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艺术是重要的教学艺术,但近年来,板书艺术却在中职生物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冷落。实践证明,在中职生物学教学中巧用板书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作者:赵明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心电图的教学效率。方法以我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某班学生作为实验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多媒体教学法、强化式教学法、看图识片法、原理推理法、课堂提问法等),用问卷调查教学效率及教学方法的合理情况。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理解能力及识图能力得到提高,多种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结论在心电图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明显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张凤娟;常方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为了拓展护理学生知识面,我院专业教师对枣庄周边医院临床护理进行调研,并组织临床护理专家座谈论证。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于2006年开设,在原有的中医学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针灸推拿学课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常用的毫针刺法,艾灸疗法,拔罐法,刮痧法及成人、小儿推拿手法,能够将针灸推拿技术运用到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当中。而针灸推拿学在我院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作为选修课,课时少(36个学时)、内容多。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护理专业学生较好地掌握针灸推拿常用技能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总结近年来课堂教学探索,体会如下。
作者:余利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外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作者:于军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加强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河池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共104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与情景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并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理论考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7.38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63.68分,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8.49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58.35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0%的实验组学生对情景式教学法感兴趣,而100%的对照组学生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法。结论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阐述“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高职高专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总结微生物学检验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对在该模式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材的开发、教学的实施等进行探究。
作者:关静岩;曹德明;赵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怎样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对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进行一些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求学,真正引导学生做到自主学习。
作者:丁维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应具有良好的自身形象和职业素养。因此,加强护生礼仪教育,传授礼仪知识,提高人文关怀能力,使护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为病人服务。这将对中职卫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护士礼仪课程的学习,掌握好护士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只有将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作者:陈运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忽视中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是导致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对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具体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作者:范继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在中职身体评估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按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级中职助产专业两个班学生,将助产1班设为对照组(73人),助产2班设为实验组(7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实验组采用问卷法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多数学生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评价满意。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彭扬君;刘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探讨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创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对“血型与输血”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说课”的实践活动,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蒋柳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社会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给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通过探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决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此提升教师教学决策能力,提高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医务人员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贺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根据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的实际情况,从强调课程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实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作者:杨伟品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根据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中职生的特点,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适用人才。
作者:黄慧仪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的规范化模式,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着重探讨循证医学的发展历史及重要意义,分析血液学教学引入循证医学的可行性以及阐述运用循证医学模式教学的体会。
作者:许晓倩;陈莉;贾麟;徐茂锦;胡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索“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河南煤炭卫生学校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2班护生为实验组,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实施“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2008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2班护生为对照组,采取历史对比的方法,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和期末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成绩的优秀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中职护理技能教学效果和护生的学习效率及职业素质。
作者:姜亚娟;邓伊玲;阚淑敏;杜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正常人的体表及某些腔道可寄殖一些正常菌群,例如鼻咽部携带有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属及消化链球菌等正常菌群[1]。在鼻咽部菌群中,甲型链球菌被公认为是重要的代表性菌群和主要的拮抗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实习是提高护理学生护理技能的关键环节,医院是一个各种病原菌和抗生素使用密集的场所,鼻咽部带菌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2],为了解学生实习前后鼻咽部带菌情况和所带细菌药敏情况变化,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无菌操作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减少医院感染,我们以2006级高护学生为对象,采用咽拭子取样分离细菌,采用传统的生化指标进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献春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临床心理护理现状,增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技能,促进心理护理有效开展,改进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择3所“二甲”医院作为调研单位,随机抽取200名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基层医院护士临床心理护理中存在对心理护理认知不足、心理护理知识缺乏、心理护理技能欠缺、督查考核机制不健全、记录缺失等问题。结论通过开展学术探讨、知识讲座,实施强化督查、健全机制等应对措施后,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技能明显增强,临床心理护理工作得到落实和完善,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评估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方法对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560份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1.35±10.8)分,难度为0.67,区分度为0.22,信度为0.80。结论试卷题型分配较全面,试题总体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信度高,能够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也存在试题偏多、高质量试题较少等问题,反映出在命题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江艳;陈琳娜;徐玉善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陕西省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对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的基本情况,从学科分布、网站建设以及课程运行质量、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我县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卫生局半年和年终考核时机,随机抽查我县2011-2012年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其中门诊处方共400张,住院病历共200份。对联合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检查处方的54.66%,不合理用药医嘱占42.30%,多为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用法不当、用量不当等。结论我县基层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相当严重,建议医院对医生与药师加强培训,加强药师查房,医政管理人员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督导及开展讲座,以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
作者:朱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从医学教学的角度探索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相关疾病的方法,为基层医院提供合格的临床技能人才。方法调查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输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临床输血教学现状。结果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临床输血知识的掌握总体较差,掌握好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和运输,平均正确率57.6%,差的是自身输血,平均正确率仅7.2%。结论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输血医学教育的现状是临床输血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应该在医学院校开设临床输血课程,加强临床输血医学教育。
作者:王峰;丁增桥;曾华安;罗文俊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才队伍的现状与社会需求情况。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部分医院进行走访调查。结果床护比失衡,同级医院床护比差距大;护理人员缺少编制现象严重;护理人员有年轻化趋势;男护士人数占护士总人数的3.63%;中专及以下学历护士仅占护士总人数的10.86%;具有高级职称护士人数占护士总人数的5.56%;二级及以上级别医院对护士需求量大的是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其次为本科,对中专需求量较少;90%以上的医院对男护士有需求。结论高校应加强对大专及本科护士的培养;中专层次护理毕业生的去向一是到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老年公寓,二是通过对口升学等取得大专层次的学历和能力;学校应注重对男护士的培养。
作者:李一杰;王安民;贾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认知情况,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统计调查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5家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通过问卷的形式就其对临床药学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超过50%的医生和护士认为临床药师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施者,并肯定了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性,但对临床药学的现状多表现为不太了解。结论医院应在开展临床药学的工作中,加强在医护群体中的宣传,引导临床药师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合作,促进临床药学工作水平的提高。
作者:安琳;全昊翔;杨海滨;高军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并研究大学新生对网络沟通媒介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部分新生的网络沟通媒介使用情况,研究当前大学生使用网络沟通媒介的新动态,对所调查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使用网络沟通媒介非常普遍,以手机上网沟通为普遍。结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并积极通过相关媒介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王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瘘周皮肤保护的新方法,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方法将30例肠外瘘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氧化锌软膏单用和五倍子粉联合氧化锌软膏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瘘周皮肤的完整性保护、减轻患者疼痛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五倍子粉联合氧化锌软膏对瘘周皮肤保护效果确切,护理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娟;冯世林;赵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了解护生护理操作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操作考核项目设置静脉输液和鼻饲法两项,其中静脉输液为护生扮演病人角色,注射手臂用模型手臂代替;鼻饲法针对模型人操作,护生现场抽签确定考核项目。按《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静脉输液项目操作各项目失分中挂液排气、整理、拔针按压、查对进针、三松固定总失分居于前五位;鼻饲法项目操作各项目失分中插管、鼻饲、检查、拔管、整理总失分居于前五位。一方面说明护生对护理操作关键步骤的掌握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护理操作中护生容易忽略病人的需要和感受。结论(1)将护理实践操作教学改为小班教学,同时相应增加带教教师的实践操作指导时间。(2)安排护生参加临床见习,使其加深临床护理护患互动的感受。
作者:丁仁艳;刘娟;杨芷馥;卢晶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为使高护生临床实习前培训课程更贴近临床需求,我院对高护生实习前医院内培训课程进行改进及效果评价。方法对2011年高护生(改进组)临床实习前医院内培训课程进行改进,用相同的考核方法与2010年高护生(传统组)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各项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后的临床实习前培训课程效果优于传统培训课程,高护生综合素质、教师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
作者:张萍;袁晓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放疗科2009年5月-2012年5月鼻咽癌住院放疗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燕平;杨新萍;赵文萍;魏彩虹;赵金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以便有效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和API鉴定试纸条鉴定,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使用WHONET5.5软件。结果2010年至2012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真菌等,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药敏结果显示:对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低的是亚胺培南,其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2010年至2012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严重,尤其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提高。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检出率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连续监测其耐药性变化,对减缓其耐药性上升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淑兰;楚惠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珠海市卫生学校实施一年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2010级学生家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寻求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朱红华;谭立波;梁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健康儿童血清中乙型肝炎抗体水平,为今后有效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150名0~8岁儿童,抽取末梢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抗-HBs。结果嘉峪关市0~8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为52.67%,学龄前组(<3岁)儿童抗-HBs阳性率(67.39%)明显高于学龄组(3~8岁)儿童(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和8岁为抗-HBs阳性率的两个高峰。结论年龄可影响儿童抗-HBs阳性率,应做好0~8岁儿童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儿童抗-HBs水平。
作者:杨朝霞;姚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实施腹壁造口的患者也在增加,而长期的造口护理主要依靠非专业人员即患者自己来完成。如何帮助造口患者完成角色转变,掌握自护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造口患者的生存信心及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作为一种行为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强调患者本人对其健康的责任,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模拟教学法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某一角色在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上两种方法有利于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意识的树立和自护技能的掌握,因此,我们在自我管理教育中可应用模拟教学法,仿真的讲解、演示及操作,可帮助患者理解自护知识,掌握自护技能。近似真实的模拟训练,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一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两种不同教育层次下的医学高职生的人格特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方法采用卡特尔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217名三年制高职生、228名五年制高职生进行测试。结果三年制高职生在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实验性、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因素、环境适应因素方面,得分高于五年制高职生(P<0.05或P<0.01);五年制高职生在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型、创造能力因素方面得分高于三年制高职生(P<0.05或P<0.01)。结论两种教育层次下的高职生人格特征有明显差异,且五年制高职生的归因方式比三年制高职生消极。
作者:邵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整群参与预防”与“患者强化干预”相结合的防治策略,观察在煤矿工人中采取综合性措施干预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效果。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2005年随机抽取1566人,2011年随机抽取1962人,分别比较2005年与2011年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发病率,高血压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1)2011年煤矿工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9.16%,发病率为4.33%;2005年患病率为12.52%,发病率为7.34%,2011年较2005年高血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011年高血压煤矿工人的收缩压均值较2005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011年煤矿工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较2005年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煤矿工人中采用“整群参与预防”与“患者强化干预”相结合的防治策略,煤矿工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所下降,2011年煤矿工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较2005年明显升高。
作者:赵芳;曹毅;杨军红;高颖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通过对200例在校学生操作技能形成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影响操作技能形成因素的原因,并从操作技能形成规律研究入手,探讨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作者:蒋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老年骨折患者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状况,探讨家庭支持对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家庭支持量表对34例老年骨折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18例为高家庭支持组,16例为低家庭支持组。高家庭支持组生活质量高于低家庭支持组(P<0.05);家庭支持与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家庭支持状况直接影响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老年骨折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以保证高质量家庭支持的提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邓晓丽;李静芝;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网络化检体诊断实训教学系统由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仿真人体模型两部分组成,分析研究和应用该系统后发现,其可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缓解临床教学压力,且教学效果明显,能提高学生检体诊断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高维仁;柳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体检人员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认识其危害性。方法对3200名体检人员进行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高脂血症检出642例,占男性总人数的28.92%,女性检出110例,占女性总人数的11.22%,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78.02,P<0.01),男性高TC、高TG、高TC+高TG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TC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P<0.01),高TG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5,P<0.01),高TC+高TG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5,P<0.01)。男性患病率在30~49岁之间较高,其各年龄的发病率均比女性高,女性患病率在40~49岁之间较高。结论体检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中年人群较高。应加强对该群体健康知识宣传,让他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荐中医治疗,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许永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构建有助于提高实习生实习质量的实习管理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实习生与实习带教教师对实习的认知情况,对比分析双方的认知差异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实习生与带教教师对于实习的目的、实习中学校的定位及实习前实习生应掌握的信息认识相同,实习生对于提高实习质量影响因素的认可程度低于实习带教教师。结论实习双方对于实习方面的认知差异在于其身份的不同,深化实习生对于实习的了解,强化学校、实习生以及实习单位的沟通联系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有效举措。
作者:高倩;韩明;姚飞;赵纯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针对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状况,我们设计关于考试纪律的调查问卷,对本校各专业、各层次的536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现就9个主要调查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4个考风建设方面的措施,供同仁参考,以抛砖引玉,集思广益。
作者:张志军;高继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评价大肠埃希菌在泌尿系感染中的地位,为临床治疗与控制绝大部分的泌尿系感染、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3年4月住院及门诊疑似泌尿系感染患者标本322份进行细菌培养,筛选其中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322份尿液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170株,阳性率为52.80%,其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77株,占阳性标本的45.29%,77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共有35株,占45.5%,77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对呋喃妥因敏感率为91.42%,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86.6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78.87%。结论尿液培养标本中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其细菌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日趋严重,目前在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时可首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对于危重患者则宜选用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其次是呋喃妥因,同时应加强标本送检,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作者:邓宁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通过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就业市场进行调研,对比研究就业单位与毕业生在单位性质、岗位优势、薪酬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看法的差别,找出目前出现的招聘难、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刘畅;陈培波;肖颖;彭志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当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而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市场空间。
作者:刘效壮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通过对我国医学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我校多年针对举办五年一贯制“3+2对接模式”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与实践,制订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实现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3+2对接模式”的有效衔接,为医学五年一贯制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作者:鲁春光;刘明川;许晓丽;许晓宁;李昆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建立骨科学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促进骨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方法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参考现有相关指标体系初步建立考核评估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结果制订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考核评估体系。结论制订骨科学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具有有效性、合理性。
作者:戴兵;潘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就业乃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前提是理性考量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情梳理成因,以期寻求破解难题之道。
作者:凌翔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动漫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兴趣、碰撞思维火花,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帮助学生在专业方面成长,在学生有能力制作动漫作品之后,有效地借助企业资源,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为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田红;吴春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前高校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实验教学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以及实验教学人员的管理几个方面探索高校药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力求培养出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谢莲;陈韶华;吴文倩;陈喜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高校新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在发展及教育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如何做好新生党员进入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培养工作,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结合新生党员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生党员继续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以利于新生党员素质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
作者:王芳;杨文军;张涛;张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阐述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作用和意义,分析目前学分制推行的难点因素,提出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管理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作者:冉素一 刊期: 2013年第18期
随着口腔修复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口腔修复技工的需求明显增加,口腔技工的培训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其学历设置由原来的只有中专转变为现在的中专、大专、本科共同存在。在临床修复工作中,只有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师比例达到1∶1.5~2.0时才能保证修复体制作质量,目前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因此,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就业前景好,对此专业的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
作者:姜瑞中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急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研究和服务对象是急危重症病人,工作场所主要是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具有时间紧急、病人病情变化快、结果不可预测等特点,护士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语言沟通技巧、急救意识等职业道德修养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从急救护理教学入手,探讨教学中如何实施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进入临床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何水英;李海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对比研究现今对于营养学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从方法介绍、教学实例及教学效果3个侧面陈述每一个教学方法,并总结提炼出一些实用性强的教学技巧,便于营养学科的教学及创新探索,以供其他教师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诚;江育萍;覃梦岚;彭勃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优选白毛夏枯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两小时,白毛夏枯草中总黄酮含量为4.69%,与理论推测相符。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涂爱国;徐国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实习护生新型带教模式的临床带教质量。方法对研究组63名实习护生按“护士长总负责-小组管理-跟班实践-考核评价”新型带教管理模式实施临床带教实习,出科前进行带教质量的理论与临床技能考核评价,并与对照组62名实习护生(一人专职带教)的带教质量考评结果相比较。结果通过在综合性ICU为期4周的临床实习,研究组实习护生对实习大纲要求的各项综合性ICU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考评得分分别为(92.5±5.4)分和(89.2±5.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综合性ICU实施“护士长总负责-小组管理-跟班实践-考核评价”新型带教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实习护生的带教质量。
作者:刘变叶;李艳;田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调胆理气汤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奥迪氏括约肌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结石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奥迪氏括约肌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调胆理气汤,对照组采用复方颠茄片。一周后观察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及伴随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7%,对照组有效率为61.6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及伴随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及伴随症状积分减少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胆理气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奥迪氏括约肌功能紊乱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林海;王照东;耿鑫;朱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而危害严重的心脏病,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硬化、狭窄或阻塞疾病的简称,以冠状动脉粥样性狭窄多见。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冠心病以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现在在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中也时有发生,发病年龄越来越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提高26.1%,女性提高19.0%,预计到2020年,冠心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将提高到50%,每年高达2500万人。冠心病已成为公众不容忽视的一种疾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以往冠心病的诊断多是依靠临床表现推断,主观性较强,准确率不高,甚至对那些有心慌气短、胸闷、隐痛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未做相应检查就冠以“冠心病”的帽子。随着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以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检查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成熟,诊断越来越明确,通过耐心解释和沟通,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接受相应的检查。
作者:徐海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与舒必利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哌罗匹隆组与舒必利组,各30例,分别给予哌罗匹隆和舒必利治疗,疗程8周。结果哌罗匹隆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与舒必利相当(P>0.05),但副作用比舒必利少(P<0.05)。结论哌罗匹隆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抗精神病新药,可作为Ⅱ型精神分裂症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汪东明;任俊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06-2010年我院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2例鼻睫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分别根据具体情况行高位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成形术及筛窦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28例(87.5%),显效4例(12.5%),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睫神经痛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该种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琼;杜玉胜;曹寅;薛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观察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将20例(20眼)无晶体眼患者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与术后1 m与6 m患者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患者术后BCVA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m与6 m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刘永民;罗向霞;王亦山;李媛;毛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锥颅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病例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研究。结果(1)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的平均住院费低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负性效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护理行为,贯彻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新型的教学方式,能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减轻负担,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者:王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超声仪器分辨力的快速提高,脂肪肝和胆囊息肉样病变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超声所见胆囊息肉样病变中以胆固醇性息肉为常见,以往报道占息肉样病变的65%,发病率高[1],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认为与血脂紊乱相关。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脂肪肝患者和各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其内在机制。
作者:杨东红;南彩玲;马苏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婴儿奶嘴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260例行雾化吸入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普通婴儿奶嘴代替超声雾化吸入器口含嘴进行雾化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结果两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咳嗽明显减轻所用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所用时间、肺部痰鸣音消失的时间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儿奶嘴代替口含嘴可提高婴幼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善。
作者:吕琴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迁移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学习中,根据学生学习迁移的规律和社区护理课程的特点,在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迁移教学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林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从目前的护理教育现状出发,探究未来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期提升护理教育的品质。
作者:徐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循证护理理念引入我国已有十余年,由于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识不足使循证护理尚未能在我国护理实践领域真正深入推广。通过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理论,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和循证实践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度。
作者:李延莉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现今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强、合作能力强、对新知识探究能力强的人才。运用素质教育的理念,论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作者:葛力铭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近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全疆和全国技能大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既离不开各级领导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回顾几年来参加护理技能大赛的经历,笔者深刻感受到育人在护理技能大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给大家介绍几个训练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教师予以批评指正。
作者:仝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1学生素质差中职学生基本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多数学生没有学到应有的文化知识,没有这些知识做基础,就无法听懂教师讲课。另外,这些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即便教师用通俗的语言把知识点讲透,学生也懒得记忆。本来基础就差,再不记忆新的知识点,长此以往,更无法听懂教师讲课,因而他们就干脆不学了。
作者:顾世泉;张文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结合医学院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构建特色应用型医学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通过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进行筛选,同时对专家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学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制订合理发展规划及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晓杰;白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医学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重任。什么样的毕业生才是优秀的?传统的考评制度往往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实践技能没有一个较好的衡量和评价标准,致使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的优秀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考评体系,是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胡捷;张文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职班级难管理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师生沟通不畅又是班级管理难的突出问题。师生沟通不仅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分析班级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探讨师生有效沟通的技巧,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陈观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教师教学、毕业生资格审查、用人单位招工等提供准确的参考材料。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中职学校整体工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音;董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改革传统评价体系,以开展班级“追星行动”为依托,进行多元评价的实践研究,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临床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妇产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学科,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至关重要。结合近年来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体会,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作者:黄秀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当前涉外护理专业教育仍处于尝试与摸索阶段[1],在全面培养和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突出涉外护理专业特色,提高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成为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2]。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就多媒体在涉外护理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景彩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把中药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以现代教学手段为载体,以临床工作需要为导向,对中药学课程进行CAI课件开发和研究,为中药学学习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造一种“做中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张建刚;任冬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36名眼科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及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评优率。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教师的评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模式是适应眼科临床专科护理要求和发展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昕;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课程管理的基础是排课,有序地排课是教学秩序的良好保证。详述借助常用的办公软件Excel,如何高效保质地排课,并对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魏佳义;卓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应用Excel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是医学院校计算机学科较为重要的部分,对Excel中的各类医学统计功能及应用技巧做详细总结和分析,引导医学生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更好地学习医学统计学,为以后工作中撰写医学论文及从事相关实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郭少辉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一类高度保守、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折叠,具有维持细胞的蛋白质空间构象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HSP在肿瘤的发生和演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HSP与胃癌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美霓;郭巍;赵菊梅;王爱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以往对美学的认识仅局限在外表之美,从为什么学美学的问题入手,对美学的概念、人生与美学、科学与美、艺术与美等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近年来,超声诊断新技术的发展,体现着哲学中的美学原理,从超声诊断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面,浅谈其中的美学思考。
作者:陈菲;邱少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探讨2007版中职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不足,完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加强课程之间内容上的协调统一。
作者:张春雨;翟亚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施教者借助教材等载体对受教育者实施教学,以达到一定职业教育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知识和技能载体的教材,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受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及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等要素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就是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而进行的课程改革实践。
作者:朱献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多年来,医院圆满地完成了军队卫生保障任务和卫生士官培训任务,深深体会到做好边海防部队卫生士官业务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就抓好院前培训的准备工作,落实院中培训的内容,检验院后培训的效果方面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东海;曲海燕;叶常青;郑洁英;李全岳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