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其宏;张颖;张运淳;李晓红
目的: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贫困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准备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1680名中小学生中,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5.6%,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0.05);89.0%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中学生好于小学生(P<0.05);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47.3%,中学生低于小学生(P<0.05);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3.6%。结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但需要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培养他们健康的营养行为,纠正不良营养行为。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近年来西方盛行的教学模式,在传入我国后已有多所学校对其进行过探索与实践。在对这种教学模式及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职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在中职微生物检验技术这门课程中将翻转课堂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作者:刘子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现状,探讨案例教学法对培养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级护理本科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在实验前后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前后本科护生CTDI-CV总分分别为(251.21±22.94)分、(256.65±31.46)分,均<280分。实验前少数民族和汉族护生得分为正性(>40分)的维度是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实验后得分为正性(>40分)的维度是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少数民族本科护生和汉族本科护生实验前后CTDI-CV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案例教学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十分显著,护生评判性思维总体能力为中等,少数民族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如汉族护生,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切实培养和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作者:江月英;蒋红;由淑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实行护生课余时间模拟病区自主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模拟病区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护生技能训练的需要,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蒋燕萍;李姗姗;达朝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临床专业学生144名,将其分为两组,其中72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另外7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认可PBL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作者:周伟;许世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为丰富现代大学生的医药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综合性大学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日常药品使用安全公共选修课程。对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和考核评定方式等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赵辉;朱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中的重要生力军,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塑造辅导员的思想品质、培养辅导员的综合能力、积淀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从而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发展,显著提升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的成效。
作者:刘畅;王凤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分析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绿色有机化学实验体系。该体系具有物质循环利用、有毒废弃物几乎零排放、不增加实验设备经费投入等特点。
作者:马俊;吴玮琳;曹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以来[1],越来越多的课程尝试用微课进行教学设计。现从微课的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反思3个方面着手,以空气栓塞为例详细介绍整个微课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并将微课设计中学生的情感变化作为关注点之一,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作者:苗泓丽;张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在中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陈红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案例内容(1)王某,女,35岁,因患风疹致皮肤瘙痒前往某中医院治疗,找相识的医师开汤剂4剂。诊断后患者没有在开汤剂的医院取药,而是拿着纸质处方去同一城市的另一家医院找熟人取药。回到家煎服一剂后感觉不适,伴有头晕,并且浑身不舒服。患者家属打电话询问开汤剂的医师,医师查阅了处方,告知患者处方是普通处方,都是普通药品,不可能出现以上症状,叮嘱患者家属继续观察。大约过了四五个小时,患者出现视物不清、血压下降,晕倒不省人事,即刻送往医院抢救。患者家属电话通知了中医院开汤剂的医师和中药房的药师,现场快速鉴定了未服用的汤剂药材,发现其中一味中药有问题,即处方上写的是凌霄花,而药材中却是洋金花,这说明该患者症状系误用洋金花所致。医院即刻采取洗胃、注射阿托品等急救措施,患者住院十多天后痊愈出院。事后得知,配药当天,医院调剂室凌霄花药斗正好取空,配药的是刚分来不久的实习学生,误抓了洋金花。凌霄花与洋金花十分相似,加之药架上的药袋外没有标注药名,实习学生误把洋金花当成了凌霄花。
作者:康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根据医学院校开设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的特点,将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与相关医学知识进行融合渗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模式,为医学院校开展环境生态学选修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张杰;马艳;郑玉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后续管理提供循证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抗菌药物在线查询,调查2011年1月—6月及2013年1月—6月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的75.65%下降至2013年的60.99%;单一用药构成比从2011年的49.93%上升为2013年的67.65%;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构成比从2011年的23.22%下降至2013年的8.53%;使用强度由2011年的77.94 DDD下降为2013年的57.18 DDD;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比例从2011年的25.68%下降为2013年的16.72%。使用金额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五成,2011年是头孢他啶、奥硝唑、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占前三位,2013年是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位居前三。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高,病原学送检率低,需持续改进提高。
作者:李喜梅;王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各所高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与此同时,高校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帮扶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分析贫困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建立班级贫困生家庭经济档案和心理档案;利用成长小组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扶;营造关爱、尊重、悦纳贫困生的校园氛围;运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提升贫困生的心理素养;结合创业就业平台,鼓励贫困生创办自强团队5个方面提出解决农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作者:隆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必经阶段,是护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是护生把自身在学校所学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阶段。中专护生在接受3年的专业教育中,有近1/3的时间是临床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何提高中专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使他们将学校里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的护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护理操作技能,这对医院的护理临床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我院根据医院的实际工作和中专护生的特殊情况,从中专护生的基本情况出发,科学地制订临床教学工作计划,及时开展护理上岗前培训与教育,同时严格选拔临床带教教师,不断培养、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改进护理临床带教方法,并不失时机地解决护生就业与实习的矛盾等,以此不断提高中专护生的临床教学质量,为各大医院培养及输送合格的护理人员。为了更好地提高中专护生的实习效果,笔者对我院各中专学校的150名实习中后期的中专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问卷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兰;张玉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急救护理课程为例,在对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教学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思路。现就建设必要性、思路、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医护人员及社会大众自主学习急救护理知识创造条件。
作者:张晶;刘俊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我校的成人学历教育担负着北京郊区(县)医务人员学历提高的任务,实行的是网络授课的教学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大纲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对护理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燕;焦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针对我校药剂专业教学现状,根据中职培养目标,结合药物化学特点及教学条件,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发挥药物化学在药剂专业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俞书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理论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很多大学对心理学史的教学非常重视,但在国内还存在课时不足,不够重视,课堂教学刻板、枯燥,很多学生感觉难学、不感兴趣等现象,使得此门课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自主教学模式,选取合适的章节,进行精心准备,在心理学史的课堂上进行学生自主授课的有益尝试,效果良好。
作者:王丽萍;邵淑红;黄车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卫生高等职业学校合作的护理专业中高职4+2分段培养项目为例,经合作院校、行业和企业三方研讨,按照整体设计、分工合作的建设思路,统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格+专长”中高职衔接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以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际合作、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师资培养和学生管理5个方面的衔接,为中职护理毕业生继续发展提供途径。
作者:吴丽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