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正红;赵静
目的:检测正常健康人、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血清样本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含量。分析GP73、AFP、AFP-L3单项及3项联检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的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3组受检者血清中GP73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AFP、AFP-L3的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中GP73的灵敏性为82.00%,AFP的灵敏性为60.00%,AFP-L3的灵敏性为58.00%,GP73的灵敏性明显高于AFP和AFP-L3(GP73与AFP比较,χ2=5.88,P<0.05;GP73与AFP-L3比较,χ2=6.86,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非原发性肝癌组中GP73特异性为77.14%,AFP特异性为58.57%, AFP-L3特异性为92.86%。 AFP-L3的特异性明显高于GP73和AFP (AFP-L3与GP73比较,χ2=8.79,P<0.01;AFP-L3与AFP比较,χ2=22.38,P<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GP73、AFP、AFP-L3联检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性达88.00%,特异性为58.57%。结论 GP73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灵敏性明显优于AFP和AFP-L3,AFP-L3的特异性明显优于 GP73和AFP。GP73、AFP、AFP-L3联检可以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作者:吴枚;王方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在新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通过建立班级QQ群,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建设团结奋进的班集体服务,促进班级健康成长。
作者:杨浩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思考法学实践教育与法学实践教学的含义,反思法学实践教育中评价与法学实践教育考试的不同,认清学院式教学评价与学徒式教学评价的差异,是构建渐进、全局、科学的法学实践教育评价制度的前提。
作者:王花;马元让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质量评价体系5方面的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有效开展,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作者:晏素珍;申海香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引用教育家关于教育本质、医学家关于医学职业的论述,阐述医学职业教育领域“好”学生和“合格”教师的评判标准,辨析新形势下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提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工作实践的新思路。
作者:闫冬良;马纪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对我国高等特殊教育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索适合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激励机制。
作者:马国芸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是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教学资源,优化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综合性大学当前开设药理学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药理学选修课建设提出具体对策。
作者:马建慧;杨光;田卉;胡艳丽;曹亚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早期放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采用综合治疗加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30名SPA患者,监测其腹压、腹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腹压、腹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肛门排气、排便后两组腹压、腹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能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魏花萍;岳伟岗;张彩云;张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高等专科医学院校举办临床外科技能竞赛的意义。方法采取赛道式(4道),分初赛、复赛、决赛,以外科常用技能为竞赛内容,以《临床医学实训教程》为评判依据,举办临床外科技能竞赛。结果学生总体基础类技能掌握稍好,综合类与提高类操作掌握较差,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发挥技能竞赛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竞赛为平台,可促进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张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为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我校开展关于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的研究,积极构建4种实践模式,并执行一项制度,实施“双向”考核,使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赵静;季宁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基于病理学基础课程特点及学生基础,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邱轶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对复发性口疮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复发性口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实验组服用中成药小柴胡颗粒,生理盐水漱口;常规治疗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复方丹参片,局部贴洗必泰口腔溃疡药膜,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疗程均为7天。对比两组效果及复发率,随访两年。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可以治疗并降低复发性口疮的复发率。
作者:杨治忠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分析现有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虚拟实验虚实结合理念,提出构建预防医学虚拟实验的设计思路,以便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进行有益补充,提高预防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新;李茂全;陈卫中;贾皓;冷言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采用系列主题班会形式疏导新生心理困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作者:史淑霞;张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集体。好的班集体不仅有赖于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还要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班主任既要多指导,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管理自己。同时要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
作者:梁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了解中职护校护理礼仪授课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普通护理专业学生232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礼仪课程现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学生对考评方法的满意度低(28.50%),对授课环境和效果不够满意(满意度为32.24%和37.85%),对主讲教师满意度也不高(60.28%)。结论中职护校应创建良好的护理礼仪实践环境,引进“双师型”教师,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和考评方法,为临床培养出技术娴熟、举止规范的护理人才。
作者:刘书莲;张少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在改进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合理补充,也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作者:廖秋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步骤。加强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特殊意义。我院建立的解剖数码互动系统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办公护士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仅是转抄医嘱,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应变能力。
作者:马颖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分析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结合多年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的体会,提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张恩璞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