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为娜
中职生正处于心理成长健全期,其消费心理是自身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本文针对中职生消费行为特点,分析其消费心理,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田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精髓,就是实现护理科学服务和人文关怀服务的有机统一。护理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加强和发展人文教育,使培养的护理人才具备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本文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护理系坚持在活动中培养高职护生人文精神的做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潘长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高职数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升学生整体职业通用能力和部分专业职业特种能力。笔者从教育目标和现状、改革必要性、改革措施方面,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作者:张燕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人体解剖学专业性强、名词多、难理解、难记忆,且在学习后续专业课时应用广泛、出现频次高。笔者在近二十年的解剖学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找到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邓彩霞;杭文地;张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通过分析血压测量前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及其他影响因素3个方面,分析血压测量时不当操作对所测血压值的影响,旨在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规范测量血压,避免测量偏差。
作者:董静;任丽洁;崔福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做好该课程在我院中、高职口腔专业教学中的衔接,笔者对我校2011、2012级290名学生进行了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初步总结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琳;郭艳玲;蒲小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分析外国留学生在感染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临床实际出发,依照传染病学临床实习要求,结合留学生特点,对提高留学生感染科临床实习质量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杨瑗;牛迎花;陈天艳;赵英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妇产科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理论学习—见习—实习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为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尝试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标准化实训室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朱慧敏;游彦杰;吴彩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20人为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带教;以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21人为对照组,实习期间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对两组学生的骨科常见疾病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并比较,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以往填鸭式讲授方式能明显提高知识知会程度,使学生全面掌握骨科知识,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段钢;李高玉;刘刚;王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治疗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该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质量。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CAPD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夏金花;刘国军;李晓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实训基地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平台,职业教育特点决定了实训基地必须契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需求。我校从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使其能更好地为实训教学、行业企业服务,但其中也存在实用性不足、校企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完善。
作者:李建民;沈珂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职师资队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举措之一。新进教职工作为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分析其现状,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十分重要。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分析近5年学院新进教职工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
作者:陈伟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依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特点,结合临床实用性,调整教学内容,强化病理学与护理学之间的联系,突出护理专业培养需求,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马光;尹玮;杨艳梅;张海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平凉市宝塔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为开展社区老年人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平凉市宝塔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该社区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生活经济来源差,健康保健意识薄弱。结论社区管理部门及政府应加大投入及扶持力度,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按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完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实践“三级能力、二元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应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许杰;王洪涛;许三林;何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效果,以期提高护理师资总体素质。方法采用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师资培训,围绕教学形式、方法、步骤及基本技巧等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培训。结果学员总体满意度达93.18%,相关知识测试合格率从培训前的45.00%提高到100.00%,综合考核成绩平均为91.50分。结论小班制三段式专题培训模式有利于临床护理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全院护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阎霞;闫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焦虑是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表明,孕产妇普遍存在焦虑情绪。产前焦虑可导致剖宫产或助产率升高,诱发产后出血,甚至威胁母婴健康,影响产后泌乳等。产前焦虑如得不到缓解,则易发展为产后抑郁。产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而且会对新生儿的心理、行为及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秦晓明;刘启贵;谢颖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为解决卫生管理专业财会类课程教学内容枯燥、难以理解、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我院项目组尝试采用医院财务工作模拟仿真方式进行该类课程教学,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朱俊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对若干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索利用微课提高医学专科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制作微课视频,利用微课的片花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结果利用微课的片花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论微课在医学专科教育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静雅;李红恩;隆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