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艳;王俊英;周庆华
神经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疾病的认识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更多的需要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沉淀,在教学中有必要对实习方案进行精心设计,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以及专业操作技能,达到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目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各科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成为实习教学的关键.
作者:解龙昌;殷建瑞;高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PDCA循环模式的特点及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和所取得的效果.
作者:施方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介入辅助灌注化疗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效果.方法 将24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分为A组(12例)和B组(12例),A组采用单纯动脉灌注化疗,B组采用供血动脉栓塞灌注化疗.结果 肿块消失:A组1例,占8.33%;B组3例,占2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块缩小:A组2例,占16.67%;B组6例,占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经动脉介入灌注加栓塞化疗,肿块缩小甚至消失,疗效显著.
作者:曹万弘;柴文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评价推拿及音乐疗法在压疮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培训SSP,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压疮护理教学及考核,实验组实施推拿和音乐疗法预防压疮护理教学及考核.结果 两组学生对考核的组织管理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SSP对两组学生预防压疮护理效果评价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以预防压疮护理工作任务为导向,应用推拿及音乐疗法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客观化临床技能考核方法,SSP评价较高.
作者:崔巧玲;刘旭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以我校2009级与20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PBL教学法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军;胡昌军;张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方法 从我校2010级大专护生中随机抽取3个班作为观察组,另抽取3个班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及“立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按传统培养方案进行教学.结果 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中有6个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和“立体化”教学模式对培养护士核心能力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叶玲;刘清南;郭梦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事业发展、医患关系模式转变,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而且更强调其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者:瞿秋;计畅;高璐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文通过对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孙晓艳;王俊英;周庆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67.39%(P<0.05);两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各参数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度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雄;张振昶;赵翀翀;梁成;金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以仲景文化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贴近生活等优势,容易引起医学生共鸣.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设计仲景文化之旅;举办学术讲座;开设选修课程;设立仲景奖学金;利用网络平台,推进仲景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弘扬中医文化的影片;建设校园仲景文化景观,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作者:梁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n=118)和实验组(n=124),每组两个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精神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可作为精神科护理学的有效教学形式.
作者:张自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医学营养专业是一个新兴并具有前景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医学营养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医学营养专业在医院、社区等健康服务行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急需完善相关的法律支撑.
作者:扬国俊;李宁;王保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针对近年来产妇自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趋势,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产妇自愿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 将笔者所在学校附属医院接诊的380名无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集中授课,看电影、电视、录像、科普读物及发放产科保健手册进行宣传教育;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两组自愿剖宫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产妇自愿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产前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产妇自愿剖宫产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根据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中职卫生学校数学教学与学生素质、岗位实际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编写《实用医学数学》校本教材,为卫生类中职生的专业学习服务.
作者:陈锦燕;吴波;陈衍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针对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药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在优化教学内容、转变培养观念、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唐振林;高吉仁;李惠民;刘永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TA在成年人根尖孔未闭形成根尖屏障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因畸形中央尖磨耗穿髓导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上下颌一、二前磨牙28颗,随机分为两组,拍摄术前X线片,术中在显微镜下采用逐步深入法(机)预备根管,用EDTA、3%过氧化氢及0.9%生理盐水反复荡洗根管.一组以MTA糊剂充填根尖1/3,待硬固后,根上段用热压胶垂直加压充填;另一组则以氢氧化钙糊剂垂直加压根充,窝洞以玻璃离子充填.术后3、6个月复查.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材料形成根管屏障效果,术后3、6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TA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抗菌、抗压及防止微渗漏等性能,对根尖屏障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且操作简单,可作为根尖屏障的首选药物.对于牙根未完成发育而发生牙髓感染的年轻恒牙,好的治疗方法是根尖诱导成形术.然而,一旦患者未能及时就诊,使治疗开始于牙根已无法继续发育之后,形成根尖屏障则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雅昕;张昀;李燕;赵小娥;周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药剂专业32班和33班学生(共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采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期末总评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中职药事管理学教学中PBL结合案例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陆春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使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掌握意识障碍相关知识点.方法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按要求准备,表演疑似意识障碍患者就诊过程,讨论,总结,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81.7%的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满意并乐意主动参与,对意识障碍病因“基本掌握”的学生占78.5%,对意识障碍及其程度的判断“基本掌握”的学生占76.3%.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意识障碍相关知识点.
作者:蒋飞;谭世碧;代光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总结我校参加2013年全国中医药护理技能大赛的参赛心得,即严格筛选及训练选手,指定专业教师一对一指导,从培养行为规范、言行举止着手,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等.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优势,找出差距,通过参加护理技能大赛,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整体水平.
作者:苗晓琦;王晓燕;刘苏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从职业生涯规划概述、高等职业院校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认知、性别、年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不足及应对策略.
作者:杨志丽;龙纳;郑硕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