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4年24期文献
  • 高职高专临床基础检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探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为培养高素质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寻求新思路.

    作者:陆玉霞;褚静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抗心律失常药教材内容分析及板书设计

    抗心律失常药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做好本章(节)课堂板书设计,有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抗心律失常药.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主要探索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法融入医用物理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川;胡贵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 在尘肺病教学中,将本校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1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54)与对照组(n=67),分别采用CBS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授课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给予CBS教学模式积极评价.结论 在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采用CBS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毅;董静;陈莹;刘芳炜;孙金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谈中医式思维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但在中医院校中,受到中医式思维的影响,造成生理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对中医式思维进行分析,探讨中医式思维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

    作者:余文珍;涂春香;陈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职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建立具有高职医学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探索一条以教材基本逻辑和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卫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增加实践教学为切入点的高职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培养特色人才的办学宗旨.

    作者:程子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PBL教学模式在麻醉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麻醉专业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必然要使用麻醉机,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麻醉机,学生应掌握原理并能熟练使用.相比传统的LBL教学法,应用PBL教学法更能引起学生对麻醉机的兴趣,可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了解麻醉机,熟悉麻醉机的结构和原理,并敢于动手操作麻醉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作者:刘淑娥;姚光;孙雪华;王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生理学教学中血浆渗透压知识点微课的设计与实施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其专业知识的繁杂和抽象性促使生理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生理学中血浆渗透压为例,结合微课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新形式,探讨如何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超彦;周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导生制”在“可卸式代型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规模不断扩大的中职学校为了缓解师资压力及提高教学质量,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笔者受此启发,尝试对固定义齿部分教学内容实施“导生制”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挑选学习优秀而又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导生,给予其先期辅导,然后由其指导小组内其他学生学习、训练、考核等.为更好地对该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总结和反思,现将其运用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贺芸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病例讨论在中医院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根据中医院校病理学课时的需要,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阶段性病例讨论.师生围绕病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病例讨论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师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实践证明,病例讨论对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苗宇船;刘杨;郭继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护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依据创造性思维的有关理论,阐述如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护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社会培养适应新时代变化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孔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目的 创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口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符合基层医疗卫生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方法 将2012级、2013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临床基本操作等方法,将人体解剖学的内容融入临床工作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学习情况的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对口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学习情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可使对口生较早地了解临床需要,既可提高对口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又可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临床工作岗位的需求.

    作者:曾永鸿;刘金海;邱波;岑章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现状的研究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能够改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总体规模不大,人员结构失衡,特别是农村卫生人员数量少、素质低的现状.在此背景下,如何围绕高职临床医学生开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构建起适应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一直是我国同类院校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因此,通过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习生、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当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现状,对推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春成;李明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1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大致可归纳为3种形式:第一种是承接型.它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前后承接,脉络清晰,对于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比较适用.第二种是螺旋型.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知识与能力紧密衔接,通过环环紧扣、逐步升华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第三种是辐射型.它的特点是抓住关键,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方位思考,通过筛选归纳使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这种形式多在复习课中使用.

    作者:安月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探讨——“药品推销成交”说课设计

    对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药品推销成交”进行说课设计,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预期效果5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宇珍;刘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职英语精品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

    英语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机缺乏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单调、陈旧等原因,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输入式”教学的一言堂形式,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缺乏生趣.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为了调动英语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笔者尝试了如下教学实践,力求让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致力于培养中职英语精品人才.

    作者:高建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模式

    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基础医学,枯燥难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将此教学模式贯穿于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

    作者:邓香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探讨病例引导教学法在八年制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CBS(病例引导教学法)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八年制内科实习生39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9人)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病例答辩、迷你临床演练评估、临床操作技能实地评估成绩高(P<0.01).结论CBS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促进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寒;徐茂锦;胡晓霞;王艺伟;徐晓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呈现与评价

    根据生源主要是苗族、侗族学生的特点,对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进行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评价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进度较为满意,认为生物化学知识较难理解,喜欢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能使学生更易获得知识,强化情感体验,同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刘荣相;肖宗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础护理学“口腔护理”的说课设计

    为提高口腔护理的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模式、操作演示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为临床培养合格的、适合岗位需求的护理人才.

    作者:石欣怡;侯铁塔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记忆法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诊断学基础是一门]临床基础课程,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其知识内容丰富而复杂,学生常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掌握和记忆.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类比记忆法、歌谣记忆法、列表对比记忆法、抠字记忆法、谐音形象记忆法和综合记忆法等几种科学而有趣的记忆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就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如何应用几种记忆法举例如下.

    作者:孙国高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与体会

    素质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中尝试在X线检查的概述中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法,以期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研究性教学在食品加工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按照研究性教学理念,探讨如何将食品加工实验设计成具有研究性特征的实验项目,以研究性实验项目为教学载体,将其应用到研究性实验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在食品加工实验方面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作者:豆康宁;谷存国;李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乌鲁木齐市卫生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卫生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态度及满意度情况.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所综合医院的卫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9.39±1.62)分,少数民族卫技人员得分低于汉族(P<0.05);84.17%的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晋升职称;继续医学教育实施途径与希望途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实际教育途径与希望的教育途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应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工作的相关性等,终达到增强乌鲁木齐市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目的.

    作者:刘玲;刘金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医学生对流感认知和防治能力研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较重,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每年都在全世界流行,波及范围居于传染性疾病之首.19世纪以来,已出现过4次全球性的大流行.我国被公认为流感的多发地,几乎年年都有流感的局部流行或暴发.学校人口密度大、居住拥挤、集体活动多,是流感发生和防控的主要场所.医学生既是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又肩负着疾病防治的重要使命.因此,本研究以医学生群体为依托,立足西医,结合中医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医学生进行流感知识问卷调查,旨在提高其对流感的认知和防治能力,并为流感的宣传和防治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莉;陈丙春;朱述英;孙晓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及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1]幼儿园教师的现状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个体或群体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教育情境中,通过自身努力从工作本身获得的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2].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是幼儿园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关注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幼儿园教师对其职业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质量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马雪琴;王永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名泌尿外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6名)和对照组(36名).实验组36名学生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教学,对照组36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及两组学生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者比例和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式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对泌尿外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临床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

    作者:张家模;张翾;刘家骥;赵德建;赵涛;罗华铭;李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甘肃省贫困地区村医职业培训需求调查及研究

    随着我国农村卫生工作任务和环境的巨大变化,我们更应该关注村医培训工作,特别要关注贫困地区的村医职业培训工作.甘肃作为经济落后的省份之一,贫困地区的农村卫生工作及村医的职业培训工作更为特殊.通过爱德基金会村医培训项目的窗口,深入了解贫困地区村医职业培训的需求状况,以做好贫困地区村医职业培训工作,稳固贫困地区的村医建设工作.

    作者:王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预防医学类医学生专业承诺现况及应对策略分析

    选取某省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预防医学类专业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专业承诺现状和分布特征,并针对医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的提高制订应对策略.

    作者:万宇辉;高荣;李迎春;陶兴永;胡传来;潘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新媒体时代中职生手机上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分析

    中职生手机上网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容易引起手指酸麻、颈肩劳损、眼睛干涩肿胀、不易入睡或睡眠质量差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重视中职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张惠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一年级与五年级高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调查与比较

    职业生涯规划即个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条件,结合个体职业生涯的制约因素和机遇,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路径,制订教育与培训、发展计划等,并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对行动时间、顺序、方向做出合理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高职护生增强专业认同感、提高职业素养、获取职业成就和快乐.现对一年级和五年级高职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与比较,为各高职护理院校改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参考.

    作者:黎兰;鞠梅;石镁虹;代凤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特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SF-36量表对166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和193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消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病例组各维度得分(除心理健康)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消极等负面情绪,造成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下降,治疗中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疏导,培养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疗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睿;吕爱红;吴志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1].有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和其包含的5个因子(临床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专业与自我发展能力、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呈正相关(P<0.05).目前关于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笔者对我校2011级大专护生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邹立琴;廖明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量元素状况调查研究

    肾脏是人体微量元素代谢的重要器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后,由于透析影响、食欲减退以及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引起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这些元素含量的改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本项研究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从而进行人为干预,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对10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3个月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并选择同期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1-2期的患者22例及30例未透析的ESRD患者进行比较,分析ESRD患者及不同透析时间段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发成;李建英;石红梅;周玲;李怡;趋玉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职医学院音乐教学现状及体验教学模式探究

    由于受到课程设置的限制,音乐教育在部分高校中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对高职医学院学生的音乐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对体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

    作者:何江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循证医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研究

    循证医学是一门临床实践应用的方法学科,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评价和应用证据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传统的终结性考核的知识较为局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在前期教学考试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制订循证医学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尝试从平时表现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学生自我评价3个方面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方案,构建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循证医学教学考核评价模式.

    作者:贾改珍;林林;王萍玉;秦国民;王国祥;赵明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医学高专学校医学化学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对医学高专学校医学化学课堂教学艺术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医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在医学化学教学中,全面实施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教学成为受教育者的一种艺术享受,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可起到显著的作用.

    作者:傅春燕;陈代武;李杰红;孙双娇;张运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体会

    运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指导下的肿瘤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肿瘤心理康复相结合,构建具有肿瘤专科特点的培训体系,加强管理,完善考核和监督机制,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以适应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作者:李多杰;李红伟;彭开桂;沈学明;江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外科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外科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借鉴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建设外科学精品课程,拓展和丰富教学信息资源,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

    作者:郭琳;付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随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怎样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成为研究热点.高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作者:周立超;李丽华;张革秋;郭鹭;晁亮;李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卫生高职院校护理人体学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探索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开发,对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对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人体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为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徐红涛;马林伟;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方医学院与附属医院联合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思

    建立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是各本科医学院校探索的必经之路.对医学院校在本科生中试行地方医学院与附属医院联合培养科研型人才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该计划的建议.

    作者:雷秋成;郑华珍;黎柔君;朱丽飞;王双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能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阐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帮助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藏汉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广大藏区基础教育质量意义重大.从影响“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问题入手,对“藏汉双语”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人际交往倾向、职业发展动机、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探索“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调控和优化的策略,以期为促进“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作者:王俊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医学院校非直属型教学医院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我校邵东临床教学医院为例

    近年来,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医学院校直属的附属医院教学规模有限,已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临床教学任务.在新形势下,医学院校通过与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共同建立非直属型教学医院来改善临床教学基地不足的情况.临床教学医院在完成繁重医疗工作的同时又承担着临床教学任务,使临床教学医院建设无论在教学管理上,还是在保证教学质量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

    作者:李涛;邓爱民;谭安雄;唐朝阳;贺印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推广校园集体舞的实践探索

    我校课题“在中等卫校开展校园集体舞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已经结题,校园集体舞教学实践丰富了课外活动及体育课的内容,教学训练形式多样,学生兴趣高,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质量,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校园集体舞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仍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

    作者:覃良冠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藏药学本科生药检实习的“三步法”带教体会与思考

    针对藏药学专业本科生药检实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三步法”的实习带教管理经验,即实习前期、实习中期、实习后期3个不同实习阶段的管理要求与方法.

    作者:孙创斌;王建军;张珉;胡天祥;王巾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不同因素影响下桑叶总黄酮的提取率.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20(g/mL)、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2小时、提取温度80℃时,桑叶中总黄酮提取率高,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工厂化生产.

    作者:李秀英;黄文华;陈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见习是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而心血管外科知识一直是临床见习的难点.在心血管外科见习带教中,通过讲解知识点、查看患者、总结体会3个步骤,引导医学生顺利完成临床见习,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一欢;沈振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关于提高实习生普外科临床技能的探索

    外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普外科实习办法,借助临床技能中心平台,提高医学生的外科临床技能.

    作者:沈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药理学是一门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药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1].

    作者:李先伟;杨解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留学生临床实习中的研究

    以临床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CBL)是通过病例分析来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的医学课程学习模式,可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其自我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留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神经内科实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尝试性地将CBL教学方法应用于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可大大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习质量,是一种较好的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方法.

    作者:张雪梅;焦卓敏;王铎;黄山;付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实验室工作量化考核的几个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实验室工作量化考核是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制度,通过量化考核,不仅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全面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评比,实验室岗位设置以及实验室之间的比较提供了较直观的依据.但随着实验室工作量化考核制度的不断运用,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出现,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顾红光;张建国;计培良;张志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戊巴比妥钠多种药理效应的阈剂量观察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多种药理效应产生的阈剂量.方法 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入睡、痛觉消失、呼吸抑制、心功能抑制时注射的药物剂量.结果 随着剂量增加,家兔依次表现出催眠、麻醉、呼吸和心功能抑制效应.结论 戊巴比妥纳多种效应对应存在着多个阈剂量值,而不是只有一个.由于巴比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GABAA受体,这种阈剂量值的不同可能意味着在不同效应部位存在着亲和力不一致的受体亚型,或者存在其他作用机制.

    作者:叶少剑;黄念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有机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药学专业学科特点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同时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谭晓虹;王书华;张利民;杨辉;田嘉铭;王志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局部应用水蛭素对大鼠血管吻合模型术后血栓形成的观测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水蛭素对微血管吻合术后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肝素组、水蛭素组,建立大鼠微血管损伤后吻合模型,于术后2小时、24小时、3天、5天观察血管吻合后的愈合情况及血管通畅情况.将血栓连同血管段一起取出,切片、HE染色,取血管血栓体部中点切片,用Image Pro Plus 6.0医学图像处理系统测量血栓形成的面积和血管腔面积的比值(简称血栓比值).结果 随观察时间的延长,3个实验组血管吻合口通畅率呈下降趋势.血栓比值术后2小时肝素组和水蛭素组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术后24小时、3天和5天生理盐水组、肝素组和水蛭素组血栓比值3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Wistar大鼠股动脉吻合术后局部应用水蛭素能够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使通畅率明显提高.

    作者:胡哲;张静;郭鹏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以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眼部临床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和误诊原因与对策.方法 详细报道1例以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鼻内镜活检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该患者以左侧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经相关临床检查后证实为癌细胞侵蚀所致.结论 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眼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因此容易造成误诊,眼科医师需掌握鼻咽癌眼部表现的解剖学基础、发病特点,详细询问和了解病史,打破专科知识及诊断思维的限制,从而提高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确诊率,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刘洋;李文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医综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探讨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效果.方法 将168名青春期功血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运用中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医方法治疗,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比单纯西医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血有明显优势.

    作者:黄爱云;刘慧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是人体的暴露部分,容易受到伤害,在交通事故、工伤、高空坠落、体育赛事等意外事故中经常发生口腔颌面组织损伤.口腔颌面外伤直接影响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时、正确地处理颌面外伤至关重要.本科室自2006年4月至2009年7月共接诊口腔颌面外伤患者345名,经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颜成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正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正常的原因及意义.方法 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25例BNP水平正常(BNP<100 pg/ml)(实验组)和61例BNP水平增高(BNP≥400 pg/ml)(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D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正常的CHF患者LVEF值更低,LVEDd更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更重.

    作者:李春兰;钟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106例诊治分析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中毒事件,重度中毒极易危及人的生命,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06例,通过分析其治疗经过,为临床有机磷中毒的诊治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为经口中毒者,均在中毒后6小时内入院就诊.病例纳入标准:有毒蕈碱样、烟碱样症状;有昏迷、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力<30%.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大肠癌伴血吸虫病临床病理分析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在65岁以后,与年龄明显相关(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进行性增加[1].通过大规模流行病学和其他相关研究发现,慢性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地方性的高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并且慢性血吸虫病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老年人大肠癌的恶性程度[2].对本院活检确诊的大肠癌伴血吸虫病43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探讨血吸虫病与大肠癌之间的关系,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田齐凯;刘汉忠;肖静;涂珍;肖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摩尔伦口腔护理液在唇腺活检术后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摩尔伦口腔护理液对唇腺活检术后患者预防口腔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54例唇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及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摩尔伦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唇腺活检患者使用摩尔伦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董玉梅;杨晶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细胞形态学的鉴别诊断

    目的 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难治性贫血(RA)细胞形态学的异同,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MA患者26例和RA患者18例,对其外周血和骨髓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结果分析.结果 MA组外周血中以成熟大细胞、核右移为主;两组骨髓细胞的红系(巨原始、早幼红细胞)和粒系均出现了巨幼变现象,MA组多于RA组(P<0.05);MA组的巨原始红细胞和巨早幼红细胞比例高于RA组(P<0.05).RA组外周血异常以出现幼红细胞和异常粒细胞为主;骨髓中细胞的红系和粒系的病态造血更为显著(P<0.05),小巨核或多叶巨核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 MA和RA两种疾病在症状、红细胞形态、血常规、骨髓象等方面有相似性,疾病早期部分患者不易区分.形态学鉴别诊断的关键是有无细胞病态造血,特别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现象.

    作者:吴芹;冯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SimMan综合模拟系统在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SimMan综合模拟系统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09级4个班护理本科生,将其分为实验组(93名)和对照组(78名).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应用SimMan综合模拟系统在急救护理学中开展急救技术和重症监护部分的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护生认为该形式可强化他们的急救意识、培养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对急救操作技能的掌握.实验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将SimMan综合模拟系统应用于急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根据临床情景设计急救病例,能大大提高护生的综合急救技能.

    作者:柳家贤;谈益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德合作紧急救护专业急救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适合紧急救护专业中德班学生的急救教学案例,并应用于教学.方法 确立各系统常见急症教学案例框架;结合临床急救实践,设计案例的具体内容;采用多媒体、角色扮演、ECS(高仿真综合模拟人)情景教学等不同的形式呈现案例;将设计的案例应用于理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及考核.结果 案例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急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结论 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急救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案例的设计应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急救实践,案例教学应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李艳红;贾欣;陈瑞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院校合作开展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为探索现代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院校合作、共育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满足中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服务型高素质护理人员[1],我校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院校合作、学做一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规定护理专业部分临床课的教学任务由院校双方合作完成.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人才共育的机制,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培养,不仅强化了他们的职业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得到了医院及病人的好评,为下一步广泛实施与推广“院校合作、学做一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具体实施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卢玉彬;袁晓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专业“3+2”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在遵循国家中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大胆尝试“3+2”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可以拓宽护理人才的培养渠道.

    作者:林悦凤;王为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在卫生职业教育中强化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认识与思考

    卫生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由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职业人”,即在教学中要突出职业特点,除培养护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应重视其职业素养的培养[”.伴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产生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增高.患者来医院就诊的目的除了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威胁之外,还希望从医护人员那里获得更多与自己所患疾病相关的医学和保健知识.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逐步开展了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为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这一需要,卫生职业教育就需在职业化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强化护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作者:战青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进展

    介绍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专业教育的形式,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实践教学及考核等方面分析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制订和完善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性意见及建议.

    作者:吕霞;谭翠;贺生;孙亚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谈中职卫校班主任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引领者,在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中职卫校班主任普及心理学知识,有利于班主任运用科学方法管理和教育学生,使中职卫校学生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作者:王红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及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发展状况、队伍特征,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

    作者:张晓丹;胡敏;王向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OSCE在健康评估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目前被国外医学教育部门认可的应用广泛、客观性强的一种临床能力评价方法[1].OSCE于1975年首次在英国提出,它通过创设一系列考站、制订相应的评分标准来评估考生系统化的临床应用能力.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员是护理教育研究的重点.我校内科教研室尝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运用OSCE来进行教学评价,以促进健康评估的教学改革,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关于高等医学院校题库建设的几点浅见

    题库建设是实现考教分离、确保考试公正与公平、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和学风好转的有力举措,亦是体现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结合高等医学院校题库建设的实际情况,就高等医学院校题库建设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我校题库建设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作者:胡月;赵娜;王志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三维虚拟人体技术在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三维虚拟人体技术在解剖学消化系统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及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护理专业2013级三年制中专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每组两个班,各112人.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实践考核的方法对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大部分学生认为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验组学生理论和实践考试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使学生对内在器官有更形象生动的认识,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卢碧燕;许穗平;占小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小儿麻醉教学中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小儿麻醉教学存在诸多困难,且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相对欠佳.可视化技术是新颖且具有诸多优势的临床技术,将其引入临床教学,可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小儿麻醉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刘华程;秦培顺;曾睿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柴葛解肌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现今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对药物作用机理不断钻研发掘的新阶段,对传统复方的研究将成为人们研究的新方向.回顾近些年柴葛解肌汤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对大家研究经典方剂有所启发.

    作者:王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我国传统运动养生与中医学的融合及其发展

    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养生以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学为根基,融合我国古代医、儒、佛、道的文化精义.对中国传统运动养生与中医学的融合及其发展进行探讨分析,进而追寻其健身价值,有利于人们掌握传统运动养生与中医文化的精髓,对促进身心健康、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具有现实的意义.

    作者:董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危重患者大便失禁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危重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治疗及机械吸痰等,这些均可引起肠道功能异常、菌群失调、肛门括约肌松弛,极易导致腹泻、大便失禁.据报道[1],ICU危重患者及瘫痪卧床患者中,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高达46.0%~54.4%.由于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胃肠道功能紊乱,易造成消化道大出血,大便失禁成水样或糊状,血便流出.而肛门长时间受理化因素刺激,容易出现肛周湿疹,从而导致皮肤溃烂,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护理并发症[2].因此,大便失禁已成为危重患者医疗、护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大便失禁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建华;李青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谈临终关怀所面临的相关伦理问题

    临终关怀是人道主义的新起点,是人生临终旅途的一个理想模式,但由于传统伦理观念和现实的影响,临终关怀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的困扰,主要有:传统孝道、传统死亡观、医疗伦理环境、医学人道主义以及医护人员缺乏临终关怀知识等.通过讨论研究,探寻一条普遍性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杜伟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构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加大,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大幅增长,经济业务不断增加,高职院校财务核算越来越复杂.同时,教育部、财政部要求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财务服务方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革新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改进财务服务质量.

    作者:张常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疾患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合理且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和预防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及一些不良情况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俊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可将中药材粉碎成为1~75 μm粒径范围内的粉末.超微粉碎技术可用于贵重药材、纤维性强的药材、强韧性药材、药食同源药材、有效成分受湿热易破坏药材的粉碎.通过超微粉碎,能够实现缩短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时间、提高药材生物利用度、节约中药资源、提高剂型品质等目标.同时论述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甄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谈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藏医药千百年来在为藏民族和周边其他民族医治疾病、预防保健以及了解和运用大自然特有资源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尽管对藏医药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藏医药传承人的培养,医学典籍的搜集、整理和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邱建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世界大学城的药物制剂技术空间课程建设

    基于世界大学城,结合药物制剂技术和空间课程的特点,围绕课程整体设计、资源框架、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4个方面进行空间课程建设.

    作者:王威;涂冰;刘汉;刘宏伟;朱玲遐;蒋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护理人际沟通课程改革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护理专业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构建专业核心能力实训课程体系,使护生能够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作者:冯永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介绍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几年来遗传学课程的发展情况,分别从遗传学理论教学改革、遗传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3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郭晓农;柏加林;董江陵;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创建师生职工满意的医院

    校医院是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清华校医院为例着重从学习型组织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师生职工满意的医院.

    作者:类延旭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层医院病案室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医院(特指县、乡级医院)病案室管理存在如下问题: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欠缺;病案室空间小,设施简陋;病案管理手段单一落后.应该重视基层医院病案室的建设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病案室规范化发展.

    作者:鞠春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由于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业人员需求缺口较大,且待遇和职业认同感较低,因此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基层医疗服务人才的方式,但该模式也存在着培养与需求不符合的问题.只有深入研究各专业的职业和行业标准,从岗位工作任务的角度人手,优化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邱红鑫;曹文元;王会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构建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为德育保驾护航

    伴随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德育工作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学校德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德育工作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实例展示高职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胡晶;顾承麟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