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成银
介绍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等方面,阐述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富刚;李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环节,体格检查在临床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医学生体格检查能力越来越薄弱.本文分析新形势下骨科学临床教学特点,强调建立科学规范的诊疗思维、加强体格检查训练,提出将临床体格检查与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倡导PBL教学法,以达到提高骨科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康庆林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医学教育.我校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教学中实施PBL结合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效果.结果表明,在外科学总论部分应用LBL教学模式,能贯穿既往基础知识,夯实理论基础;外科学分论部分应用PBL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临床逻辑思维.应用PBL结合LBL教学模式,根据外科学知识体系细化备课,扬长避短,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朱鴷;结祥;江华;沈宏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改良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2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功能异常患者,分为对照组(10例)和实验组(10例).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开始后每月采用肌力评分表(MMT)、养老院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自制)进行评分,6个月、12个月后比较肌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2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肌力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养老院脑卒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2个月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2个月,养老院脑卒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养老院脑卒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手部肌力无较大影响,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娜;苏应雪;阮高华;穆殿太;焦凌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整理一年级护生的两周临床见习日记,了解学生的真实体验及主观评价,为规范临床见习、改进护理实践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58名学生的两周见习日记按类属分析法进行整理.结果 中职护生见习中在专业认识、职业情感、人际关系、适应性方面都有正性和负性两方面的体验.结论 中职一年级护生的见习体验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加强实践前中后针对性指导,激发其正性体验,帮助其应对、纠正负性体验.
作者:邵曙霞;杨慧兰;施成良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管理干部培训需求情况,为拟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实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某职业学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97.1%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管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提高创新能力(73.9%)、协调能力(43.5%)、应变能力(43.5%)、调研能力(42.0%)等方面.结论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管理干部现状及培训需求,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培训实效性.
作者:贺一革;刘衍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本文从预防医学专业背景、课程设置方面入手,随机抽取10所院校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中医院校特色,对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深入探讨.
作者:李金娟;金华;张艳;吴建军;岳嘉;裴凌云;靳利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学历儿科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师护理教学状况的评价,提出临床教学改进意见.方法 对在我院临床实习超过6个月的88名(高职45名,中专43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问卷评估4个维度,只有教学效果维度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师教学情况的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职护生对临床教师教学情况的总评分低于中专护生;中专护生更注重临床教师的教学效果,而高职护生更注重临床教师的教学内容.结论 临床教师应注重儿科实习护生的特点,明确各层次护生教学侧重点,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其掌握儿科护理技术,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朱丽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本文遵循能力本位教育教学体系开发模式,开发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品调剂技术课程.分析药学专业毕业生在药房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内容,确定学习项目,设计学习情景,旨在培养学生药学服务岗位职业胜任力.
作者:唐灵芝;吴雅茗;陈兰妹;陶淮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将思维导图引入解剖学基础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提出对策与同仁共享.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及态度,为医学院校普及器官捐献知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某医学院不同年级208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校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知识总体了解不足,捐献器官意愿不强.结论 医学院校可开设器官捐献相关知识课程或讲座,多层面开展器官捐献宣传教育.
作者:陶军;卢舜飞;孙杨清;罗婷文;冯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为激发学生天然药物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综合演示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实验探究教学法、野外实践教学法、临岗见习教学法、小包装标本鉴别记忆教学法以及QQ群、微信群课后辅导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作者:张耀鹏;甘柯林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简述对护理人员进行灾难救护培训的必要性,提出灾难救护培训方式、课程设置以及评价方法,为构建灾难救护能力培训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戴月;钟清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民族院校对藏汉混班教学鲜有研究,本文拟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预期结果、具体措施4方面对藏汉混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为下一步具体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刘丽军;张金静;邵莉;何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针对目前高校扩招,解剖标本耗损大、利用率低,尸源、经费、师资不足,学生素质下降,实验内容设置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等诸多问题,学校应从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入手,将传统实验教学与多媒体实验教学相结合,利用网络媒体加强社会宣传和奖励遗体捐赠来增加尸源,同时改善实验环境、创造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刘求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一环.目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国家及行业层面、院校及企业层面、教师个人层面,涉及政策法规方面,管理、考核、保障方面和现实问题方面等.
作者:甘定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入舒适护理理论,既可以帮助护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整体护理,为优质护理服务奠定基础,又能增强护生自我职业认同感,提高综合素质.实践中,教师可选择适宜的时机引入舒适护理理论,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护生舒适护理理念.
作者:石亚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目的,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应用“假期训练营”模式来探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对培养口腔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意义.
作者:郑迎秋;吴文慧;徐艳丽;李金源;王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颠覆了传统教育观念,促使教师对教与学的过程及规律进行深刻反思.因此,必须要加快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的转变,让教学从静态知识传授转为智能教育,促使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知识传授者角色向“演员”“助学者”角色转变.
作者:叶文静;邓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北京市出台了《关于为北京农村山区半山区定向培养卫生人才的实施意见》,在北京历史上首次开始实施专门的农村山区半山区卫生人才定向培养政策.为了评价该政策实施效果,对山区半山区定向班在校生进行结构化评价问卷调查,包括学费政策、降分录取政策、定向培养政策、就业服务、定向培养政策选择动机与培养政策.根据学生视角下的调查结果,形成对该政策的评价调查结论及建议.
作者:韩飞舟;管仲军;吕兴汉;杨玉芹;张艳辉;朱亚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