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胡俊平

关键词:腰椎, 椎弓根螺钉, 护理
摘要: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疾患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合理且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和预防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及一些不良情况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在卫生职业教育中强化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认识与思考

    卫生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由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职业人”,即在教学中要突出职业特点,除培养护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应重视其职业素养的培养[”.伴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产生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增高.患者来医院就诊的目的除了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威胁之外,还希望从医护人员那里获得更多与自己所患疾病相关的医学和保健知识.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逐步开展了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为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这一需要,卫生职业教育就需在职业化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强化护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作者:战青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实验室工作量化考核的几个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实验室工作量化考核是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制度,通过量化考核,不仅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全面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评比,实验室岗位设置以及实验室之间的比较提供了较直观的依据.但随着实验室工作量化考核制度的不断运用,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出现,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顾红光;张建国;计培良;张志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院校合作开展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为探索现代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院校合作、共育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满足中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服务型高素质护理人员[1],我校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院校合作、学做一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规定护理专业部分临床课的教学任务由院校双方合作完成.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人才共育的机制,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培养,不仅强化了他们的职业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得到了医院及病人的好评,为下一步广泛实施与推广“院校合作、学做一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具体实施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卢玉彬;袁晓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医学生对流感认知和防治能力研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较重,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每年都在全世界流行,波及范围居于传染性疾病之首.19世纪以来,已出现过4次全球性的大流行.我国被公认为流感的多发地,几乎年年都有流感的局部流行或暴发.学校人口密度大、居住拥挤、集体活动多,是流感发生和防控的主要场所.医学生既是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又肩负着疾病防治的重要使命.因此,本研究以医学生群体为依托,立足西医,结合中医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医学生进行流感知识问卷调查,旨在提高其对流感的认知和防治能力,并为流感的宣传和防治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莉;陈丙春;朱述英;孙晓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柴葛解肌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现今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对药物作用机理不断钻研发掘的新阶段,对传统复方的研究将成为人们研究的新方向.回顾近些年柴葛解肌汤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对大家研究经典方剂有所启发.

    作者:王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探讨病例引导教学法在八年制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CBS(病例引导教学法)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八年制内科实习生39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9人)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病例答辩、迷你临床演练评估、临床操作技能实地评估成绩高(P<0.01).结论CBS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促进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寒;徐茂锦;胡晓霞;王艺伟;徐晓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戊巴比妥钠多种药理效应的阈剂量观察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多种药理效应产生的阈剂量.方法 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入睡、痛觉消失、呼吸抑制、心功能抑制时注射的药物剂量.结果 随着剂量增加,家兔依次表现出催眠、麻醉、呼吸和心功能抑制效应.结论 戊巴比妥纳多种效应对应存在着多个阈剂量值,而不是只有一个.由于巴比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GABAA受体,这种阈剂量值的不同可能意味着在不同效应部位存在着亲和力不一致的受体亚型,或者存在其他作用机制.

    作者:叶少剑;黄念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目的 创新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口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符合基层医疗卫生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方法 将2012级、2013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口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临床基本操作等方法,将人体解剖学的内容融入临床工作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学习情况的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对口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学习情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可使对口生较早地了解临床需要,既可提高对口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又可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临床工作岗位的需求.

    作者:曾永鸿;刘金海;邱波;岑章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抗心律失常药教材内容分析及板书设计

    抗心律失常药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做好本章(节)课堂板书设计,有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抗心律失常药.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进展

    介绍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专业教育的形式,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实践教学及考核等方面分析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制订和完善五年一贯制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性意见及建议.

    作者:吕霞;谭翠;贺生;孙亚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及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1]幼儿园教师的现状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个体或群体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教育情境中,通过自身努力从工作本身获得的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2].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是幼儿园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关注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幼儿园教师对其职业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活质量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马雪琴;王永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方医学院与附属医院联合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思

    建立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是各本科医学院校探索的必经之路.对医学院校在本科生中试行地方医学院与附属医院联合培养科研型人才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该计划的建议.

    作者:雷秋成;郑华珍;黎柔君;朱丽飞;王双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体会

    运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指导下的肿瘤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肿瘤心理康复相结合,构建具有肿瘤专科特点的培训体系,加强管理,完善考核和监督机制,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以适应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作者:李多杰;李红伟;彭开桂;沈学明;江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预防医学类医学生专业承诺现况及应对策略分析

    选取某省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预防医学类专业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专业承诺现状和分布特征,并针对医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的提高制订应对策略.

    作者:万宇辉;高荣;李迎春;陶兴永;胡传来;潘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职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建立具有高职医学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探索一条以教材基本逻辑和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卫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增加实践教学为切入点的高职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培养特色人才的办学宗旨.

    作者:程子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正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正常的原因及意义.方法 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25例BNP水平正常(BNP<100 pg/ml)(实验组)和61例BNP水平增高(BNP≥400 pg/ml)(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D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正常的CHF患者LVEF值更低,LVEDd更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更重.

    作者:李春兰;钟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疾患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合理且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和预防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及一些不良情况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俊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职高专临床基础检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探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为培养高素质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寻求新思路.

    作者:陆玉霞;褚静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OSCE在健康评估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目前被国外医学教育部门认可的应用广泛、客观性强的一种临床能力评价方法[1].OSCE于1975年首次在英国提出,它通过创设一系列考站、制订相应的评分标准来评估考生系统化的临床应用能力.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员是护理教育研究的重点.我校内科教研室尝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运用OSCE来进行教学评价,以促进健康评估的教学改革,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呈现与评价

    根据生源主要是苗族、侗族学生的特点,对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进行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评价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进度较为满意,认为生物化学知识较难理解,喜欢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能使学生更易获得知识,强化情感体验,同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刘荣相;肖宗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