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成;李建英;石红梅;周玲;李怡;趋玉芝
“藏汉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广大藏区基础教育质量意义重大.从影响“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问题入手,对“藏汉双语”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人际交往倾向、职业发展动机、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探索“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调控和优化的策略,以期为促进“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作者:王俊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养生以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学为根基,融合我国古代医、儒、佛、道的文化精义.对中国传统运动养生与中医学的融合及其发展进行探讨分析,进而追寻其健身价值,有利于人们掌握传统运动养生与中医文化的精髓,对促进身心健康、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具有现实的意义.
作者:董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规模不断扩大的中职学校为了缓解师资压力及提高教学质量,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笔者受此启发,尝试对固定义齿部分教学内容实施“导生制”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挑选学习优秀而又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导生,给予其先期辅导,然后由其指导小组内其他学生学习、训练、考核等.为更好地对该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总结和反思,现将其运用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贺芸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创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口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符合基层医疗卫生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方法 将2012级、2013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临床基本操作等方法,将人体解剖学的内容融入临床工作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学习情况的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对口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学习情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可使对口生较早地了解临床需要,既可提高对口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又可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临床工作岗位的需求.
作者:曾永鸿;刘金海;邱波;岑章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CBS(病例引导教学法)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八年制内科实习生39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9人)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病例答辩、迷你临床演练评估、临床操作技能实地评估成绩高(P<0.01).结论CBS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促进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寒;徐茂锦;胡晓霞;王艺伟;徐晓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在65岁以后,与年龄明显相关(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进行性增加[1].通过大规模流行病学和其他相关研究发现,慢性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地方性的高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并且慢性血吸虫病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老年人大肠癌的恶性程度[2].对本院活检确诊的大肠癌伴血吸虫病43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探讨血吸虫病与大肠癌之间的关系,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田齐凯;刘汉忠;肖静;涂珍;肖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高等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外科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借鉴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建设外科学精品课程,拓展和丰富教学信息资源,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
作者:郭琳;付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小儿麻醉教学存在诸多困难,且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相对欠佳.可视化技术是新颖且具有诸多优势的临床技术,将其引入临床教学,可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小儿麻醉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刘华程;秦培顺;曾睿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卫生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态度及满意度情况.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所综合医院的卫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9.39±1.62)分,少数民族卫技人员得分低于汉族(P<0.05);84.17%的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晋升职称;继续医学教育实施途径与希望途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实际教育途径与希望的教育途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应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工作的相关性等,终达到增强乌鲁木齐市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目的.
作者:刘玲;刘金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按照研究性教学理念,探讨如何将食品加工实验设计成具有研究性特征的实验项目,以研究性实验项目为教学载体,将其应用到研究性实验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在食品加工实验方面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作者:豆康宁;谷存国;李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设计适合紧急救护专业中德班学生的急救教学案例,并应用于教学.方法 确立各系统常见急症教学案例框架;结合临床急救实践,设计案例的具体内容;采用多媒体、角色扮演、ECS(高仿真综合模拟人)情景教学等不同的形式呈现案例;将设计的案例应用于理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及考核.结果 案例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急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结论 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急救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案例的设计应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急救实践,案例教学应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李艳红;贾欣;陈瑞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对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药品推销成交”进行说课设计,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预期效果5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宇珍;刘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建立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是各本科医学院校探索的必经之路.对医学院校在本科生中试行地方医学院与附属医院联合培养科研型人才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该计划的建议.
作者:雷秋成;郑华珍;黎柔君;朱丽飞;王双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基于世界大学城,结合药物制剂技术和空间课程的特点,围绕课程整体设计、资源框架、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4个方面进行空间课程建设.
作者:王威;涂冰;刘汉;刘宏伟;朱玲遐;蒋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眼部临床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和误诊原因与对策.方法 详细报道1例以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鼻内镜活检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该患者以左侧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经相关临床检查后证实为癌细胞侵蚀所致.结论 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眼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因此容易造成误诊,眼科医师需掌握鼻咽癌眼部表现的解剖学基础、发病特点,详细询问和了解病史,打破专科知识及诊断思维的限制,从而提高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确诊率,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刘洋;李文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根据生源主要是苗族、侗族学生的特点,对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进行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评价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进度较为满意,认为生物化学知识较难理解,喜欢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能使学生更易获得知识,强化情感体验,同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刘荣相;肖宗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较重,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每年都在全世界流行,波及范围居于传染性疾病之首.19世纪以来,已出现过4次全球性的大流行.我国被公认为流感的多发地,几乎年年都有流感的局部流行或暴发.学校人口密度大、居住拥挤、集体活动多,是流感发生和防控的主要场所.医学生既是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又肩负着疾病防治的重要使命.因此,本研究以医学生群体为依托,立足西医,结合中医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医学生进行流感知识问卷调查,旨在提高其对流感的认知和防治能力,并为流感的宣传和防治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莉;陈丙春;朱述英;孙晓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建立具有高职医学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探索一条以教材基本逻辑和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卫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增加实践教学为切入点的高职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培养特色人才的办学宗旨.
作者:程子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循证医学是一门临床实践应用的方法学科,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评价和应用证据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传统的终结性考核的知识较为局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在前期教学考试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制订循证医学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尝试从平时表现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学生自我评价3个方面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方案,构建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循证医学教学考核评价模式.
作者:贾改珍;林林;王萍玉;秦国民;王国祥;赵明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效果.方法 将168名青春期功血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运用中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医方法治疗,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比单纯西医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血有明显优势.
作者:黄爱云;刘慧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