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年
就内科护理学“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章节,结合护理专业理论教学特点和岗位需求,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5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作者:时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从职业教育要求和行动导向教学角度,讨论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行动导向教学项目的选择和要求、行动项目的目标控制,提出任务引领的“串珠教学”、情境实用的评价方式,指出正常人体学基础行动导向教学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度、教学方法的渐进性和技能考核的实操化。
作者:刘振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舞蹈卡片”教学组织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以我校2013级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88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舞蹈卡片”教学组织法进行授课;将2013级计算机应用专业9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组织法进行授课。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6.54±12.36)分,对照组为(70.61±15.26)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舞蹈卡片”教学组织法值得在中职学校加以推广。
作者:刘筱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在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21例,其中经皮穿刺法抽脓5例,套管针法及Seldinger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16例,术后超声检查随访。结果经超声复查,21例脓肿完全吸收,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可作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作者:周文军;周祖邦;王超美;吴杰燕;王玲;张学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对护理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探讨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虚拟仿真技术的作用和体会。
作者:苗晓琦;杨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对我校中职生在妇产科实习期间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中职生人文素质不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唐雅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转化医学致力于消除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屏障,为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开发新药开辟了新途径。将转化医学理念引入泌尿外科研究生培养中,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逐步培养泌尿外科研究生转化医学能力。以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为契机,搭建转化医学平台,培养研究生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其参与临床病历资料和标本数据库的建立,促使其成为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者:刘妍;张志宏;刘冉录;徐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笔者在医学院校中药炮制学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存有一定的偏见与理解误区、缺乏中医药思维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探索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尝试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适当引入科学研究内容,加强中药炮制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仇峰;王佳雯;王满元;龚慕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以临床真实工作岗位引出学习性工作任务,按照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对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体现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
作者:梁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翻转课堂灵活的学习形式和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翻转课堂是将课中和课后学习翻转为课前和课中学习,虽是形式上的变化,但其主体却从教师变为学生。虽然翻转课堂对上课人数、网络平台、课堂设计等方面有一定要求,但其能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因此,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必将在教育领域发挥强大作用。
作者:杨俊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首先对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对运动损伤易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排球运动员损伤发生多的部位为膝关节、踝关节、肘部、腰背部、肩部等;后针对排球运动员易损伤部位,如膝关节、踝关节、肩部、腰背部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丁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Hippo信号转导通路中Yes相关蛋白(YA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7例乳腺癌组织、3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YAP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YAP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字2=17.603,P=0.000)。乳腺癌组织中YAP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ippo/YAP信号转导通路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与诊疗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吕香茹;张小芸;孙凯;张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对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尹兴斌;倪健;高叶丽;杜守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高职护生对老年人持有的态度。方法采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对121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性别、是否一直和老年人住一起、是否假期和老年人住一起等因素对老年人的态度有消极影响;而是否学过老年人的相关知识,是否经常看关于老年问题的电视、小说、报纸等因素对老年人的态度有积极影响。结论护理专业教育影响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老年护理课程应该关注如何改善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从而提高老年护理质量。
作者:龙纳;邱大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以课桌文化为视角,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形成原因。研究发现,课桌文化形成原因主要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人生的迷茫及困惑、对人生所处位置的不确定、感情因素等,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价值取向,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姚俊红;张习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粘蛋白(MTD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44V6在粘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和26例癌旁组织中MTDH、VEGF、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 MTDH、VEGF、CD44V6在粘液表皮样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68.6%、72.9%,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4%、7.7%、19.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MTDH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CD44V6、VEGF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MTDH阳性检出率逐渐上升(IV期除外);VEGF、CD44V6阳性表达率随着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 MTDH、VEGF、CD44V6在组织分化良好组与分化不良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1%、51.6%、51.6%和89.7%、82.1%、89.7%。淋巴结未转移组MTDH、VEGF、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57.5%、60.0%;淋巴结转移组MTDH、VEGF、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83.3%、90.0%。结论 MTDH、VEGF、CD44V6参与了粘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转移及预后。
作者:安继荣;李丽君;陈宏;成建荣;魏文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即将实习的卫校学生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识与态度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普查的方法,对某卫生学校二年级课程结束的护理、助产、医士、药剂专业的8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为40.25%,态度得分为(4.55±0.45)分。结论临床实习前卫校学生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识普遍缺乏,但态度积极,应该加强化疗药物职业防护教育。
作者:苏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针对高职卫生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给予充分指导,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作者:李凤;李艳萍;张小蒙;卓微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考试课。“厌氧性细菌”是该教材各论部分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细菌概述”的基础上,对进一步认识厌氧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由于学生不喜欢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实例比较感兴趣,因此本次课主要用临床思维围绕疾病特征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小结4方面进行设计。
作者:王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方法2009—2014年,我校开展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通过建立培养机制、优化培养路径、设置多维度评价要素等方面展开。结果我校已打造出一支具有“一专多能”教学特征,拥有“双师素质、多元资格”的复合型护理专业教师团队,我校护理专业被评定为浙江省示范专业、浙江省骨干专业,我校被评定为浙江省护理课程改革责任单位、浙江省护理教研大组理事长单位。结论我校对中职护理专业复合型教师培养策略具有实效性。
作者:周娟仙;施成良;凌杨青;李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