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

冯桂芝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 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
摘要:我校口腔实训基地存在建设盲目性、随机性,实训室设施与企业脱节,建设资金、运行经费不足,设备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培养高技能口腔技术人才的需要。为此,分析我校口腔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校企合作,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发展策略。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对若干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胶体预扩容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胶体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预扩容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按注入椎管内不同剂量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随机均分为:15.0 mg组(F组)、12.5 mg组(P组)、10.0 mg组(C组)、7.5 mg组(E组)。于麻醉前30 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15 ml/kg·h,扩容后行CSEA穿刺。监测麻醉前(基础值,T0),麻醉后1、3、5、10 min(T1~T4),胎儿娩出后1、3、5、10 min(T5~T8)及手术结束(T9)时的有创动脉压(MAP)、呼吸(HR)、动脉血氧分压(SPO2)等,记录产妇麻醉阻滞平面、胎儿娩出时间、出血量、尿量、输液量、麻黄碱追加次数、利多卡因追加量、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记录新生儿1、5、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F、P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C、E组(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F组HR明显减慢(P<0.05);T1~T3、T5~T8时F组MAP明显降低(P<0.05);T1、T5时P组MAP明显降低(P<0.05);T1~T9时4组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 T1、T2、T5、T6时F组MAP明显降低(P<0.05);T1~T4时F组HR明显减慢(P<0.05)。与E组比较,T1、T2、T5、T6时F组MAP明显降低(P<0.05),T1、T5时P组MAP明显降低(P<0.05);T1~T4时F组HR明显减慢(P<0.05),T2、T3时P组HR明显减慢(P<0.05)。 T0~T9时C、E组MAP和HR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预扩容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能够降低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引起新生儿Apgar评分下降,其中10.0 mg左旋布比卡因椎管内麻醉后产妇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作者:宋文学;曹天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人体解剖学专业性强、名词多、难理解、难记忆,且在学习后续专业课时应用广泛、出现频次高。笔者在近二十年的解剖学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找到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邓彩霞;杭文地;张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河北省南部地区县级医院医学检验人员现状及未来所需人才研究

    目的:了解河北省南部地区县级医院医学检验人员结构及未来5年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需求。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对河北省南部地区21家医院进行临床调研。结果县级医院对本科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量增多,素质要求有所提升。结论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社会需求一致,且要适应医院临床工作岗位特点。

    作者:秦为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辨体施护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辨体施护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完善中医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体检中心2014年1—11月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筛选出痰湿体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制定中医护理干预方案,包括情志、饮食、起居、运动、耳穴按摩等综合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及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检测患者血脂水平,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体施护干预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

    作者:宋光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探讨利用自主学习提高高职生英语技能的方法,从重视学习策略和自学能力培养入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由“自知”到“自觉”的转变,形成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特点的培养模式。

    作者:朱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析马达加斯加昂布翁贝地区阑尾炎高发原因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导致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我国第20批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于2014年12月开始,5个月内共收治急、慢性阑尾炎患者210例。统计发现该地区阑尾炎发病率远高于我国,且性别构成与我国不同,建议确诊阑尾炎后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我院校院合作班级学生对教材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

    目的:了解我院2012级校院合作班级学生对使用教材的满意度。方法对校院合作班级162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及座谈会形式征求意见。结果学生对教材质量总体满意度均分为91.65分,总体评价为优良;各班级教材质量总体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学生教材满意度排序居于首位的是印刷质量,末位的是习题训练设计。结论学生对使用教材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针对性改进,合理使用和开发教材。

    作者:刘登蕉;叶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

    妇产科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理论学习—见习—实习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为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尝试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标准化实训室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朱慧敏;游彦杰;吴彩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生命态度的调研与思考

    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作为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其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结构等都与中学时期有很大不同,加之年龄小,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经验不足,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疏导,对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会有很大影响。笔者对470名高职新生进行了有关生命态度的调查,以期了解过渡时期学生对生命的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胡必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

    我校口腔实训基地存在建设盲目性、随机性,实训室设施与企业脱节,建设资金、运行经费不足,设备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培养高技能口腔技术人才的需要。为此,分析我校口腔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校企合作,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发展策略。

    作者:冯桂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开展早期模拟诊疗训练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

    培养医学生关怀病人的职业情怀、有效沟通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医学教育早期即开展实践型模拟诊疗教学能够使医学生用人道的方式关怀病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通过精细化教育培养职业胜任力。

    作者:高虹;黄一沁;赖雁妮;王吉耀;鲁映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护理干预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治疗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该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质量。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CAPD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夏金花;刘国军;李晓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五年制高职护生英语语音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英语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五年制高职护生英语语音学习现状及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张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探讨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理、孕期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2014年入住我院的8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产妇,对其临床处理方法和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主要有: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G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病等。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引起的,处理不当将危及母儿生命,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病因与病情轻重进行恰当处理。

    作者:党慧英;殷秀萍;汪菊玲;胡金萍;曹德梅;杨秀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转化医学理念对医学遗传学教学的启迪

    转化医学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新型医学研究模式,医学遗传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通过实施病例式教学、实验课加入病案讨论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将临床知识及科研意识融入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姜海鸥;黄雪霜;王义旺;全庆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T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具有内容繁杂、知识点分散、难以记忆等特点,传统教学法难以获得理想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将T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作者:吴莹;王旭丹;贾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效果,以期提高护理师资总体素质。方法采用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师资培训,围绕教学形式、方法、步骤及基本技巧等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培训。结果学员总体满意度达93.18%,相关知识测试合格率从培训前的45.00%提高到100.00%,综合考核成绩平均为91.50分。结论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有利于临床护理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全院护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阎霞;闫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微课的片花效应对医学专科教育的益处

    目的:探索利用微课提高医学专科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制作微课视频,利用微课的片花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结果利用微课的片花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论微课在医学专科教育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提高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浅析

    在剖析断层解剖学课程特点、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探讨提高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与体会,以提高断层解剖学教学质量。

    作者:焦海山;李东印;宋悦宁;刘晓梅;陈尚;李文;郑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