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玲;孙霞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崛起,是生命与医学科学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它既是生物医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成果,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视角进行讨论,有利于理性发展这一前沿科学技术。
作者:武均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包头市医学教育工作者血脂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关系,为比较医学教育工作者与非医学教育工作者高脂血症发病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对包头市483位医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结果被调查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为44.7%,且50岁前男性血脂异常率高于女性,50以上女性TC、TG、LDL-C水平均高于男性。结论被调查人群血脂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关,提示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增强保健意识,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作者:包艳红;王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2014年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应届与往届护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其考前心理状态。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天水市卫生学校应届及往届中专护生各2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进行考前评估。结果(1)状态焦虑量表得分应届护生高于往届护生(P<0.05),特质焦虑量表得分往届护生高于应届护生(P<0.05)。(2)PSQI评分往届护生明显高于应届护生(P<0.01)。(3)SAS及HAMA评分结果显示往届护生有更明显的焦虑(P均<0.01)。结论往届护生焦虑发生率普遍高于应届护生,且中度焦虑发生率较高。
作者:焦金;金毅琼;张宝芸;蒲强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基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学生水平,探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文体学知识和方法,以期培养高职生的文体意识,提高其英语学习实效,增强英语综合能力。
作者:梁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心绞痛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西药及静脉用药相结合的方法联合治疗。结论初发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反复发作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使病情维持在较轻状态。
作者:彭红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平行教育影响符合新课改倡导的管理理念,基于平行教育影响的中职小组班级管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受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同时也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作者:朱业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分析外国留学生在感染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临床实际出发,依照传染病学临床实习要求,结合留学生特点,对提高留学生感染科临床实习质量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杨瑗;牛迎花;陈天艳;赵英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身患乳腺癌护士实施理性情绪疗法,评价该疗法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中身患乳腺癌的护士180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理性情绪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在身患乳腺癌护士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晓萱;孙培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由课程设置一体化、教学环境一体化和“双证书”教育机制一体化的中药专业“学—做—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研发相关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精品课程和实训仿真操作系统,旨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中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牛彦辉;宋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出生缺陷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省级监测方案,收集全省出生缺陷监测网(43家监测医院)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出生缺陷顺位发生变化,神经管缺陷呈下降趋势,总唇腭裂及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结论我省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虽取得一定进展,有可控性干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与诊断能力有关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完善全省产前诊断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出生干预及监测质量,积极推广产前诊断技术,减少出生缺陷。
作者:代维斯;仇杰;吴菊;孙庆梅;林晓娟;唐中锋;赵媛;宋筱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口腔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既要求护士具有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在临床实践中突出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专科护理技能。因此,针对学科特点,对在职护士进行专业化培训十分重要。
作者:由小蓉;郭艳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下,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建立了覆盖全边区的医疗卫生网络,促进了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做出了贡献。
作者:彭宝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将教师主导取向和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结合起来,尝试建立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三者有机结合的中药炮制学考核评价体系,为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王诗源;李慧芬;张学兰;周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提高CT增强扫描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提升护理和治疗效果。方法规范检查前中后护理流程,使护理工作渗透于CT检查的每个环节,贯穿于CT检查工作始末,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化、知识化和技能化水平。结果减少和避免了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护理技能,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是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梁雯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妇产科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理论学习—见习—实习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为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尝试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标准化实训室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朱慧敏;游彦杰;吴彩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理、孕期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2014年入住我院的8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产妇,对其临床处理方法和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主要有: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G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病等。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引起的,处理不当将危及母儿生命,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病因与病情轻重进行恰当处理。
作者:党慧英;殷秀萍;汪菊玲;胡金萍;曹德梅;杨秀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依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特点,结合临床实用性,调整教学内容,强化病理学与护理学之间的联系,突出护理专业培养需求,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马光;尹玮;杨艳梅;张海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培养医学生关怀病人的职业情怀、有效沟通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医学教育早期即开展实践型模拟诊疗教学能够使医学生用人道的方式关怀病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通过精细化教育培养职业胜任力。
作者:高虹;黄一沁;赖雁妮;王吉耀;鲁映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评估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提出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方法将12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服务流程,调查两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液体外渗、红肿、皮肤青紫淤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的实施,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减少了输液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作者:李亭霏;徐小琴;魏传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教具是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器具,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将抽象的理论变为实际操作,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在外科气胸教学中,利用自制简易气胸模型,生动演示疾病的病理过程,可轻松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者:辛庆锋;胡建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