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素一
阐述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作用和意义,分析目前学分制推行的难点因素,提出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管理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作者:冉素一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珠海市卫生学校实施一年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2010级学生家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寻求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朱红华;谭立波;梁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怎样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对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进行一些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求学,真正引导学生做到自主学习。
作者:丁维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忽视中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是导致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对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具体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作者:范继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课程管理的基础是排课,有序地排课是教学秩序的良好保证。详述借助常用的办公软件Excel,如何高效保质地排课,并对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魏佳义;卓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了解护生护理操作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操作考核项目设置静脉输液和鼻饲法两项,其中静脉输液为护生扮演病人角色,注射手臂用模型手臂代替;鼻饲法针对模型人操作,护生现场抽签确定考核项目。按《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静脉输液项目操作各项目失分中挂液排气、整理、拔针按压、查对进针、三松固定总失分居于前五位;鼻饲法项目操作各项目失分中插管、鼻饲、检查、拔管、整理总失分居于前五位。一方面说明护生对护理操作关键步骤的掌握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护理操作中护生容易忽略病人的需要和感受。结论(1)将护理实践操作教学改为小班教学,同时相应增加带教教师的实践操作指导时间。(2)安排护生参加临床见习,使其加深临床护理护患互动的感受。
作者:丁仁艳;刘娟;杨芷馥;卢晶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整群参与预防”与“患者强化干预”相结合的防治策略,观察在煤矿工人中采取综合性措施干预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效果。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2005年随机抽取1566人,2011年随机抽取1962人,分别比较2005年与2011年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发病率,高血压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1)2011年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9.16%,发病率为4.33%;2005年患病率为12.52%,发病率为7.34%,2011年较2005年高血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011年高血压煤矿工人的收缩压均值较2005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011年煤矿工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较2005年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煤矿工人中采用“整群参与预防”与“患者强化干预”相结合的防治策略,煤矿工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所下降,2011年煤矿工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较2005年明显升高。
作者:赵芳;曹毅;杨军红;高颖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网络化检体诊断实训教学系统由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仿真人体模型两部分组成,分析研究和应用该系统后发现,其可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缓解临床教学压力,且教学效果明显,能提高学生检体诊断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高维仁;柳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超声仪器分辨力的快速提高,脂肪肝和胆囊息肉样病变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超声所见胆囊息肉样病变中以胆固醇性息肉为常见,以往报道占息肉样病变的65%,发病率高[1],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认为与血脂紊乱相关。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脂肪肝患者和各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其内在机制。
作者:杨东红;南彩玲;马苏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从医学教学的角度探索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相关疾病的方法,为基层医院提供合格的临床技能人才。方法调查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输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临床输血教学现状。结果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临床输血知识的掌握总体较差,掌握好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和运输,平均正确率57.6%,差的是自身输血,平均正确率仅7.2%。结论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输血医学教育的现状是临床输血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应该在医学院校开设临床输血课程,加强临床输血医学教育。
作者:王峰;丁增桥;曾华安;罗文俊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探讨2007版中职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不足,完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加强课程之间内容上的协调统一。
作者:张春雨;翟亚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施教者借助教材等载体对受教育者实施教学,以达到一定职业教育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知识和技能载体的教材,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受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及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等要素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就是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而进行的课程改革实践。
作者:朱献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36名眼科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及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评优率。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评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模式是适应眼科临床专科护理要求和发展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昕;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体检人员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认识其危害性。方法对3200名体检人员进行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高脂血症检出642例,占男性总人数的28.92%,女性检出110例,占女性总人数的11.22%,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78.02,P<0.01),男性高TC、高TG、高TC+高TG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TC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P<0.01),高TG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5,P<0.01),高TC+高TG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5,P<0.01)。男性患病率在30~49岁之间较高,其各年龄的发病率均比女性高,女性患病率在40~49岁之间较高。结论体检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中年人群较高。应加强对该群体健康知识宣传,让他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荐中医治疗,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许永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加强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河池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共104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与情景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并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理论考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7.38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63.68分,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8.49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58.35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0%的实验组学生对情景式教学法感兴趣,而100%的对照组学生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法。结论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迁移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学习中,根据学生学习迁移的规律和社区护理课程的特点,在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迁移教学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林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健康儿童血清中乙型肝炎抗体水平,为今后有效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150名0~8岁儿童,抽取末梢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抗-HBs。结果嘉峪关市0~8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为52.67%,学龄前组(<3岁)儿童抗-HBs阳性率(67.39%)明显高于学龄组(3~8岁)儿童(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和8岁为抗-HBs阳性率的两个高峰。结论年龄可影响儿童抗-HBs阳性率,应做好0~8岁儿童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儿童抗-HBs水平。
作者:杨朝霞;姚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从目前的护理教育现状出发,探究未来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期提升护理教育的品质。
作者:徐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临床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妇产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学科,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至关重要。结合近年来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体会,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作者:黄秀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针对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状况,我们设计关于考试纪律的调查问卷,对本校各专业、各层次的536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现就9个主要调查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4个考风建设方面的措施,供同仁参考,以抛砖引玉,集思广益。
作者:张志军;高继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