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教学体会

李鹏高;肖荣;麻微微;苑林宏;余焕玲;周催;席元第

关键词:医学生, 食品安全与健康, 选修课, 教学体会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受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于2013年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开设食品安全与健康选修课,目前已完成两轮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遴选、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格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格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微格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将2013级中职护理212名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格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 结论 微格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并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可在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暖箱内患儿体温测量部位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用水银体温计给暖箱内患儿测量体温时的佳测量部位. 方法 选取某医院NICU入住暖箱的201例患儿, 对其背部肩胛间和腋下用水银体温计测量的数值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暖箱内患儿背部肩胛间的体温测量值为(37.059 2±0.453 35)℃,腋下的体温测量值为(37.061 7±0.449 97)℃,两个体温测量部位体温相差不大(P>0.05),两个测量部位所得两组测量数值呈显著相关性(r=0.919,P<0.05). 结论 背部肩胛间可以作为暖箱内患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首选部位.

    作者:金蓬勃;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学习迁移理论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学习迁移理论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共24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中进行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实践,对照组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按教材顺序进行授课. 统计期中、期末两组考试成绩并做对比,分析学习迁移理论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为自变量,以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等级为因变量,研究其相关性. 结果 实验组认可本组教学方法的人数比例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职护理、助产等专业应加强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改革和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研究与探讨,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正迁移的发生,避免负迁移发生,从而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李靖;杨少宗;王玉霞;王慧敏;侯鹏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西藏大学医学院成人藏族女医学生气质类型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西藏大学医学院成人女医学生气质类型情况.方法 选择西藏大学医学院2011级成人临床本科班69名藏族女生,利用《陈会昌气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被调查女生的主要气质类型为两种气质混合型(占33.3%)和抑郁质型气质(占31.9%);23名两种气质混合型女生的主要混合类型为黏液质+抑郁质型(占30.4%)和多血质+抑郁质型(占26.2%). 结论 被调查女生的气质很大程度上偏向抑郁质型气质,对所从事的临床工作有利有弊,应注意做到扬长避短.

    作者:达娃普赤;普布次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微信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作为一种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软件,凭借自身优势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带来机遇和挑战. 从微信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微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苗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心血管内科应用微量注射泵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探讨

    微量注射泵具有能将药液精确、微量、恒量、恒速、持续泵入人体内的特点[1]. 在心血管内科病区,大部分为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多变且常伴有血压、呼吸、心率、心律不稳定及相关重要脏器的衰竭,需微量注射泵泵入各类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镇静药物、降压药物及电解质溶液等需严格控制流速、流量的药物. 由于上述药物的特殊性,微小剂量的改变都会使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发生变化.使用微量注射泵也存在一些如操作程序不够熟练、脱管、仪器中断泵入等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现将临洮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06年使用微量注射泵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周银霞;任红霞;雍桂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重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做人的功底[1].近年来,我们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就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通过重新编写课程标准、选取实用性强的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中,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技术教学中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的 在护理技术教学中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方法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设计自主学习课堂,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让护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结果 接受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护生成绩明显较接受传统讲授方法的护生成绩高(P<0.05).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生对自主学习方法持肯定态度且乐于接受. 结论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可提高护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并可为其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后继续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的实践效果. 方法 选择部分支气管镜操作技术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评价学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热情提高、提升支气管镜操作能力和培养临床思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结论 在临床支气管镜操作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侯春丽;刘斌;侯学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满足实验室相关条件,实施以教师授权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结果 通过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促使学生参与团体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改进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构建护理学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模式后,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使教师扮演指导监督者的角色,能节省师资力量.

    作者:颜文贞;王芳;曾姗姗;占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探讨

    数学建模是医学和数学之间的桥梁,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师在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同时还应具有:高度的热情;人文精神渗透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极强的组织能力、考核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利用网络教学能力、写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自我展示能力.

    作者:宋运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思考

    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以获取硕士学位为目标的高层次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及内涵是科研,而科研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1]. 我国目前对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临床麻醉疑难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既有科学研究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麻醉学高端人才,就要建立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作者:包长顺;包文朝;苏国友;吴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及专业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索

    目的 通过对本校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专业认知态度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男护生的专业态度和职业困惑,探讨男护士的职业稳定性.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本校2012级男护班62名男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生源缺乏,学习动机不纯;学习过程中角色适应难度大,心理问题较多;缺乏特色教育,职业认同感较低,这些是目前学校在男护生培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论 为稳定男护士队伍,学校应当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入学职业教育;明确定位,提高男护生职业稳定性;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增强男护生职业信心;纠正不良观念,注重对男护生心理调适;调整课程设置,发挥男护生职业优势;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男护生学习兴趣等方法来加强护理教育改革,以培养合格的男护士,进一步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姗姗;高小静;孙矗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专业动态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采用调研论证、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制订实验教学培养目标、整合优化实验内容、创新实验项目、更新实验课程等方法探索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三层面、多模块护理专业动态实验课程体系,为社会和护理学科发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创造条件.

    作者:靳永萍;刘芳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边疆地区中职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边疆地区中职生网络成瘾的现况及网络使用行为差异,从而正确引导中职生使用网络. 方法 根据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及网络成瘾测验问卷,对云南省临沧市3所中职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所调查学生中,网络成瘾者占13.66%,网络成瘾倾向者占22.69%.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倾向者在网龄、上网时间、上网时段和上网原因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所调查学生网络成瘾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要加强教育及监管力度,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作者:鲁正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大专层次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以大专医学院学生科研开展流程为纲,通过分析我校学生参加历届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情况,逐步总结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以此寻求适合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的教学辅助手段.

    作者:陈文虎;赵宏光;王黎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与实践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因其方法呆板、枯燥、手段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实验课教学效果. 通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导入相关病例,进行病例分析教学,探讨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丽珍;王欣欣;张伟;耿虹;居红格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职卫校校院融合办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校院融合是一种较深层次的校院合作办学模式,可为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校院融合过程中,需要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内涵和课程体系建设,才能保证校院合作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合格人才.

    作者:覃星明;农慧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思维导图在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学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教学内容中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相互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师生构建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瞿秋;高璐莎;代薇;王成;杨菊;罗景梅;杨云红;李灿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说课设计

    1 课程定位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它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护士资格、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根据护理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与外科临床护理专家共同制订外科护理课程标准,确定课程教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记忆外科疾病相关的医学、护理及其预防、保健知识.(2)能力目标:具有分析和解决外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3)素质目标:规范临床操作习惯;拥有专注、慎独、合作的品质.

    作者:汪涛;黄玲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