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建针灸学精品课程的回顾

刘世红;田维珍;陈文;邹丽;张红;王菲

关键词:针灸学, 精品课程, 教学方法
摘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我校针灸学课程组大力开展教学改革.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方式和建立教学教研调控机制等措施,突出针灸学课程特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促进针灸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术后镇痛患者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自控镇痛是术后常用的一种止痛技术,能较好地帮助患者渡过术后早期,但镇痛同时,容易并发尿潴留.本文对外科300名手术患者术后情况进行统计.随机分为4组:静脉泵74例,皮下泵75例,硬膜外泵75例,未用术后镇痛76例.结果发现术后未镇痛的患者导尿率明显低于使用者,而尿潴留与镇痛方式无关,与患者个体特征、性别、文化程度和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术后排尿佳时机为术后3~5小时,加强术前宣教及床上排尿习惯的形成,改善术前营养状况可降低术后镇痛患者的导尿率.

    作者:刘梦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在实施快乐教学过程中,巧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情感投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建立一个轻松、、和谐、乐学的教学氛围,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作者:邓意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86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左下肢62例、右下肢24例,均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及置管溶栓,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1例因并发脑出血转科治疗,余85例均取得明显疗效,水肿完全消退;血栓完全溶解76例,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心理压力,避免体位因素导致的致死性肺栓塞,促进血栓溶解.

    作者:陈洁;薛四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职学校康复技术专业教学探讨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康复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形成了多层次、多梯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开办的康复技术专业成为康复治疗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自贡仁济医学中心是由三级甲等医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自贡市卫生学校构成.为适应社会需求,在充分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中心自贡卫校从2007年开始招收康复技术专业学生,笔者参与了该专业的建设与教学工作,现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几点浅见.

    作者:周蜜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试论民族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针对高等师范美术院系培养目标过于注重技术化和专业化的问题,笔者提出民族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师范化、文化化、民族化和地方化.

    作者:蒋高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

    结合近几年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根据我校特点,阐述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并从提高综合能力、提升服务意识、不断改革创新等方面谈谈如何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作者:周立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抗凝,减轻脑水肿,防止感染及预防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35例给予长春西汀 20 mg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 静脉滴注,1 次/天,疏血通6 ml 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脉滴注,1 次/天,疗程 14 天;对照组 35例给予胞二磷胆碱 0.75 g 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14 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3%).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玉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几种重要关系的处理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着手处理好目前急需与未来发展,专业带头人培养与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服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奖励与约束机制等几种重要关系.

    作者:王奕萍;郭彩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行业发展的医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根据医药行业发展现状,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建医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操作型人才.

    作者:刘轶群;张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初探

    改善基础医学实验室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作者:杨继华;王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情绪智力理论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阐述情绪智力理论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并简要介绍情绪智力理论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张辉;张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护理专业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主干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应用显微镜来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是病理实验课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应用,使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了推动作用[1].我校作为一所以护理学专业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对医学基础课程教学非常重视,2009年为实验室配备了一套捷达数码显微互动实验教学系统(DML System V3.0),使我校形态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路新丽;王以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腹部动脉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在腹部动脉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名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以及血管分析(VA)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结果 25例腹部动脉病变中,3D-CTA显示腹主动脉瘤15例,髂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肾动脉钙化斑块伴狭窄4例.以上几种重建技术均能显示病变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对病变可从不同角度观察,VR能三维立体显示病变,MPR、CPR、MIP均能显示血栓、钙化.结论 3D-CTA能够全面清晰显示腹部动脉病变,是快速、有效及可靠的诊断手段,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成子福;王治民;徐香玖;黄刚;蒋丹;崔兰兰;铁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医学影像人才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应聘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毕业生就业受到很大影响,其中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是否科学,专业培养方向是否宽泛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张宏;付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药事管理学教学中新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比较

    针对中职药剂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MP)教学内容,将新旧版GMP进行对比分析,以利于教学的开展.总结新版GMP特点,分析其提出和明确的一些新的重要概念.对比新旧GMP的框架结构和内容特点,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作者:张建军;胡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校图书馆文献分编若干问题探讨

    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从方便读者和本馆实际出发,对分编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张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外科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对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外科实验教学方法、手段、教具的改进和完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叶锡勇;程畅河;姚积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同期行前列腺电切术及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通过对15名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5名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积极控制原发病,采取管路护理及抗感染护理干预等措施.结果本组15名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无1例疝复发,切口愈合良好,出血少,恢复快,疼痛感轻.结论同期行前列腺电切术及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避免二次手术创伤、费用少、不需长时间卧床、疼痛轻、康复快、治愈率高的优点.

    作者:柳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社区护士自我防护能力培养

    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社区护理工作的广泛展开,给医务人员带来新的职业危害.社区护士正是置身于该环境中的特殊职业群体,他们与病人接触密切,既担负技术工作,又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但对职业危害及潜在危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社区护士在学校期间学习的教材或课程缺乏职业安全防护内容,工作后接受的这方面教育也少,致使自我防护意识淡薄.为增强社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笔者浅谈对其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职高专院校医疗器械专业医学基础课教学探索

    为培养具有医工结合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我校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开设了医学基础课程.本文阐述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并提出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革措施.

    作者:李芳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