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萍
说课是教师向教学同仁和专家系统阐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注射给药法是临床护士工作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因此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护理技能.笔者通过说课的探索,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等6个方面就该内容的教学与同仁进行交流探索.
作者:谢静;仝霞;范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笔者从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手段的调整等方面对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病理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体现出病理学在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邹少娜;林敏;吕小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笔者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对学生、教师的大量访谈、调研等,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公平现象,这一问题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为了探究这一问题的渊源,笔者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控制、教学评价3个方面对课堂公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课堂教学公平的对策和思路.
作者:李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加减八珍汤对巨块型宫颈癌放疗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癌(Ⅱb期,外生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40例)为放疗+口服加减八珍汤煎剂,单纯放疗组(40例)为单纯使用放疗方法及放疗配合紫杉醇+顺铂化疗组(40例).全部病例均电话随访,随访率达87%.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放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5%,而单纯放疗组和放疗配合紫杉醇+顺铂化疗组患者因毒副作用叠加,治疗中断,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50%和77.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减八珍汤可改善巨块型宫颈癌局部的血液供应,提高血红蛋白(Hb)浓度,增加乏氧细胞的携氧能力,使放疗局控率增加.
作者:刘爱荣;司晓枫;高力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实验室硬件的建设,提高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要求,改进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引进临床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护理学习和临床实习务实基础.
作者:何晓明;孙亚男;李苏丽;许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陶冶个性品质的目的,是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思路.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0世纪后期心理神经免疫学的兴起及其对临床医学的广泛渗透,人们已经关注到由于慢性疾病等引起的心理应激,可通过神经一内分泌—免疫三角机能系统地影响个体身心健康,而系统的心理干预则可改善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个体应对水平.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状态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
作者:李维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理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1].而护理学基础是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情感态度的专业基础课.因此,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21世纪健康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就必须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深化高职护理教育改革[2].从2007年开始,我院就高职护理专业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实训手段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改革,现将实施情况予以介绍.
作者:应利华;王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青年教师的发展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实现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拓宽青年英语教师知识结构,树立学习理念,加强教学反思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科研能力来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
作者:杨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CBL)教学能实现生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在生理学中实施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效果,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能更有效的开展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
作者:杨小军;莫开勇;张镇旭;余跃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卫生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北海市卫生学校2009级护理专业128名学生以班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4名学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采用自制的考核成绩调查表和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案例分析考核成绩、平均总成绩、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卫生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卫生法律法规的教学效果.
作者:唐上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宫内组织残留的超声影像特点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引产及分娩后阴道流血持续一周以上,伴有腹痛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86例患者中有85例宫内可见异常回声光团.将超声结果与清宫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诊断准确率为98.8%.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及时了解子宫及盆腔组织情况,对宫内组织残留的确定更具有优越性及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郭秋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机能学实验是医学院校已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它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项目.机能学实验既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与多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机能学实验课主要在活体动物和人体身上训练学生实验操作,在机能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学生在实验中常见危害因素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提出预防管理措施,以减少或尽可能杜绝学生受到机械性伤害及感染等危害事件的发生.
作者:晏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核心能力的重要课程.从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意义及特点,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提高健康评估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有效教学就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依据关于有效教学的意义,有效地处理教材,有效地组织数学课堂教学,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率.
作者:柴学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标教学通常指知识、能力、态度三维目标的教学,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目标教学同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认真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教人以渔”.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要注重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以期开发学生的智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导而学之,才是教师责任和使命的内容之一.只有这样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才能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变“学做”为“会做”.从而达到真正的目标教学的要求,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作者:彭明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1世纪是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的护理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护理放学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循证医学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一个全新的医学理念.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1-2].循证日益成为护理人员反思并探索护理实践科学性、有效性、适宜性的有效途径.而目前我国高职护理尚未开设独立的循证护理课程,护生不能得到系统的循证护理教育.近年来,我们尝试在高职护生内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评价内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教学对培养高职护生能力的效果.
作者:张婷;曹文斋;邹金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问题的提出自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以来,全国大、中、小学掀起了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了学生全员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然而,随着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次数的增加,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损伤也不可避免地增多.为了深入探讨我院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更好地为开展我院体育工作提供依据,并提出对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建议,因此笔者对我院2008-2010年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针对高职护生在就业难的心理压力下所产生轻实习重就业的倾向对毕业实习质量的影响,以及毕业实习与就业应聘在时间上相交冲突增加实习管理工作难度等问题,探讨如何解决高职护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的矛盾.作为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毕业实习应受到高度重视,对此应该顺应形势,加强高职护生实习前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坚持“两会两报告”制度,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和实习形式,统筹安排毕业实习与自主毕业实习相结合,开展驻地教学班培养模式,加大毕业实习常规管理工作的力度,在努力提高护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
作者:赵美云;方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是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企业开展专业共建是提高办学质量、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
作者:卓晓华;张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