秘——解剖生理学教学体会

    分析影响药剂学学生学习解剖生理学的客观因素,通过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对解剖生理学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作者:肖国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职卫校学生辍学新原因分析和对辍学率的新看法

    目的 探究中职卫生学校学生辍学的原因变化.方法 对广西6 所中职卫生学校2007-2010 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汇总并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结果 中职卫生学校学生辍学原因发生了新的变化,对辍学率也应有新的看法.结论 解决中职卫生学校学生辍学的问题任重而道远,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一份责任.

    作者:伍利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任务驱动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进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为培养出真正服务于义齿加工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自2006年以来各相关院校都在探讨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相贴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逐渐应用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当中.

    作者:毛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搞好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路径.因此,医院管理者应把医院文化建设融入日常的医疗工作中,使医院文化与医学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许世华;农乐颁;王宁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豚鼠过敏性休克实验延伸尝试与体会

    医疗过度带来的药物滥用所造成的超敏反应中,I型超敏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超敏反应.因其是IgE 参与,病情发展速度快,有时甚至会造成患者迅速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典型的动物模型及对症紧急药物救治的意义是让学生首先会观察,其次能早诊断,后是能快速地对症处理和准确给药治疗,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作者:刘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评价老年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我院近3 年收治的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60 岁以上的108 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年龄段的健康志愿者116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测查,结合DSM-Ⅳ痴呆诊断标准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将所有被调查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MCI 组及痴呆组.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MMSE 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痴呆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糖尿病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实行分组式临床技能考核在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目的 强化1~5 年资新护士的规范化技能培训,探讨实施分组式临床考核的方法.方法 依据培训方案,每批次均实行分组式临床考核,指定小组长负责,专职护理教师进行考核.结果 明显缩短培训时间,增强新护士的责任心和能动性,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锻炼心理素质,培养一批护理骨干.结论 患者对新护士技能操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分组式考核更贴近临床,能提高培训效率.

    作者:郭素梅;郜爱青;卢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药学科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骨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但其理论性强,不易理解.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在于真实,能使理论概念更易于理解.案例库的建设和案例的精选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得案例教学得以顺利开展.有效把握课堂节奏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连佳芳;赵素新;郝勇;胡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从毕业生质量调查看医学类高职高专教学问题

    就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应抓好目标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拟实验室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等关键环节,努力培养适合临床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作者:李德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结核分枝杆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案例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化学知识,通过讨论其在生物化学相关章节理论教学中的案例作用,以期达到促进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目的.

    作者:陈志国;侯俊然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复方丹参片在56例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复方丹参片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对肝功能、门静脉主干直径维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5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8 例)和观察组(28 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3 片/次,3 次/日,观察疗程为1 年.观察两组一般状况、门静脉主干直径、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PT延长时间、ALT 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门静脉主干直径、肝脏储备功能维护、一般状况等方面均有显效(P<0.05).结论 复方丹参片在肝脏储备功能、门静脉主干直径的维护中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世奇;曾甫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职卫生学校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并不忽视情感教育,现代时期情感教育更加得到重视.在卫生职业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依然突出,以个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不同,它是一种灵魂教育,维系着社会的道德与良知.

    作者:蒋红梅;梁培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卫生学校计算机专业实习前强化训练的实施

    卫生学校计算机专业实习前强化训练是对即将开始实习的学生所进行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目的 是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项常用计算机技术,促使学生较快地适应计算机实习的工作.我校开展实习前强化训练多年,效果显著,获得各级实习单位及学生的好评.

    作者:吴柏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