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岚;王伟蔚
目的:探索适合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方法将我校护理系201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法,2012级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小老师”参与的实训模式,通过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结论“小老师”参与的实训模式在提高低年级学生操作水平的同时,调动了“小老师”自身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值得在其他课程实训教学中推广。
作者:杨莉莉;欧阳国莲;孟敏娜;刘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以加强学生营销职业能力培养。
作者:刘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高职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前后一门课程———医学检验技术强训,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如何将微生物检验、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及免疫学检验等课程技能操作整合在一起,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作者:张其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然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评价不高。开展校企合作,重视企业培训,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调整培训内容,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水平。
作者:王宪庆;刘汉;涂冰;魏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该院免疫类健康体检项目现状,了解现阶段人们关注健康的主要方面。方法收集该院体检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的体检资料数据,并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免疫类健康体检项目所占比重较大的是甲胎蛋白测定(AFP)、乙肝两对半测定、EBV-CAIgA病毒抗体测定和癌胚抗原测定(CEA);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Anti-HIV)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乙肝相关指标的测定、类风湿因子(RF)以及抗溶血素链球菌O测定(ASO)均呈下降趋势。结论与检测癌症相关的免疫类健康体检项目所占比例较大,表明人们对癌症的关注度较高;对性传播疾病的检测逐年增多,提示该类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乙肝相关指标的测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提示我们应重视乙肝检测。
作者:陈荷;何雪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温热健脾通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建立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简便、安全和产妇容易接受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足月妊娠剖宫产分娩的产妇60例,以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不做特殊处理;实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4 h起给予38℃~40℃的健脾通气合剂,饭前服用,每日3次,每次50 ml,服用至通气为止。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缩短,且腹胀程度较轻。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服用温热健脾通气合剂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副作用小,不影响泌乳。
作者:房润碧;孙建华;马俊婷;高小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我国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人文教育边缘化、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精神培育缺失现象。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进行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提出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课程整体解决方案,为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尚云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首先对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对运动损伤易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排球运动员损伤发生多的部位为膝关节、踝关节、肘部、腰背部、肩部等;后针对排球运动员易损伤部位,如膝关节、踝关节、肩部、腰背部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丁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转化医学致力于消除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屏障,为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开发新药开辟了新途径。将转化医学理念引入泌尿外科研究生培养中,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逐步培养泌尿外科研究生转化医学能力。以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为契机,搭建转化医学平台,培养研究生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其参与临床病历资料和标本数据库的建立,促使其成为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者:刘妍;张志宏;刘冉录;徐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在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21例,其中经皮穿刺法抽脓5例,套管针法及Seldinger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16例,术后超声检查随访。结果经超声复查,21例脓肿完全吸收,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可作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作者:周文军;周祖邦;王超美;吴杰燕;王玲;张学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教学模式已成为国内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各医学院校根据不同整合理念和目标,纷纷开展基于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课程整合探索和实践。笔者借鉴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成功经验,进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提出我校消化系统疾病内外科课程整合方案。
作者:楼征;孙畅;林寒;张卫;卓冬兰;李丽;刘佳;水锨崎;金钢;赵志青;沈洪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儿科医生严重短缺且人才队伍日渐萎缩已成为我国儿童事业发展的瓶颈。从理论、见习、实习等方面着手,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重视人文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医学毕业生选择儿科就业是充实儿科人才队伍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同欢;毕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全面详细地临床检查、客观评价重要脏器功能、围手术期个体化治疗后,适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65例。结果65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TURS综合征发生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12个月,3例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治愈,2例因膀胱功能损伤行永久性膀胱造瘘,其余均排尿通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s )、残余尿量(RUV)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强化围手术期个体化治疗,正确评估手术风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仍是可行且安全的。
作者:苟成毅;曲小勇;高永峰;孙天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对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尹兴斌;倪健;高叶丽;杜守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传承教育式职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坚定职业理想、了解职业现状、感悟职业内涵、激发职业热情、传承职业精神。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根据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业发展需求和良好的社会资源,在实践中开展了“医脉相承,医路筑梦”活动,将医学生中从事医务工作的学生家长作为访谈对象,通过访谈、撰稿、影音数据编辑、汇报交流、案例分享等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职业指导方法。传承教育式职业指导方法发挥了其应有的职业指导作用,特此作以分析与推介。
作者:高大红;陈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腰椎转移癌的效果。方法对60例(89个椎体)腰椎转移癌患者行PVP联合RFA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 w、术后1 m对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1 d、1 w、1 m的视觉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20±1.50)分、(1.76±1.02)分和(1.21±1.01)分,明显低于术前的(8.60±1.40)分;治疗前生活质量调查表(QQL)评分为(18.80±5.26)分,治疗后1 d、1 w、1 m时分别为(30.67±4.52)分、(32.67±4.52)分和(30.80±4.76)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 PVP联合RFA治疗腰椎转移癌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创伤小、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余新林;李月春;郭海国;胡玮;王骏臣;冯智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考试课。“厌氧性细菌”是该教材各论部分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细菌概述”的基础上,对进一步认识厌氧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由于学生不喜欢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实例比较感兴趣,因此本次课主要用临床思维围绕疾病特征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小结4方面进行设计。
作者:王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助产技术实训课教学的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12级高职助产专业两个班100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随机抽取一个班5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另一个班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设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助产技术理论和操作考核,以评价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增强助产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及知识间联系的能力、病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助产技术动手操作能力和活跃课堂气氛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助产技术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助产技术实训课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瑞花;高晓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探讨角色转换模式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提出采用以本科阶段医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教师—医生/护士—患者”角色转换模式,提高学生理论、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
作者:王元;邵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高职护生对老年人持有的态度。方法采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对121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性别、是否一直和老年人住一起、是否假期和老年人住一起等因素对老年人的态度有消极影响;而是否学过老年人的相关知识,是否经常看关于老年问题的电视、小说、报纸等因素对老年人的态度有积极影响。结论护理专业教育影响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老年护理课程应该关注如何改善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从而提高老年护理质量。
作者:龙纳;邱大石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