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沈珂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及学生学习状况,提出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及实施方案。
作者:钟南田;崔志刚;郑小桃;陆海霞;洪灯;张彦慧;齐亚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出生缺陷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省级监测方案,收集全省出生缺陷监测网(43家监测医院)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3年甘肃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出生缺陷顺位发生变化,神经管缺陷呈下降趋势,总唇腭裂及先天性心脏病呈上升趋势。结论我省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虽取得一定进展,有可控性干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与诊断能力有关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完善全省产前诊断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出生干预及监测质量,积极推广产前诊断技术,减少出生缺陷。
作者:代维斯;仇杰;吴菊;孙庆梅;林晓娟;唐中锋;赵媛;宋筱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我校口腔实训基地存在建设盲目性、随机性,实训室设施与企业脱节,建设资金、运行经费不足,设备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培养高技能口腔技术人才的需要。为此,分析我校口腔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校企合作,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发展策略。
作者:冯桂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依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特点,结合临床实用性,调整教学内容,强化病理学与护理学之间的联系,突出护理专业培养需求,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马光;尹玮;杨艳梅;张海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焦虑是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表明,孕产妇普遍存在焦虑情绪。产前焦虑可导致剖宫产或助产率升高,诱发产后出血,甚至威胁母婴健康,影响产后泌乳等。产前焦虑如得不到缓解,则易发展为产后抑郁。产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而且会对新生儿的心理、行为及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秦晓明;刘启贵;谢颖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通过分析血压测量前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及其他影响因素3个方面,分析血压测量时不当操作对所测血压值的影响,旨在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规范测量血压,避免测量偏差。
作者:董静;任丽洁;崔福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职师资队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举措之一。新进教职工作为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分析其现状,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十分重要。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分析近5年学院新进教职工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
作者:陈伟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索利用微课提高医学专科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制作微课视频,利用微课的片花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结果利用微课的片花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论微课在医学专科教育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采用问卷调查538名不同类型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显示不同类型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差异。从就业准备、就业选择、就业信息途径3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刘梅芬;杜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妇产科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理论学习—见习—实习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为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尝试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标准化实训室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朱慧敏;游彦杰;吴彩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转化医学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新型医学研究模式,医学遗传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通过实施病例式教学、实验课加入病案讨论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将临床知识及科研意识融入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姜海鸥;黄雪霜;王义旺;全庆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评估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提出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方法将12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服务流程,调查两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液体外渗、红肿、皮肤青紫淤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的实施,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减少了输液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作者:李亭霏;徐小琴;魏传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引导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技能大赛,提高针灸推拿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训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对若干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考核方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校企合作实践与成效,探讨校企合作的不足之处,并对如何深化校企合作进行思考。
作者:罗亚莉;马晓丽;牟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系统化整体护理全面开展,各级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应积极进行护理教学改革。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当前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李佳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烧伤科实习教学中,以全面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将我院烧伤科80名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通过量化评分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学习模式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增强护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优势。
作者:唐津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是医学生以及医务工作者获取知识情报的工具性课程,是培养其独立学习、继续教育、提升自我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为满足临床、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岗位(群)需求,提高卫生信息管理教育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笔者参与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对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使用情况和编写心得进行讨论。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职学校要培养与市场需求、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树立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形成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管的良性评价机制,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董玉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甘肃省中老年人抗生素应用知识健康教育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区实验研究法对甘肃省45~70岁城乡居民进行抗生素知识综合健康教育,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抗生素知识知晓率发生变化;干预组抗生素知识知晓率上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甘肃省中老年人抗生素知识知晓率,开展形式多样的抗生素应用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陆一鸣;鲁培俊;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