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幸珍;刘少坚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环节,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本文从设计思路、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预期和教学反思等方面阐述了“肿瘤”这一章节两学时的教学过程,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作者:周璐;吴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专科护生的影响.方法 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1 269名专科护生进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训练前后进行统一考核,并比较强化训练前后的操作量化考核结果.结果 强化训练后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有明显提高;85.8%的护生认为强化训练有显著效果,142%的护生认为强化训练有效果.用人单位和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对留院工作的78名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进行评分,优秀者占52.0%,良好者占43.2%,中等者占2.5%,差者占2.3%.结论 实习前强化训练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及综合技能,增强护生实习信心,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实习.
作者:崔德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职业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针对目前中专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困境,提出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着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者:朱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国内外部分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成人专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探讨,提出对我国成人专科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建议.
作者:罗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目前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提高认识、规范教师语言表达、重视语言转译、加强阅读训练和数学交流,可提高师范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进行数学交流以及数学教育教学的能力.
作者:陈安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听课是教师之间研究教学,探讨教法的有效途径,是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听课效果从3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赵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高速涡轮钻去阻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齿的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笔者对382颗下颌阻生齿随机采用去骨劈冠法(对照组)和高速涡轮钻去阻法(实验组),记录患者张口受限程度、耐受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速涡轮钻去阻法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尤其减轻了患者因拔牙产生的恐惧感,避免因去骨劈冠法造成的震荡性头痛及术后伤口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梁飞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传统的以大考为主的评价体系难以承担全面反映中职生学习成果的重任.因此,应建立一套能反映中职生学习能力,并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评价机制,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各环节,终达到让教师有的放矢、让中职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化学知识的教学目的.
作者:黄玉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由于儿科的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要求实习医学生在服务时更加注重对患儿的观察、照顾、体贴与关注.为此,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阶段的德育尤为重要,现从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两方面探讨德育途径.
作者:任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防治妇科疾病,促进妇女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经全面体检诊断出至少患有一种疾病但无自觉症状的1 100名张掖市城区妇女,通过健康管理前、管理后12个月及24个月分别填写信息反馈表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数据资料应用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 开展健康管理后12个月,妇女对体检重要性知晓率由38.27%上升至66.91%,体检项目知晓率由19.82%上升至80.82%,健康知识知晓率由17.82%上升至59.82%,主动体检率由25.73%上升至78.91%,体检满意率由61.91%上升至98.55%,同期漏检率由56.18%下降至9.36%,与健康管理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个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医疗保健措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王锦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是普遍存在的,形成障碍的原因很复杂.解决数学学习障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造成中职生数学学习障碍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程鹏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我校解剖学和基础护理学教师合作在护理专业部分班级进行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解剖学知识的应用与临床护理技术的衔接与整合,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以护理专业所涉及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为基础,突出解剖学知识在常用护理技术中的应用,使该课程真正体现其重要性.
作者:刘爱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冠心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心理因素有关.多年来,对于各种可能导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探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心理因素与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结合使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心脏事件.对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1].现将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建欣;许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高职院校形体俱乐部式教学与管理模式替代传统的形体训练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一体化,形成一种实用、高效、完善的俱乐部式教学与管理模式.
作者:陈元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职生打架斗殴事件频发,既有学校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原因.学校管理者只有把握违纪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防、治结合,才能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校园打架斗殴现象.
作者:李以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高职高专医学生将更多地走向基层医院、家庭、社区,服务范围将从以诊治疾病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主,从关注人的疾病扩展到关注精神层面.为此,高职高专医学教育要突破传统的单科教育转向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全面培养.笔者根据工作实践,提出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贾立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及其效果的实验研究,对优化后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外护理人才提供指导.方法 (1)对比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理念及专业课程设置特点,重新构建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2)选取我院2009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实践,同时选取2008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其人才培养采用优化前课程体系)作为对照组,进行优化前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跨文化护理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突出了涉外护理专业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国际竞争力.
作者:杨晓忠;耿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达维多夫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在于改变由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所设计的学生的思维类型,即必须由发展学生的科学理论思维的现代发展性教学体系取代以形成学生知识—经验思维为宗旨的传统教学体系.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应以教学目标的定位为基础,以教学内容的处理为核心,以教学方法的选用为手段,从而实现思维训练的终目标.
作者:宋丽英;王希军;冯俊贤;许光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针对烧伤外科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从“三基”培训,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以问题为基础、以病例为载体”教学模式,培养“自我教育、终身教育”意识几方面,探讨烧伤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段红杰;柴家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基础化学是医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笔者针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对基础化学教学进行改革探索.
作者:董微;葛欣;隋丽丽;郎艳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