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荣
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的目的 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探讨在护理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
作者:郭彩艳;刘明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分析我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徐生刚;曹玉青;王庭瑞;王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根据在康复中心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康复中心常见护惠冲突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防范对策.
作者:王波;刘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变革,探索护士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考前强化培训及应试方法,以提高中职卫校在校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作者:韦焕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牙根尖外吸收(简称牙根吸收)[1],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无菌性炎症过程.牙根吸收在没有进行过正畸治疗的患者中也可能发生,但在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是正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正畸医生不希望出现的情况.
作者:梁妍华;吕强;陈国平;王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由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没有升学压力,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不学习、下课不复习的习惯,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学生就业困难或从业困难.笔者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为出发点,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提高课堂实效的措施.
作者:杨莉;张业芳;王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将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既可以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娜;李波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介绍医院制剂现状及存在的必要性,从医院制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医院制剂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等方面谈谈医院制剂的发展策略.
作者:赵斌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分析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存在不够重视、不够规范及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提出充分重视实习生医德教育,制定和完善医院的医德医风考核体系,发挥全体医护人员教书育人的作用,以加强实习生的医德教育.
作者:杨艳;王艳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调查,分析专升本院校文献检索课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专升本院校面临的一些变化,对专升本院校文献检索课程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作者:赵生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压波动对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60名患者进行透析前血压测定和透析日血压测定及透析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波动,透析前后血压升高均服用相同的降压药物,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以上的追踪观察.结果 60名透析患者中,透析前左心室肥厚5例,心力衰竭12例,心律失常5例,心胸比>0.57例;透析后左心室肥厚10例,心力衰竭20例,心律失常7例,心胸比>0.59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压升高是血液透析患者一个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透析前患者血压已远远不能满足对透析患者的评价,而如何处理透析时及透析后血压的升高,降低患者致死率及致残率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黄新梅;曹文琼;哈华兰;高红梅;陈立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冲突,如师生文化冲突、心理认知冲突、知识供需冲突等.本文在分析各种师生冲突的基础上,剖析了造成师生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如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带来的阵痛,家庭和社会对中职教育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教学新旧理念的冲突等,并提出解决师生冲突的建议.
作者:李向鹏;施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多媒体应用于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王美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目前血站成分血手工制备人员发生职业危险的现状,探讨对策,减少危害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对17名参加成分血手工制备人员在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发生职业危险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直接接触血液是常见的危险因素,占26.56%,17名工作人员均多次发生此情况;针头刺伤比率不是高,却是目前成分血手工制备人员面临的危险的血液感染途径,其中92.31%发生于血浆病毒灭活耗材穿刺连接环节;噪音污染、冷链刺激、消毒威胁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危险因素.结论 提高制备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科学规划科室建设,改善工作环境,做好对受伤人员的心理疏导,采用相对安全的制备方式,有利于减少危害的发生.
作者:关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到新生的班级建设中,验班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3个维度上有明显的改善,强了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高了班主任的育人能力.
作者:刘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大专护理专业神经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级专科护理专业两个班共241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19人)和实验组(12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即先预习、理论讲授,然后实践操作;实验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评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既能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神经系统评估技巧.
作者:周兰英;李定梅;杨小仙;郑莉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运用活动教学策略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效果.方法 采用教学对比实验法.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生理学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中均有差异(P<0.05),实验班单元测验与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班.结论 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活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不仅能提高学生生理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勤于提问、思考和练习,还能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
作者:唐云;任晓蒙;张燕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第二产程继发性宫缩乏力时,采用催产素静脉滴注、合谷穴封闭、鼻粘膜给药以及3种方法联合应用对产程的影响,以期寻找佳处理方案.方法 将200名因继发性宫缩乏力(协调性)造成第二产程胎头下降缓慢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将她们分为A、B、C、D 4组,每组50例.A组催产素静脉点滴;B组催产素合谷穴注射;C组催产素鼻粘膜点滴;D组联合应用以上3种方法.结果 A组疗效优于B组和C组,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D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结论 3种方法联合应用疗效显著高于单一应用.
作者:高喜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是我国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性举措.培养大学生固然要培养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作者:孔庆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体系下,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方案,规范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植瑞东;何夏怡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