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护理技术省级精品课课程开发与实践

尚庆娟;王雁;张晓俊

关键词:儿科护理技术, 精品课建设, 护理教育
摘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教研室通过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探讨护理教育的校院合作,促进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对儿科护理技术进行省级精品课课程开发.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网络手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网络,班主任可以和每位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及时全面了解班级动态,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责任心.

    作者:谢玉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健康服务专业群建设的初步探索

    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推力.通过调查走访江浙的5所院校,了解其专业群的建设情况,汲取其在专业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经验,为本院健康服务专业群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孙梦霞;李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论医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医生练好基本功并不断地在临床中应用是服务好患者的基础.然而医学院校的扩招、医院各级医师对各种检查化验手段的依赖,导致医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实践.许多实习医院都人满为患,一位带教教师要带几位甚至十几位学生,导致带教质量下降.很多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后无法独立完成病史采集、全面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常规基本操作、医患沟通等基本工作,不出错、无医患纠纷成了低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医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读研、读博深造,而医学硕士、博士的培养更侧重于做研究、写论文.因此,医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多年临床带教的体会.

    作者:杜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自拟宣肺定喘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NF-γ和IL-4水平的影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隐匿性哮喘,是以气道过敏高反应及慢性气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易因感冒、化学物质刺激、气候骤变等诱发或加重[1],临床上30%的干性咳嗽是由咳嗽变异性哮喘所致,且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2].新近研究发现,CVA主要体现为气道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气道高反应、高敏感症状,二者密切相关.实验研究发现,Th1/Th2比值低于正常,或Th2功能亢进、Th1功能低下,均可以引起T淋巴细胞的含量异常,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自拟宣肺定喘汤对实验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吴尚华;沈玉鹏;杨志华;魏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网络的CBL与PBL融合法在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实习医师是我国医学事业的后备力量,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习医师临床素质教育的核心.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近年来实践性很强的新型教学方法.在网络环境下,PBL与CBL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医学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雷仕鹏;牟江;喻姗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初探

    为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丰富医学检验实验教学资源和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网络平台是对传统实验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同时,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费嫦;张荔茗;桂芳;林梅;张英;米华;王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生心理应激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从生活应激的角度对专科层次护生进行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护生的应激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专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基层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生生活应激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个人基本情况问卷对我校护理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我校护生的生活应激水平较高(高应激水平和中等应激水平的护生占87.3%);消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独生子女护生在应激反应维度的得分更高(P,<0.05),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的护生和专断教养方式的护生在应激源维度的得分更高(P<0.05).结论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和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护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为规避这些风险,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护生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应付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彭金芳;何培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昌吉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现况分析

    目的通过描述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并进行现况分析,为昌吉市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流行病学基础资料.方法选择昌吉市10家养老机构作为调查点、793名入住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统计学方法主要为统计描述.结果(1)入住老人日趋高龄化、健康状况不佳;(2)入住老人文化程度低、丧偶率高;(3)入住老人少数民族比例相对较高;(4)入住老人构成多元化;(5)多数入住老人子女多、探望次数少.结论在新的经济形势和老龄化水平下,入住老年人群呈现新特征,需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来满足其新需求.

    作者:贾占昀;李源源;杨晓文;方奋;魏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体现职教特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为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具有职教特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剖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整体方案,包括完整的制度体系、专业的督导员队伍、科学的指标体系及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为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内涵建设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解军;相霞;奚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3级中专两个班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增强教学效果和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作者:俞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PM2.5文献计量分析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以PM2.5为主题的文献为依据,采用TDA分析软件,通过加权统计、数量分布统计分析、频次排序以及共现分析等方法,对2004-2014年间发表的关于PM2.5的论文,从产出数量、年际变化趋势、国际研究力量时空分布、关键词词频分布及热点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杨金凤;张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职解剖学基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解剖学学科特点和中职生思想活跃等特点,中职解剖学教师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运用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来增强教学效果.鉴于当前中职教师对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及他们所具备的信息素养,要开展好信息化课堂教学可能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陈桃荣;李光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CA724、TSGF、CA125、CEA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A724、TSGF、CA125、CEA联合检测对妇科卵巢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妇科良性肿瘤组50例、健康对照组60例、卵巢癌组50例,联合检测血清CA724、TSGF、CA125、CEA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组血清CA724、TSGF、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妇科良性肿瘤组血清CA724、TSGF、CA125、CEA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SGF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CA125、CEA、CA724(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TSGF、CA125、CEA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甘肃省城市与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甘肃省城市和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甘肃省10个地州市的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城市与农村居民在健康状况评价、患病就医方式、体格检查情况、就医时对医生的信任度、就医时的依从性、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医疗广告的相信度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城乡居民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城乡居民就医经费的支付方式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充分考虑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特点,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转变卫生服务的形式与功能,不断扩大定点医疗机构,完善医疗保障措施,使农村地区居民能就近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作者:路彬;刘一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PBL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改革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见习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PBL教学法和普通方法带教.带教结束后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在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在临床见习中实施PBL教学普遍持肯定态度.结论PBL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学生对此方法适应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肖志凌;王梅;王建梅;彭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生妇产科实习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以近三年来我院100例妇产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从护生自身因素、带教教师素质及患者、家庭、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护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有效地解决护生在妇产科实习中的常见问题,增强护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王奕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助产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心理,为我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及专业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助产专业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结果助产专业学生在择业时重点考虑个人发展前途的人数比例高,占26%;76%的学生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求职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毕业时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学生比例很大,占76%.结论学校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针对助产专业学生的不同岗位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作者:段正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现状和问题分析

    在分析国内外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了解国内外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较全面地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作者:马林伟;徐红涛;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选修课教学及课程优化研究

    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对于我国居民合理膳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作用重大.尽管不像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一样,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必修课来学习,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也应当重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因为将来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时,他们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水平和相关态度、行为将会对病人和周围的人群产生重要影响[2].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学习并积累一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对于将来从事的医学相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作者:周催;苑林宏;肖荣;余焕玲;麻微微;席元第;李鹏高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高职教学督导探讨

    通过督导实践分析任课教师对教学督导的消极态度,指出奖惩性评价的局限性,并提出增强激励作用、加强自评、开展团队内专业性互评、学生参评、分类评价等有益于教师发展的高职教学督导方法.

    作者:谢立亚;舒乔生;冷继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