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专科轮转培训实践与效果

谢洁;陈慕瑶;黄纯苗;廖鸿兰;谢曼英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专科轮转, 培训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方法,以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对我科工作2~5年的68名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专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技能、该专科各位教授手术习惯及手术配合技巧、仪器设备保养等.培训形式为上小课、专科组长带帮教.结果 专科轮转培训后,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手术配合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医生总体评价好,专科组长对轮转护士满意度高,轮转护士自我评价收获较大.结论 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轮转培训,可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手术配合质量,使医护协同发展,手术配合默契.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阐述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指导护生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更好地发挥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张燕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哲学思想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高层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能力,而如何有效开发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实践证明,经典哲学思想,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

    作者:王天成;王学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ICU护士职业风险与防护研究进展

    ICU特殊的环境使ICU护士成为职业风险暴露的高危群体.在日常工作中,ICU护士面临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的危害,以及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ICU护士职业风险与防护措施的文献,为ICU护士认知职业风险与防护提供参考.

    作者:吴晓娟;谢先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提出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治疗的8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经腹子宫全切术治愈,4例经腹子宫次全切术治愈,其余患者均未切除子宫.结论 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吸氧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秀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这一环节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关注医学生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对实习教学起到监督、检查、评价、导向、激励、提高等积极作用,还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周向阳;王荣林;刘耀波;周毕军;刘宛丽;张铮;李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我校一附院8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使用腋静脉留置针技术,对照组使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钟技术,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及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6.50±1.48)d,平均留置时间为6d,长留置时间为14 d,无红肿、静脉炎发生.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1-0.46)d,与研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是早产儿较为理想的选择,能够大限度解决其住院期间全静脉营养、长时间用药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药剂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本文就药剂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其形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浅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取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已有的一些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满足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一紧迫任务的需要.

    作者:刘暖;杨雷;毛秉豫;卞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进展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可分为理论教学方法和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归纳近几年常见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发现多数教学方法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教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论证和具体检验标准,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作者:张凤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基于课堂录像的高职英语教师话语的研究

    在英语课堂中,话语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还是学生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本研究借助课堂录像,对五年制高职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量、汉语与英语的使用比例、词汇特征、课堂提问方式和反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话语量、词汇密度和语速,慎用母语,注意提问策略等建议.

    作者:杨梅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校校医院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思考

    校医院是高等院校的一个医疗卫生服务部门,肩负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医疗保健任务.护理人员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熟练掌握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重视和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校医院护理工作优质高效进行的保证.

    作者:周晓芹;夏安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多元化教学在西藏大学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西藏大学医学院于2010年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改为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差异大等现状,综合运用直观教学、案例教学、概念图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渗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兰;段亚平;卓玛;张勇仓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转化医学理念下医学教育改革的可行性探讨

    分析转化医学理念下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提出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作者:贾薇;陶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4个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92名)和实验组(95名),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定期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7.28±5.89)分、(84.72±9.9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教学的主观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循证护理教学既能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其文献检索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从而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刘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提升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尝试

    目的 改变传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效率,提高本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方法 从6方面着手改革传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模式:(1)重视第一次实验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2)重视实验课准备环节,定期进行集体备课;(3)要求学生实验课前预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突出形态学特点,多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强化记忆;(5)注重动手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6)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学生信息反馈.结果 通过对3届1 187名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对实验课满意率高达98.56%,实验考试平均成绩由改革前的80分提升到90分.结论 改革后的方法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兆年;贺岭凤;王登科;戴新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职护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调查——以某卫生学校为例

    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在德育中可以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中间变量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以柳州市某卫生学校学生为例,调查中职护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以期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邹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实习护生在校期间学习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进入临床实习的大、中专护生对在校期间学习需求的认识,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我校进入临床实习的420名大、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以上实习护生认为在校期间沟通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的一般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对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需要的.81.7%的实习护生认为学校教师所教的内容与临床需要基本一致;96.2%的实习护生认为学校教师的操作与实习带教教师相比更标准或差不多;但81.2%的实习护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技能等在临床上不够用.结论 需重视护生人文素质培养,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选择更切合临床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陈烨;戴肖松;叶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大专院校医学美容专业病原生物学教学实践探讨

    病原生物学是大专院校医学美容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专业,优化授课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建设网络课程;优化实验教学,强调无菌观念4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丘继哲;王乐三;邹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面对中职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趋势,教师应调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运动中和谐相处.

    作者:李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9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常见手术并发症,总结护理特点.结果 出血、感染、结石残留是主要并发症,需针对性地加强护理干预.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招青;王晓玲;李守宾;李双利;高双友;李连印;温英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