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护理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之“三结合”

钱学欣

关键词:高职, 护理专业, 双师教学团队, 院校合作
摘要:在多年高职护理人才培养院校合作办学实践中,通过坚持学校与医院相结合、教学与临床相结合、考评与培养相结合,切实提高临床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护理双师教学团队,有效提升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择期普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1.5~2.0μg/kg、异丙酚1.5 mg/g、维库溴铵0.1 mg/kg静注.B组在静注芬太尼前加用氯胺酮0.5 mg/kg.观察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5个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较,诱导后即刻两组的MAP、HR均有下降,与B组比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min、3minA组的MAP超过诱导前水平(P<0.05).插管后即刻两组的HR均增快,A组的HR增快更明显(P<0.05).插管后3min两纽的职已基本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术后所有患者无明显精神障碍.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可使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且术后无明显精神障碍.

    作者:罗宗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区域推进生命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我们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采取区域联动、多元介入的方式,系统开发了基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生命生活社会,使之成为我区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按照先实验后推广的思路推进区域内小学的生命教育,促进了我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石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口腔的保健和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护理中所处的地位日益突出,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作者:李宛罄;杨莹;秦彦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职生打架斗殴现象分析及防范措施

    中职生打架斗殴事件频发,既有学校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原因.学校管理者只有把握违纪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防、治结合,才能有效减少甚至杜绝校园打架斗殴现象.

    作者:李以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基础课程评价改革目标及方法研究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制定课程评价标准,体现“能力本位”思想;瞄准专业课需求设计医学基础课程评价标准,增加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及就业的影响;加强过程性评价及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张志国;杨力;王桂叶;李德恒;任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案例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作用.方法 以在胸外科实习的1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由带教教师进行理论讲授和实际操作示范.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王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及应对策略

    针对卫生职业院校护生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现实需要,建构“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课程设置,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强化教材建设,以岗位实际工作为引领、深化教学改革,以人才发展战略为本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双证书’人才培养为主旨、强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应对策略.

    作者:牛彦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语动画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介绍人体解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特点.探讨双语动画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刘艺萍;石静;周柯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在创伤骨科临床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108名创伤骨科大面积皮肤撕脱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并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 108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患者创面直接愈合或植皮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是一种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非常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合作教学法在物理治疗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教学法以合作互动、临床案例情景为载体,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贺长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疆南疆地区卫生资源及农村卫生队伍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卫生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南疆5地州卫生资源与全疆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喀什、和田、克州医疗卫生水平相对落后,巴州卫生资源分布相对较好;南疆地区农村卫生队伍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作者:菅辉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生哲学素养教育

    创新能力与哲学素养直接相关,创新思维是哲学素养的运用和拓展.在医学教学中运用哲学思想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有助于学生哲学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李国军;申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出发,分析医学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2)改进教学方法,增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3)建立健全实验考核制度,建立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体系;(4)推进学生实验平台建设,使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

    作者:方苗利;赖国华;马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五年制高职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成因探析

    五年制高职生将大量课余时间浪费在互联网上,存在网络失范行为,如上网动因低俗,商务活动不诚信等.原因在于学生的法制意识淡薄,自我观念较强,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彷徨感.为此,迫切需要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使其摆脱网络控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以文化品性为核心的多方面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作者:邵俭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了症”才能“下准药”——基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高校政治课备课策略

    要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注意研究大学生现有的思想品德认知状况及行为表现.只有重视“备”大学生思想品德,对“症”施教,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课教师“备”大学生思想品德,要把握基本思路,运用好具体策略.

    作者:杜高奇;腊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烧伤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

    针对烧伤外科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从“三基”培训,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以问题为基础、以病例为载体”教学模式,培养“自我教育、终身教育”意识几方面,探讨烧伤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段红杰;柴家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肿瘤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环节,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本文从设计思路、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预期和教学反思等方面阐述了“肿瘤”这一章节两学时的教学过程,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作者:周璐;吴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 通过对我院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及其效果的实验研究,对优化后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外护理人才提供指导.方法 (1)对比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理念及专业课程设置特点,重新构建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2)选取我院2009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实践,同时选取2008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其人才培养采用优化前课程体系)作为对照组,进行优化前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跨文化护理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突出了涉外护理专业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国际竞争力.

    作者:杨晓忠;耿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论中职护生职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目的 良好的护士职业行为规范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分析近些年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以我校2009级护生700人为实验组,注重护士职业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2008级未重点开展护士职业行为规范教育的护生700人为对照组.为了解两组护生的职业行为规范,针对同一医院的护士长、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护生职业行为规范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学校必须注重护生职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而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

    作者:范惠英;吴芳;柯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次性双头输液器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次性双头输液器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儿科门诊与普通病房一次性双头输液器使用情况的观察,分析适用人群、使用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在儿科门诊与普通病房使用一次性双头输液器,普遍得到了护士与患儿家属的好评.结论 一次性双头输液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裴一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