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正常的临床分析

李春兰;钟栩

关键词:心力衰竭, B型利钠肽, LVEF, LVEDD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正常的原因及意义.方法 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25例BNP水平正常(BNP<100 pg/ml)(实验组)和61例BNP水平增高(BNP≥400 pg/ml)(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D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正常的CHF患者LVEF值更低,LVEDd更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更重.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药学本科生药检实习的“三步法”带教体会与思考

    针对藏药学专业本科生药检实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三步法”的实习带教管理经验,即实习前期、实习中期、实习后期3个不同实习阶段的管理要求与方法.

    作者:孙创斌;王建军;张珉;胡天祥;王巾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1].有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和其包含的5个因子(临床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专业与自我发展能力、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呈正相关(P<0.05).目前关于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笔者对我校2011级大专护生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邹立琴;廖明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关于提高实习生普外科临床技能的探索

    外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普外科实习办法,借助临床技能中心平台,提高医学生的外科临床技能.

    作者:沈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谈中职卫校班主任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引领者,在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中职卫校班主任普及心理学知识,有利于班主任运用科学方法管理和教育学生,使中职卫校学生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作者:王红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在卫生职业教育中强化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认识与思考

    卫生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由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职业人”,即在教学中要突出职业特点,除培养护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应重视其职业素养的培养[”.伴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产生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增高.患者来医院就诊的目的除了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威胁之外,还希望从医护人员那里获得更多与自己所患疾病相关的医学和保健知识.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逐步开展了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为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这一需要,卫生职业教育就需在职业化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强化护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作者:战青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与体会

    素质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中尝试在X线检查的概述中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法,以期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构建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为德育保驾护航

    伴随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德育工作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学校德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德育工作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实例展示高职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胡晶;顾承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浅谈中医式思维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但在中医院校中,受到中医式思维的影响,造成生理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对中医式思维进行分析,探讨中医式思维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

    作者:余文珍;涂春香;陈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可将中药材粉碎成为1~75 μm粒径范围内的粉末.超微粉碎技术可用于贵重药材、纤维性强的药材、强韧性药材、药食同源药材、有效成分受湿热易破坏药材的粉碎.通过超微粉碎,能够实现缩短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时间、提高药材生物利用度、节约中药资源、提高剂型品质等目标.同时论述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甄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抗心律失常药教材内容分析及板书设计

    抗心律失常药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做好本章(节)课堂板书设计,有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抗心律失常药.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病例讨论在中医院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根据中医院校病理学课时的需要,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阶段性病例讨论.师生围绕病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病例讨论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师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实践证明,病例讨论对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苗宇船;刘杨;郭继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介绍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几年来遗传学课程的发展情况,分别从遗传学理论教学改革、遗传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3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郭晓农;柏加林;董江陵;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特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SF-36量表对166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和193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消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病例组各维度得分(除心理健康)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消极等负面情绪,造成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下降,治疗中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疏导,培养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疗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睿;吕爱红;吴志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藏汉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广大藏区基础教育质量意义重大.从影响“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问题入手,对“藏汉双语”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人际交往倾向、职业发展动机、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探索“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调控和优化的策略,以期为促进“藏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作者:王俊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医学生对流感认知和防治能力研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较重,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每年都在全世界流行,波及范围居于传染性疾病之首.19世纪以来,已出现过4次全球性的大流行.我国被公认为流感的多发地,几乎年年都有流感的局部流行或暴发.学校人口密度大、居住拥挤、集体活动多,是流感发生和防控的主要场所.医学生既是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又肩负着疾病防治的重要使命.因此,本研究以医学生群体为依托,立足西医,结合中医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医学生进行流感知识问卷调查,旨在提高其对流感的认知和防治能力,并为流感的宣传和防治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莉;陈丙春;朱述英;孙晓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有机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药学专业学科特点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同时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谭晓虹;王书华;张利民;杨辉;田嘉铭;王志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戊巴比妥钠多种药理效应的阈剂量观察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多种药理效应产生的阈剂量.方法 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入睡、痛觉消失、呼吸抑制、心功能抑制时注射的药物剂量.结果 随着剂量增加,家兔依次表现出催眠、麻醉、呼吸和心功能抑制效应.结论 戊巴比妥纳多种效应对应存在着多个阈剂量值,而不是只有一个.由于巴比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GABAA受体,这种阈剂量值的不同可能意味着在不同效应部位存在着亲和力不一致的受体亚型,或者存在其他作用机制.

    作者:叶少剑;黄念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研究性教学在食品加工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按照研究性教学理念,探讨如何将食品加工实验设计成具有研究性特征的实验项目,以研究性实验项目为教学载体,将其应用到研究性实验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在食品加工实验方面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作者:豆康宁;谷存国;李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一年级与五年级高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调查与比较

    职业生涯规划即个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条件,结合个体职业生涯的制约因素和机遇,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路径,制订教育与培训、发展计划等,并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对行动时间、顺序、方向做出合理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高职护生增强专业认同感、提高职业素养、获取职业成就和快乐.现对一年级和五年级高职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与比较,为各高职护理院校改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参考.

    作者:黎兰;鞠梅;石镁虹;代凤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生理学教学中血浆渗透压知识点微课的设计与实施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其专业知识的繁杂和抽象性促使生理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生理学中血浆渗透压为例,结合微课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新形式,探讨如何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超彦;周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