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彬;袁晓萱
近年来,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医学院校直属的附属医院教学规模有限,已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临床教学任务.在新形势下,医学院校通过与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共同建立非直属型教学医院来改善临床教学基地不足的情况.临床教学医院在完成繁重医疗工作的同时又承担着临床教学任务,使临床教学医院建设无论在教学管理上,还是在保证教学质量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
作者:李涛;邓爱民;谭安雄;唐朝阳;贺印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特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SF-36量表对166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和193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 消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病例组各维度得分(除心理健康)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躯体角色、一般健康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消极等负面情绪,造成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下降,治疗中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疏导,培养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疗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睿;吕爱红;吴志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设计适合紧急救护专业中德班学生的急救教学案例,并应用于教学.方法 确立各系统常见急症教学案例框架;结合临床急救实践,设计案例的具体内容;采用多媒体、角色扮演、ECS(高仿真综合模拟人)情景教学等不同的形式呈现案例;将设计的案例应用于理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及考核.结果 案例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急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结论 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急救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案例的设计应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急救实践,案例教学应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李艳红;贾欣;陈瑞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但在中医院校中,受到中医式思维的影响,造成生理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对中医式思维进行分析,探讨中医式思维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
作者:余文珍;涂春香;陈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基于世界大学城,结合药物制剂技术和空间课程的特点,围绕课程整体设计、资源框架、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4个方面进行空间课程建设.
作者:王威;涂冰;刘汉;刘宏伟;朱玲遐;蒋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索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开发,对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对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人体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为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徐红涛;马林伟;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基础医学,枯燥难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将此教学模式贯穿于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
作者:邓香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对于麻醉专业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必然要使用麻醉机,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麻醉机,学生应掌握原理并能熟练使用.相比传统的LBL教学法,应用PBL教学法更能引起学生对麻醉机的兴趣,可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了解麻醉机,熟悉麻醉机的结构和原理,并敢于动手操作麻醉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作者:刘淑娥;姚光;孙雪华;王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SimMan综合模拟系统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09级4个班护理本科生,将其分为实验组(93名)和对照组(78名).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应用SimMan综合模拟系统在急救护理学中开展急救技术和重症监护部分的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护生认为该形式可强化他们的急救意识、培养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对急救操作技能的掌握.实验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将SimMan综合模拟系统应用于急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根据临床情景设计急救病例,能大大提高护生的综合急救技能.
作者:柳家贤;谈益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按照研究性教学理念,探讨如何将食品加工实验设计成具有研究性特征的实验项目,以研究性实验项目为教学载体,将其应用到研究性实验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在食品加工实验方面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作者:豆康宁;谷存国;李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素质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中尝试在X线检查的概述中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法,以期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随着我国农村卫生工作任务和环境的巨大变化,我们更应该关注村医培训工作,特别要关注贫困地区的村医职业培训工作.甘肃作为经济落后的省份之一,贫困地区的农村卫生工作及村医的职业培训工作更为特殊.通过爱德基金会村医培训项目的窗口,深入了解贫困地区村医职业培训的需求状况,以做好贫困地区村医职业培训工作,稳固贫困地区的村医建设工作.
作者:王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名泌尿外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6名)和对照组(36名).实验组36名学生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教学,对照组36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及两组学生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者比例和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式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对泌尿外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临床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
作者:张家模;张翾;刘家骥;赵德建;赵涛;罗华铭;李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肾脏是人体微量元素代谢的重要器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后,由于透析影响、食欲减退以及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引起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这些元素含量的改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本项研究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从而进行人为干预,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对10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3个月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并选择同期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1-2期的患者22例及30例未透析的ESRD患者进行比较,分析ESRD患者及不同透析时间段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发成;李建英;石红梅;周玲;李怡;趋玉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抗心律失常药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做好本章(节)课堂板书设计,有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抗心律失常药.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有机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药学专业学科特点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同时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谭晓虹;王书华;张利民;杨辉;田嘉铭;王志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可将中药材粉碎成为1~75 μm粒径范围内的粉末.超微粉碎技术可用于贵重药材、纤维性强的药材、强韧性药材、药食同源药材、有效成分受湿热易破坏药材的粉碎.通过超微粉碎,能够实现缩短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时间、提高药材生物利用度、节约中药资源、提高剂型品质等目标.同时论述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甄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针对藏药学专业本科生药检实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三步法”的实习带教管理经验,即实习前期、实习中期、实习后期3个不同实习阶段的管理要求与方法.
作者:孙创斌;王建军;张珉;胡天祥;王巾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英语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机缺乏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单调、陈旧等原因,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输入式”教学的一言堂形式,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缺乏生趣.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为了调动英语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笔者尝试了如下教学实践,力求让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致力于培养中职英语精品人才.
作者:高建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效果.方法 将168名青春期功血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运用中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医方法治疗,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1%(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比单纯西医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血有明显优势.
作者:黄爱云;刘慧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