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钰;韩飞容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病理诊断思维,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学习资源匮乏、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不能满足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需要在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改革,以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叶松山;卞华;徐国昌;杨雷;毛秉豫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高职教育中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很有必要。但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教师不够专业、学生不感兴趣。开发专业性、实用性教材,成立专业教学团队,增加课堂趣味,是帮助高职生真正掌握应用文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以人体解剖学教学为例,研究标本与模型辅助教学效果的差异。方法让对照组学生仔细观摩模型;让实验组学生反复甄别教学标本,验证其结构。两组均由同一教师对同一内容进行教学,同时用相同内容进行测试,对测试成绩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标本教学效果优于模型。
作者:崔玉发;屈丰;米树文;龙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主要用于肿瘤化疗及需长期输液、输注高营养药物的患者,为其提供一种安全、快捷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药及化疗药局部渗漏引起的严重后果,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安全,并且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表现出独特优势[1]。 PICC操作安全、方便,在直视下进行血管穿刺。药物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降低了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我科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66例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七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兰州地区近年来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的高值双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血源招募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地区2011—2014年6月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高值双阳性结果按照职业、学历、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5715位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70%,梅毒检测双阳性各项目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梅毒高值双阳性主要以农民居多、低学历者居多,且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大梅毒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关注经血传播疾病(TTD),降低合并感染风险,在招募献血者时应考虑该地区人群分布特点,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秦龑丽;潘登;冯惟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对社会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自主学习模式下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资源建设实践的介绍,提出有关共享课程可持续建设的思考。
作者:宁宁;吴群红;靖雪妍;郝艳华;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临床教学是实践和检验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结合临床教学经验,阐述临床实践阶段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小燕;邬贤斌;王喜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从医院实际出发,基于目标管理、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千分制指控考核等多种绩效管理理论的整合,依托医院信息化对构建医院职能科室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进行探讨。
作者:王焕芳;要跟东;周志强;王晓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床上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超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常规康复组),其中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患者病后48 h或术后第一日即开始床上康复训练,并在病情稳定后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结论生命体征平稳的脑出血偏瘫患者配合超早期床上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志侠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浓度除锈液的除锈效果。方法选择带有一定锈斑的血管钳、换药镊、线剪各200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件)。实验组将生锈器械各轴节完全打开后浸泡于1∶3的60℃除锈液中7 min,对照组将生锈器械各轴节完全打开后浸泡于1∶5的70℃除锈液中7 min。两组器械除锈前用1∶200、40℃的多酶清洗液进行预处理。将浸泡除锈后的两组器械分别放置在清洗筐篮中,采用清洗机的器械清洗流程清洗,通过目测法,比较除锈效果。结果实验组除锈合格率为94%,对照组除锈合格率为83%,两组除锈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60℃的1∶3除锈液除锈效果优于70℃的1∶5除锈液。
作者:付金钰;韩飞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我院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提供资料。
作者:张忠山;王晓梅;陆国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通过对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生问卷调查,了解该校选修课程开发、编制、实施及评价情况。分析研究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校选修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具体要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任亮;朱吾元;刘金宝;黄小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将学案教学法运用于分析化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刘存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本科生培养存在的缺陷日益突显,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脱节越来越严重,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迅速下降,“眼高手低”现象非常普遍。本文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为例,在分析传统实践教学及实验室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基础上,探讨实践教学、实验室管理全面开放模式及实施办法,为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王少康;张红;杨立刚;孙桂菊;许洛盛;许余玲;沈孝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哮喘病专科门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以射干麻黄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服药3剂后表征明显缓解143例,占95.3%;减轻7例,占4.7%;有效率100.0%。咳嗽明显缓解87例,占58.0%;减轻25例,占16.7%;无缓解38例,占25.3%;有效率74.7%。喘息或憋气缓解107例,占71.3%;减轻12例,占8.0%;无效31例,占20.7%;有效率79.3%。治疗总有效率84.7%。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其解表定喘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但对痉咳效果较差。
作者:龚兵;张小荣;高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传承中药传统技能,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举办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本文依据国家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要求,结合我校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训体系及考核方案。通过对中药传统技能培训体系的研究,为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培训奠定基础,对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起到推进作用。
作者:顾明华;袁荣高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对重庆市部分中职生进行开放式访谈和结构化问卷测试,按照心理学量表编制原理,编制信、效度均较好的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量表,为英语学习兴趣相关课题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量化工具,便于了解中职生英语学习状况,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青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为目的,在改革高职层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将案例教学应用到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学习中,并在社区实践中强化教学做一体化过程。结果显示,案例教学班学生成绩和健康教育能力优于对照班(P<0.01)。说明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教育、居民健康保健服务、编制食谱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整体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人群对健康卫生服务的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五对接”要求。
作者:郝瑞峰;辛崇萍;俞黎黎;陆晓敏;霍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剖学教学有了很大变化,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亟待提高。本文从提高教学技巧、注重临床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更新、加强创新性素质培养方面,探讨新时期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培养。
作者:崔英健;赵前进;朱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针对某高校药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涵义认识不足,对学校人文环境满意度较低,阅读习惯不佳,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欠缺,对药学职业道德坚定性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作者:张永忠;杨曦亮;刘嵩;叶玉杰;胡霞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