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中药学专业整合教学改革

陈红波

关键词:中医药职业教育, 中药学专业, 教学改革
摘要:以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建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工作过程的急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急救护理学是培养医学生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紧急处理、配合医生抢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教室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到实训室进行护理技能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急救护理工作岗位。因此,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开展基于急救护理工作过程的教学是护理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我课题组对中职护理专业的急救护理学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探索,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薇;韦衡秋;王章安;黄沂;梁国隆;蒋争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初探

    以急救护理课程为例,在对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教学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思路。现就建设必要性、思路、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医护人员及社会大众自主学习急救护理知识创造条件。

    作者:张晶;刘俊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后续管理提供循证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抗菌药物在线查询,调查2011年1月—6月及2013年1月—6月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的75.65%下降至2013年的60.99%;单一用药构成比从2011年的49.93%上升为2013年的67.65%;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构成比从2011年的23.22%下降至2013年的8.53%;使用强度由2011年的77.94 DDD下降为2013年的57.18 DDD;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比例从2011年的25.68%下降为2013年的16.72%。使用金额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五成,2011年是头孢他啶、奥硝唑、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占前三位,2013年是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位居前三。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高,病原学送检率低,需持续改进提高。

    作者:李喜梅;王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课堂讨论在高职院校免疫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根据免疫学教学现状及课程特点,讨论如何利用课堂讨论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高职院校免疫学教学现状、课堂讨论的教学组织和评价体系进行阐述,为今后实施课堂讨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提供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协作脚本演绎培养护生临床能力的课例实施与评价

    介绍在外科护理综合实验教学中采用协作脚本演绎的教学模式培养护生临床能力的做法,包括脚本的选择、编写完善、审核、排练、表演以及教学评价。协作脚本演绎是一种新的护理教学模式,可以用来培养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潘兆年;毛静芳;彭美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科护理课程项目化、情境化课程模式改革的研究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课程项目化、情境化课程模式的改革,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整群抽取2010级高职护理10班、11班为研究组,2010级高职护理6班、7班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程模式教学。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与对照组护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研究组认为本组教学效果好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对研究组护生的评价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项目化、情境化课程模式能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能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田维忠;邵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提高留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我院妇产科从2005年开始对留学生进行妇产科课程的英语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对留学生的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经验和体会做一小结,以期对以后的留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何翔;邢爱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职卫校药剂专业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我校药剂专业教学现状,根据中职培养目标,结合药物化学特点及教学条件,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发挥药物化学在药剂专业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俞书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本科重症监护专业方向教学实践探讨

    目的:探索培养护理本科重症监护专业方向护生的教育之路。方法择优抽取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本科护生进行重症监护专业方向教学。结果护生毕业后,有35%的护生准备在ICU工作,有47%的护生准备在有专科ICU的科室工作。护生实习后,仅有47%的护生已掌握床旁血液滤过机管路安装方法,36%的护生未能掌握有创动脉血压测量,25%的护生未能掌握呼吸机基本参数,大部分护生能掌握ICU其他仪器的操作和护理技能。结论重症监护专业方向护生培养获得一定成果,同时也存在专科教材缺乏和评价体系未建立等问题。

    作者:迟秀文;李颖;林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日常药品使用安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为丰富现代大学生的医药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综合性大学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日常药品使用安全公共选修课程。对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和考核评定方式等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赵辉;朱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职卫校学生医学生物学创新思维能力水平调查与分析

    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运用各种可能的思维形式和方法,发现新问题、找出新的解决办法,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思维活动[1]。创新思维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产物,是思维的高级形态,也是创新教育中重要的核心内容[2]。

    作者:李玉芳;许秀军;郭东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

    目的:了解护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随机选取选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的本科护生,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自编教学效果反馈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90.7%的护生认为课程的开设非常必要和有必要,93.4%的护生认为通过学习能掌握相关基本知识,部分护生对教学内容、方法及计划等存在一定的不满意。结论本科护理专业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十分必要,但在教学上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袁群;陈燕;易霞;张银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根据医学院校开设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的特点,将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与相关医学知识进行融合渗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模式,为医学院校开展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张杰;马艳;郑玉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的研究

    目的:评价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中医学专业2012级学生为研究对象,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理论教学结合SSP教学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理论教学加病案讨论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的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该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中医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可增强学习兴趣。结论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中运用SSP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勤;杨德全;李勇华;许代福;李杏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有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酒泉卫生学校和天水市卫生学校的部分学生和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有效教学现状、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情况。结果显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无有效学习方法,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忽略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故在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在精心设计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提供学法指导,提高“教”的效果;学生要充分体现主体作用,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的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李建民;沈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实行护生课余时间模拟病区自主管理制度的探讨

    实行护生课余时间模拟病区自主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模拟病区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护生技能训练的需要,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蒋燕萍;李姗姗;达朝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比较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学生反映一些知识点较为零散,不便于理解记忆,这是因为没有将各个不同部分的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容易混淆。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用联系并区分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找出知识点之间的个性和共性,并学会融会贯通,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2]。

    作者:黄文瑜;黄荣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围绕培养应用型麻醉专业优秀人才的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提高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

    作者:赵其宏;张颖;张运淳;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秉承“大医精诚”推动中医药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传承“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为主旨,着力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行为(活动)文化建设及校企文化融合方面构建中医药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打造中医药校园文化品牌。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LIF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42例腰椎滑脱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使用ODI评分法、VAS评分法对疼痛的程度,SUK标准对正侧位X线片进行综合评估。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0~38个月,所有患者均满意复位,治疗效果优良率100%。结论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作者:梁柱;张学霞;陈俊麒;伊吉平;王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