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靳永萍;李霞;王学志

关键词:学生, 护理, 心理健康, 人格
摘要:随着心理健康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作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护理专业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1].本研究就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人格特征进行了对比和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来氟米特联合双醋瑞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滑膜炎、关节损伤及骨破坏变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IL-1(interleukin 1)在RA的发病机制中是滑膜炎症反应的关键性细胞因子[2].近年来,应用重组人型的IL-1受体拮抗剂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取得显著效果[2],但由于生物制剂价格昂贵,在临床上限制了其应用.双醋瑞因是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白介素-1 β的生成,同时还能抑制软骨细胞IL-1受体的表达[3].来氟米特是一种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药物,单药应用即可减缓RA影像学进展[4].因此,本研究应用来氟米特+双醋瑞因治疗RA患者,观察双醋瑞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永龙;班爱军;郑桂敏;宁晓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氧化亚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在龈下刮治术中的无痛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氧化亚氮/氧气吸入镇静技术(nitrous oxide/oxygen inhalation sedation,IHS)在牙周炎龈下刮治术中的无痛效果,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A:电子镇痛仪组;B:IHS组;C:IHS+电子镇痛仪组;D:常规组),记录4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的心率(HR)、血压(BP)和血氧饱和度( SpO2),并观察其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A、B、C三组HR、BP、VAS指数与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与A组比较同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C两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HS技术在龈下刮治术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明显优于电子镇痛仪,可以大程度达到“无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国;杨霞;李丛华;付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异氟烷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异氟烷预处理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42例年龄≤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异氟烷预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n=21),行快速麻醉诱导插管后,异氟烷预处理组持续吸入1 ~1.5 MAC异氟烷,对照组不行异氟烷预处理.两组在术前(T1)、CPB开始5 min(T2)、阻断主动脉(T3)、CPB后30 min(T4)、CPB结束时(T5)、CPB结束后6 h(T6)、24 h(T7)分别采取血样,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S100β和NSE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氟烷预处理组S100β蛋白和NSE从CPB开始到结束后24h内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S100蛋白及NSE水平与T4、T5及T6时间点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T7时间点相比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S100β蛋白在T5时间点达到大值,NSE在T6时间点达到大值.对照组在术后T4~T6时间点与异氟烷预处理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r =0.684)和异氟烷预处理组(r=0.648) 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的变化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异氟烷预处理后能够显著降低婴幼儿CPB心脏直视手术中S100β和NSE的含量.

    作者:彭明清;李远;龚放;吴春;杨杰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辐照对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含量变化的影响

    目的 建立HPLC测定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中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方法,考察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经不同强度γ射线辐照后主药的含量变化.方法 将同批号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置60Co-γ射线放射原中,分别一次性接受1、2、4、8、16、25 kGy辐照剂量照射,以0.14%庚烷磺酸钠溶液(磷酸调节pH =3.0)-甲醇=65:3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6 nm,进样量20μl,测定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剂含量.结果 HPLC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5 ~25 μg/ml(r =0.999 9);低、中、高浓度(8,10,12 mg/ml)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85%、96.366%、97.557%;日间(n=3)及日内精密度(n=3)均小于2%,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辐照后外观及澄明度没有明显变化,含量随辐照强度增加其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吸收8kGy辐照剂量以上含量下降超出质量合格范围.结论 所建方法可用于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辐照对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作者:胡大强;卢华;管海燕;李卓恒;藕顺龙;卢来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Ⅰ型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Ⅰ型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MS-275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噻唑蓝(MTT)和碘化乙啶(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不同浓度MS-275对C3H/10T1/2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油红0染色分析MS-275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MS-275对成脂分化标志物:脂结合蛋白(aP2)、围脂素(perilipin)、脂联素(Adipoq),以及成脂分化关键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着MS-275浓度升高,其对C3H/10T1/2细胞的抑制率也随着增高,IC50约为8μmol/L(P <0.05);流式结果表明,MS-275将C3H/10T1/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0.5 μmol/L的MS-275明显减少C3H/10T1/2细胞的脂滴积累;同时成脂分化标志物aP2、perilipin、Adipoq及成脂关键转录因子PPAR-γ2的转录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MS-275减弱了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能力,表明抑制Ⅰ型HDACs的活性可部分抑制MSCs向成脂分化.

    作者:李智耀;王奎栋;吴伟;龚雨琴;季煜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1型大鼠骨折模型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激素治疗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1(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1,CRPS1)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P物质(SP)、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每组10只:治疗1、2组、对照组在进行骨折制动造模结束后分别以甲强龙4、20 mg/(kg·d)和生理盐水对应治疗,腹腔注射,连续1周.治疗前后检测动物疼痛行为,治疗结束后8h、1、3周检测血清SP、MIF及TNF-α水平.结果 两治疗组在不同剂量激素治疗后,肢体肿胀、疼痛不同程度缓解.治疗2组血清SP、MIF、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O.05),在各个观察点疼痛阈值均高于治疗1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骨折CRPS1模型疗效优于小剂量,且对炎症因子有显著且持续抑制作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部分缓解肢体肿胀及疼痛,对部分细胞因子表达有即时抑制作用.不同剂量激素在CRPS1型的疗效差异与其能否抑制MIF有关.

    作者:吴锐;殷章圣;李荣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Geminin基因过表达对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Geminin基因过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Geminin,脂质体2000介导转染不同表型(去分化型和分化型)的大鼠VSMCs株,设置阳性组、阴性组和空白组(n=3),检测转染效果、VSMCs主要表型标志物(α-actin、OPN)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1(actin related protein,ARPl)的变化情况.结果 Geminin基因成功过表达VSMCs株.与2个对照组(阴性组和空白组)比较,分化型VSMCs中表型标志物(α-actin和OPN)及ARP1含量变化不大;去分化型VSMCs中,OPN在阳性组中表达下调,与2个对照组(阴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α-actin和ARP1在阳性组中表达上调,与2个对照组(阴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提示经protein G plus-Agarose沉淀ARP1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用Geminin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可以检测到Geminin的表达.结论 Geminin基因过表达有助于VSMCs由去分化型向分化型转化;免疫共沉淀结果提示Geminin和ARP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ARP1可能参与了上述VSMCs表型转化过程.

    作者:李林峪;张园园;舒茂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肾小球滤过率估算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一个适用于中国慢性肾脏病人群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模型,基于人体体征及血清肌酐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方法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中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方法,基于562例训练样本集建立模型,在独立的269例验证样本集中验证模型性能,与传统的统计学回归方法得到的GFR估算经验方程比较.结果 与经验方程相比,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P<0.05).结论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之一,应用于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时,比传统统计学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利用该方法建立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模型具有更好的估算精度.

    作者:李宁山;刘迅;吴效明;黄岳山;娄探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3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另选取40例作为对照组行经尿道电切术,总结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肿瘤复发情况、肿瘤分期、膀胱穿孔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获得准确肿瘤分期、分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肿瘤复发、尿道狭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但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膀胱穿孔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安全,且在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电切术更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随着心理健康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作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护理专业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1].本研究就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人格特征进行了对比和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作者:靳永萍;李霞;王学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左上肺静脉脂肪垫对犬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左上肺静脉脂肪垫(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fat pad,LSPV-FP)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杂种犬,麻醉插管后持续心电监测;于双侧颈部暴露迷走神经干,左右侧第4肋间开胸暴露LSPV-FP;分别测量基础、刺激迷走神经、消融LSPV-FP、刺激迷走神经+消融LSPV-FP四种状态下的RR间期、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房室结前传文氏点(WCL)、AH间期、HV间期及心房有效不应期(ERP).结果 ①射频消融LSPV-FP对基础状态的心脏电生理特性无显著影响(P>0.05);②刺激左侧或右侧迷走神经干均可显著延长RR间期、SNRT、WCL、AH间期及缩短心房ERP(P <0.05),消融LSPV-FP可以明显削弱左侧迷走神经干刺激所导致的电生理变化(P<0.05),但对右侧迷走神经干刺激所导致的电生理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射频消融LSPV-FP对基础状态心脏窦房结、房室结电生理特性无显著影响,左侧迷走神经通过LSPV-FP发挥对心脏电生理的调节作用.

    作者:杨志健;夏阳;赵亮;张家友;姜树军;廖德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DCs和NSPCs共培养促进NSPCs增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体外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神经干/前体细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NSPCs)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在DCs调控NSPC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是否采用Transwell小室将DCs和NSPCs共培养分为分隔培养(DCs/NSPCs组)和混合培养(DCs+ NSPCs组),ELISA法测定DCs组、NSPCs组、DCs+ NSPCs组、DCs/NSPCs组共培养48 h上清中的NT-3的含量.为观察NT-3在DCs调控NSPCs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成球法检测NSPCs组、NSPCs/DCs+ K252a组、NSPCs+ DCs组、NSPCs+ NT-3组的NSPCs增殖,免疫细胞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NSPCs表面酪氨酸激酶受体C(TrkC)的表达.结果 ELISA实验结果显示,Transwell共培养48 h上清NT-3的含量,NSPCs/DCs组较DCs组和NSPCs组明显升高(P<0.05).镜下观察、测量结果显示NSPCs/DCs组和NSPCs+ NT-3组神经球数量增多,平均直径明显增大(P<0.05).免疫细胞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SPCs+ DCs组和NSPCs+ NT-3组中NSPCs的TrkC表达较NSPCs组和NSPCs/DCs +K252a组高(P<0.05).结论 体外DCs与NSPCs共培养,促进NSPCs增殖、NT-3的分泌及TrkC的表达,NT-3可能是通过TrkC受体参与NSPCs增殖的调控.

    作者:王永飞;赵建华;晁瑞;陈太邦;郭乔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博尔纳病病毒对人少突胶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感染对人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BDV感染OL细胞,免疫荧光检测OL细胞中博尔纳病病毒P40蛋白的表达,CCK8测定法观察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和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指标Bax、Bcl-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细胞比较,感染组在博尔纳病病毒感染少突胶质细胞第3天时,免疫荧光能够检测到P40蛋白的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BDV感染的OL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且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病毒感染3d后,细胞出现凋亡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细胞周期G2期延迟(P<0.05),细胞增殖指数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细胞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增加(P<0.05),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BDV感染可以抑制OL细胞增殖,并能通过上调Bax蛋白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量,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邓婧;李丹;张亮;黄荣忠;李文娟;马丽华;房亮;谢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早产子宫平滑肌组织中前列腺素合成酶-2表达的调控机制

    目的 初步研究早产子宫平滑肌组织中调控PGHS-2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原代培养早产子宫平滑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该细胞中调控PGHS-2表达的信号分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和迁移情况;检测子宫平滑肌组织中MAPK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成功培养原代子宫平滑肌细胞并免疫组化鉴定;与对照组比较,PGE2显著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呈时间依赖性;LPS和IL-1β刺激细胞后,NF-KB p65蛋白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迁移,参与PGHS-2转录活化;加入PGE2后,该迁移效应被显著抑制;在早产子宫平滑肌组织中,MAPK信号分子JNK1/2/3与p38激酶的磷酸化水平较足月产显著增加(P<0.05).结论 早产子宫平滑肌组织中,PGE2显著抑制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和活化;PGHS-2的表达调控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直接相关.

    作者:陈诚;张利宏;王琳;常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0例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的超声随访回顾性分析

    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是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与儿童,临床治疗通常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然而,这可能会引起盆腔粘连,从而影响生育[1],因此,保守随访显得尤为重要.超声检查作为一种价廉物美的检查手段,诊断该病的准确率80%~90%.我们总结了资料保存完备的30例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以探求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的生长变化规律,以旨提高超声诊断卵巢畸胎瘤的准确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志容;殷军;续云芳;周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载紫杉醇-阿霉素微泡的制备以及控制释放研究

    目的 制备能同时携带2种抗肿瘤药物的脂质微泡,对其载药量以及体外控制释放能力进行研究.方法 以机械振荡法制备脂质微泡,嵌入法对紫杉醇进行装载以及生物素-亲和素体系连接阿霉素脂质体.粒径分析仪以及荧光显微镜对其表征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酶标仪分别测定紫杉醇和阿霉素载药量;在超声辐照条件下,促使微泡对紫杉醇以及阿霉素的释放,并测定各自药物释放量确定超声辐照微泡的药物释放效率.结果 粒径分析仪测得载药微泡其粒径约为(1.45±0.27) μm,荧光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微泡周围显红色荧光;以3 mg固定磷脂用量,紫杉醇大包封率为(54.64±2.98)%,每108个微泡载阿霉素量为(4.52±0.53)μg;当超声波机械指数为1.0时(MI=1.0),90%的微泡破碎以及紫杉醇和阿霉素释放率分别为15%和80%.结论 载药微泡在超声辐照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能力,能够在超声图像辅助给药体系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双药载体.

    作者:李露;陈娟娟;刘先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CD4+CD161+T细胞亚群频数情况

    目的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161+T细胞的频数变化,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风湿病科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2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5岁.采用PBMCs体外活化技术,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PBMCs中CD4+ CD161+T细胞的频数情况.结果 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相,RA患者PBMCs中CD161+ CD4+T和CD161+ Thl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27.53±7.34)% vs(22.75±5.11)%,(P<0.05);(11.35±4.36)% vs(8.21±3.93)%,(P<0.05)],导致RA患者CD161+与CD161- Thl细胞的比率下降,二者差异有显著性[(0.76±0.29)% vs(0.60±0.30)%,(P<0.05)].结论 RA患者滑膜炎性反应导致外周血CD161+ CI4+T细胞及其Thl亚群与相应阴性T细胞群体的平衡紊乱,CD161+CD4+T细胞及其Th1亚群在RA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周云涛;刘静;王志国;郝丽宁;刘畅;周玉秀;佟胜全;田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高血压犬的适宜消融温度探讨

    目的 探讨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高血压的适宜消融温度.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2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5~25 kg,建立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行双侧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和对照组(n=10).治疗组根据预置消融温度随机分为45℃和50℃组(n=5).20只犬分别于建模前、建模后1(射频消融术前)、2(术后1个月)、3个月(术后2个月)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建模后3个月治疗组复查肾动脉造影.肾动脉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建模后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均显著升高(P<0.01).射频消融术后1月治疗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射频消融术后2个月,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射频消融术前(P<0.05,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复查造影未发现肾动脉狭窄及其他异常.肾动脉血管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0℃组血管壁损伤明显比45℃组严重.结论 45℃可以作为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高血压的常规消融温度.

    作者:李慧杰;杨成明;余航;曾春雨;方玉强;何多芬;张小群;温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种小动物湿热环境试验箱的研制

    目的 研制一种小型湿热环境动物试验箱.方法 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湿热环境试验箱箱体,敷设加温、加湿装置和电子温度调节仪.利用电子温度、湿度计测定试验箱内环境温度变化规律.将SD大鼠12只置于试验箱内,分别测量受试前及受热30、60、90 min和120 min后的体质量及肛温变化,用于检测模拟效果.结果 当箱内空气温度为(37.9±0.2)℃、相对湿度为(60.4±0.9)%时,受试动物活动增多,30 min肛温平均升高2.7℃,60 min后体质量减轻3.16% (P<0.01),120 min后体质量减轻5.52% (P <0.01).结论 该试验箱内温、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控,试验结果精确、稳定、可靠,可作为湿热环境相关科学研究的实验模型.

    作者:赵远鹏;蔡颖;董兆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哮喘小鼠CD4+T细胞中microRNA-31和FOXP3mRNA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哮喘CD4+T细胞中microRNA-31和FOXP3的表达水平、两者的相关性及激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15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VA组和地塞米松组,EH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和IFN-γ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CD4+T细胞的microRNA-31和FOXP3 mRNA的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VA组BALF中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228.29±66.18) pg/ml vs(66.63±17.33) pg/ml,P<0.05],地塞米松组BALF中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或OV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IFN-γ无统计学差异.OVA组CD4+T细胞中FOXP3 mRNA为正常对照组的0.10倍(P<0.05);地塞米松组CD4+T细胞中FOXP3 mRNA为OVA组的3.75倍(P<0.05);正常对照组与地塞米松组之间FOXP3mRNA无统计学差异.OVA组的microRNA-31为正常对照组4.79倍(P<0.05);地塞米松组的microRNA-31为正常对照组4.85倍(P<0.05);OVA组microRNA-31水平和地塞米松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icroRNA-31和FOXP3 mRNA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09(P <0.05).结论 哮喘中microRNA-31和FOXP3 mRNA具有相关性.microRNA-31与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CD4+T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

    作者:酆孟洁;史菲;邱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