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
目的 了解酒来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1-2].方法 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要求对市售食品进行采样检测.对酒泉市几个主要的集贸市场、超市、酒店、街头市售的食品共采集7大类,进行8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2年共对450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检出致病菌92株,检出率20.44%(92/450).沙门氏菌检出率0.50%(2/400),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37.33%(56/15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50%(6/40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1.33%(4/30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4.00% (2/50),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22.00%(22/100).大肠埃希氏菌0157:H7、志贺氏菌全年来检出.结论 2012年酒泉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希望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食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燕;郭华荣;高银平;何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并进入良好的思维情境中.
作者:范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以在某医学大专院校中开展的一系列创新主题班会活动来分析快乐主题班会召开的形式、意义及方法.
作者:康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婚前检查情况和婚前检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婚前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对兰州市城关区妇幼保健所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780对青年夫妇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并记录个人信息及个人病史.结果 本次婚前检查青年夫妇共10 780对,21 560人,结婚年龄女青年25岁、男青年25岁占首位,男性平均年龄26.1岁,女性平均年龄24.3岁.职业以厂矿企业职工为主,男性占59.1%,女性占56.3%;女性未婚先孕率8.9%.结论 婚前检查能够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率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郭玺萍;李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分析中药化学实验考核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过程标准化—多元化—量化的中药化学实验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作者:朱立俏;盛华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针对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特点,结合当前神经病学医学教学实际,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加强床旁教学及典型病例教学查房,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开设疑难病例讨论会及临床病例病理讨论会,增加临床操作机会,设置临床技能大赛并完善出科考核制度等,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作者:崔荣太;蒲传强;于生元;张家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学效果,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对比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
作者:于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系统评价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2年6月1日,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1个RCT,共1 339例患者.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健康知识得分、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组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得分、长期服药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方面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有一定帮助作用.
作者:刘先玲;孙建华;马俊婷;火小兰;王凤玲;张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在内科护理学病史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实验组在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接受SP培训,8周后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问诊内容、问诊技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在内科护理学病史评估教学中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何瑛;魏元龙;刘俞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剧增,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特别是医专院校的毕业生,医学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局限.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趋势下,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很多就业单位的岗位需求都是高学历人才,加之医学专科毕业生自身就业定位不准确,就业意向趋高,使得医学专科院校医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影响着毕业生对社会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态度,影响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同程度,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理论实践一体化(以下简称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中等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9级护理专业4个班的学生(基本条件无差异)分为实验组(n=113)和对照组(n=118),分别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和传统分段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后,学生在期末技能考核成绩、课堂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也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优于传统分段式教学方法,值得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一步,其目标不仅是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的能力,为其以后独立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但目前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为主,重知识传授、重课堂教学、重教科书内容、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因此,加强内科临床见习教学管理,提高内科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承担着对医学实习生进行内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带教任务,本文将近年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以供探讨.
作者:李丽银;陈晓爱;熊国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 案例教学法的由来案例也称为个案、个例、事例或实例,早属于医学领域,后来广泛运用于法学、军事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G·Langclell 1826-1906年)首创的.他编著的《合同法案例》是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的救科书.20世纪20年代,哈佛商学院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哈佛商学院院长华莱士·B·汤哈姆于1921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已遍及美国,而且也早已运用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我国运用案例教学法也有20年的历史,这对我国中职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作者:曹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03年12月3日,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将护理专业确定为首批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还联合制订了高职和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着力推动我国护理职业院校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学校的毕业生职业素质不高,就业能力偏低.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形势的突出特点是,很多单位要求求职者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具有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这就迫使学校应承担起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前培训工作.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Bl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网络技术多媒体与专业课程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医用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具有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内容抽象等特点.应用Blackboard平台构建医用化学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模式,可以满足医用化学的教学特点,并实现远程学习、交流互动.
作者:杨宝华;张爱华;李琳;琚宝;张学东;王蓓;张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是其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从学生到护士角色转换的过程,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训练临床能力的重要时期[1].通过临床实习,护生熟悉了医院环境,了解了医院文化和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增强了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了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了自学能力、护理文书写作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顺利完成了由学生向护理工作人员的过渡.强化护生实习管理,能够提高实习效果,为护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实行了双线全程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廖伟平;胡永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 教材分析1.1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所用教材是车龙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二版,该教材的主体是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其中糖代谢又是脂类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基础,可谓本书的重中之重.糖代谢一章中的糖原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生作用是糖酵解途径的深化,为本章重点内容,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做了铺垫,在糖代谢一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2 学情分析笔者授课的对象是初中毕业后入学的普通中专学生,他们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强,化学基础较差,理解、分析能力也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轻代谢的反应过程,重问题的结果,这也符合教材的指导思想:够用和必需的原则,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又为临床课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车莉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普通外科微创技术培训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并塑造正确的微创观念,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方式是目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作者:刘林;杜晓辉;陈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对流行病学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流行病学课程内容.方法 随机抽取滨州医学院2009级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200人,就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96份,调查结果表明,50%以上的学生感兴趣的章节是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约30%的学生认为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诊断实验评价这3章内容较难学习.结论 针对调查结果,建议教师有重点、有目的地精选教学内容,对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而详细地讲解,并针对难点内容开设相应的实验课.
作者:王萍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基础课程是中职卫校各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策略,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目标.
作者:宁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