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银花
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盂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16岁.因反复肉眼血尿4 a入院.查体无殊,肾功能正常.B超、CT均提示:左肾发育异常,右肾积水.KUB+IVP:右肾盂、肾盏明显扩张,杯口圆钝,左肾盂、肾盏基本未显影.输尿管显影欠佳,膀胱位置、形态正常.逆行造影:符合右肾重度梗阻性积水改变.
作者:屠国伟;朱同玉;许明;戎瑞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自1999-05-12《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正式实施以来,我院医师队伍管理走向了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新里程碑,从2001-01~2006-12我院通过医师执业考试及注册资格审核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达到312人.贯彻落实《医师法》切实履行医师职责和义务,保障医师及患者应有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医师法》在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作者:周红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2004~2006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6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慧;赵颖;李昆鹏;陈志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虱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体皮肤的寄生虫病,但寄生于眼部睫毛者,临床实属少见,容易漏诊、误诊,笔者临床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已婚,矿区职工家属,于2002-11来诊,自诉双眼发红、奇痒6个月多.在此之前,曾在外院及本院门诊多次误诊为睑缘炎、过敏性结膜炎,给予硫酸锌眼水、抗生素眼水及激素类眼水滴眼等治疗后均无好转.
作者:王伟霞;党计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但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中晚期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医师易被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或转移灶症状迷惑,而导致误诊.本人收集我院2002-05~2007-05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1]286例肝癌,对其中入院时误诊的46例(16%)分析如下.
作者:张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2003-01~2006-01收治曾在门诊误诊的老年脊柱转移瘤患者2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60~84(67±9.3)岁.转移瘤来源:肺癌6例,肝癌4例,胃癌3例,前列腺癌2例,乳腺癌3例,宫颈癌2例,结肠癌1例,来源不明7例.转移瘤节段:颈椎3例,胸椎47例,腰椎35例,骶尾椎6例,单椎体转移型7例,多椎体转移型21例.误诊时间为2~36个月.误诊的疾病包括: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纤维组织炎、类风湿病、输尿管结石、前列腺炎、肾炎、感染及软组织挫伤等.
作者:范里;杜飞;丁万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10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及随机抽取100例无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健康人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探讨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收集2000~2005年我科门诊及住院的TIA患者为TIA组,其中男62例,女43例,年龄58~75(平均66.5)岁.所有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严重的心、肝、肾疾病,伴有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65例,糖尿病53例,高脂血症41例,饮酒史30例,吸烟35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排除急性脑梗死.其中颈动脉系统TIA 58例,椎-基动脉系统TIA 47例,症状在30 min内缓解33例,30 min~3 h内缓解36例,3 h以后缓解36例.对照组:随机抽取100例无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健康人,男52例,女48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5岁.
作者:张冬梅;陈建鸿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46,XX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8岁.因阴茎外观短小,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就诊.患儿自生后按男孩抚养,随年龄增长,阴茎及睾丸发育缓慢,患儿不能站立排尿,否则湿裤.患儿目前小学一年级就读,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内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男孩外貌,身体瘦长,无颈蹼,无肘外翻.胡须、喉结、乳腺等未见发育.阴茎长度1.5 cm,严重下弯,尿道开口于阴茎根部.双侧睾丸对称,质地坚韧约0.6 cm×0.6 cm×0.6 cm,肛门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清睾酮为6.0 nmol/L,促黄体生成素1.0 U/L.B超盆腔内未见子宫、卵巢等女性内生殖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两个X 染色体未见大小及形态差异,未见Y染色体.对该患儿按尿道下裂行一期阴茎伸直、尿道重建术,术中分别取两侧少许睾丸组织做病理,证实为发育不良睾丸组织.现患儿术后0.5 a,随访时见:阴茎成伸直状,尿道开口为龟头正位,阴茎及睾丸体积无明显增长.
作者:高莉娟;张秀辉;赵玉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4~2007-02我们应用苦参素注射液辅助治疗药物性肝病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19~81(平均55)岁,发病时间5 d~18个月.
作者:刘红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大黄别名甚多,同行皆知,不必赘述.千百年来,在人类与疾病斗争史上大黄以将军之威,屡建奇功.其功效有通闭解结,推陈致新,清热解毒,泻中有补,调二便,和五脏,调理机体的整体功能.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以及急慢性疾病中.所不同的是,配五、炮制(生、熟、酒、炒、炒炭、粉剂等)煎法(浸泡、后下、同煎)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本人应用大黄每每获得甚捷,并对大黄的应用体会如下.
作者:刘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多发生在幕上,占64%~86%,而在幕下者少见[1].我们遇到脑干部位2例,误诊为咽喉肌麻痹而就诊于耳鼻喉科,现分析如下.
作者:邱春华;王艳玲;苏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以低钠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因厌食、恶心、呕吐、乏力2个月,胸闷、气短1周入我院.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厌食、恶性、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且感全身乏力、头晕、嗜睡,无发热、头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体重下降约5斤.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0.5 a前曾有煤气中毒病史.
作者:谢晓燕;王永兴;江玲;南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10%~15%,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非侵入性诊断指标,其基础与临床研究一直进展缓慢[1].近来有研究证实异位内膜的种植、生长和侵袭依赖新生血管形成,部分内源性血管生成因子(VEGF)参与调控了血管生成过程[2].因此,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目的在于探讨VEGF与EM的关系以及其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的可行性.
作者:樊冬梅;马丽娜;何新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提高对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资料,并复习国内相关文献14篇(含18例).结果:CT和MRI检查:2例肿瘤均位于肝右叶,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密度占位,CT值24~40 Hu,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质呈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巨大的占位性病灶,T1WI像为低信号,T2WI像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渐减退或仍见团片状强化.结论: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其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肿瘤向外浸润生长,边界不清,缺乏特征性征象.
作者:段丽芬;袁曙光;赵新湘;杨菲菲;郝金刚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我院2004~2006年采用国产生长抑素与善宁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对比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王魁彬;郭玲;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带状疱疹误诊慢性胆囊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5岁.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为持续性钝痛,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性,无腰肩背部放散痛,行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收入内科治疗2 d,无症状改善.入院后第2天右上腹壁及腰背部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皮损进行性发展为丘疱疹和水疱,疼痛剧烈,为针刺样,遂请我科会诊,诊断为带状疱疹转入我科.系统检查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皮肤科情况:皮损分布于右上腹壁及腰背部,沿皮肤浅表神经呈簇集带状分布,为丘疹、丘疱疹、水疱并存,部分水疱融合成大疱,疱壁紧张,周围绕有红晕,触痛明显.我科治疗:给予抗病毒、止痛、增强免疫力、营养神经及外用药对症治疗1周,水疱干燥,皮疹面积缩小,无新生皮损,患者疼痛缓解.
作者:姜向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脑干脑炎误诊为脑干梗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7岁.因头晕头痛25 d,口角歪斜、听力下降18 d入院.患者于25 d前上班时突发头晕头痛,伴有视物旋转,左耳耳鸣.至当地医院就诊,按脑干梗死收住院,给予活血化瘀、营养脑神经等治疗,病情无缓解,且进行性加重,出现恶心呕吐,并于18 d前出现口角歪斜,左耳听力下降伴有左耳后疼痛、左耳填塞感,及左下肢活动不利等症状.于2007-04-16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门诊拟左侧面神经炎、脑干病变待查收住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遗传史均无特殊.查体:T 36.5 ℃,P 80次/min,R 16次/min,BP 130/85 mm Hg,神志清,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眼球活动好,未见明显眼球震颤,伸舌居中,左侧周围性面瘫,左耳听力下降,Rinne试验:右耳:骨导<气导,左耳:骨导<气导,Weber试验:偏向右侧,左侧肢体及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5-级,余体征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刘艳云;张正春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误诊疾病,提高诊断及治愈率.方法:对18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误诊为菌痢6例,急性肠炎5例,急性坏死性肠炎4例,蛔虫性肠梗阻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过敏性紫癜1例.均于48 h内纠正诊断,转外科治愈.结论:在典型症状未完全出现时易于误诊其他疾病,应引起注意.
作者:王文正;王凤贵;郭贯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我院阴道超声介入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5-01~2007-01来我院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250例次,筛选出102例符合以下条件:(1)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出血;(2)肝、肾功能正常,无甲氨喋呤用药禁忌证;(3)要求保守治疗;(4)外周血WBC≥4.0×109/L,BPC≥10×109/L.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黎少琴;刘馨;连芳;张婷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